簡單來說,目前與國內制度相關的碳定價機制有兩種,第一種是「碳費」,目前規畫年排放二.五萬噸以上的排碳大戶優先繳交;也就是說,今年排碳大戶所排放的碳,都需要在明年強制徵收碳費。另一種則是自願性的「碳抵換額度」,非排碳大戶可以透過減量或碳匯的方式,申請自願減量專案取得碳權賣給排碳大戶,也就是碳權交易的主要核心。
永豐投顧總經理李學詩表示,碳權在目前台灣的制度下,必須先執行減量專案,經行政院環保署審查確認減量成效後,發給專案申請者與減量成效等量的「減量額度」,這才是可以交易的碳權。
回歸資本市場,最先受到衝擊的,當然是第一波因為碳費而增加費用的產業或公司,其中包括水泥、鋼鐵、塑化、半導體等超過二.五萬噸的排碳大戶,今年排出來的每一噸碳,都會減少公司獲利。
碳捕捉技術夯
水泥、化工、紡織業 積極研發求轉型
另一方面,因為碳權而受惠的,則是具有碳匯、碳捕捉、碳盤查概念的產業。其中,不少水泥、化工產業都有研發碳捕捉技術,積極轉型。紡織原料廠福懋也有研發碳捕捉織物,透過回收工業廢氣主動式捕捉一氧化碳(CO)及二氧化碳(CO2),再回收轉化而成聚酯(PET)織物,估可減少三成溫室氣體排放。
不過,永豐投顧副總經理黃柏棠分析,碳捕捉加上封存的成本並不便宜,台灣的商業市場可能不夠大,仍須觀察個別公司技術質量的成熟度,現階段還是綠電相關產業才有實際獲利。
至於持有龐大林木資產的產業如造紙業,雖然被視為碳權大戶,但是黃柏棠指出,這些林地還是會用於造紙等商業行為,並非用於「減碳」,因此恐怕也難以被計算為額外的碳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