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COP28分析/碳關稅、善用公共採購!「貿易日」水泥、建築納入突破性議程,談如何加速重工業減碳?

COP28分析/碳關稅、善用公共採購!「貿易日」水泥、建築納入突破性議程,談如何加速重工業減碳?
撰文: 台達電低碳生活部落格/林怡均     分類:ESG快訊     圖檔來源:UNclimatechange/Flickr(CC BY-NC-SA 2.0 DEED) 日期:2023-12-13

全球淨零轉型趨勢下,近年能源、運輸領域的關鍵技術發展迅速,但相較之下,全球工業部門、尤其是重工業去碳化的進展陷入停滯。從COP26開始,經過了三屆COP大會主席接力,本次大會中多項與工業去碳化相關的自願性協議進展也值得關注。

本次第28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8)有兩項與工業去碳化密切相關的重點:

 

首先,12月4日舉行的「貿易日」是氣候大會首次用一整天的時間討論貿易合作及如何以相關政策減緩氣候變遷;另一項看點則是經過COP26、27、28三屆大會主席接力支持的多項自願性協議的進展,包含:工業深度去碳化倡議(Industrial Deep Decarbonisation Initiative,IDDI,又稱為低碳公共採購倡議)、先行者聯盟(First Movers Coalition, FMC)與突破性議程(Breakthrough Agenda)

 

今周刊親赴杜拜,為讀者帶來第一手報導,完整內容全收錄於【COP28現場直擊專題報導】專區

 

貿易如何加速氣候行動?

 

國際研究指出,全球約有20~30%的溫室氣體排放與國際貿易相關,包括運輸以及在各國生產加工、進出口交換產生的間接排放。然而,多邊貿易有助於良性競爭、尖端技術的傳播擴散。如何將國際貿易創造的價值最大化,且盡可能降低對氣候變遷的影響,便是此次貿易日的重點。

 

世界貿易組織(WTO)在大會上推出一份重要報告,該報告可說是推動氣候行動的貿易政策工具包,介紹了10個有助於氣候減緩或調適的貿易政策,其中有兩項與工業去碳化最密切相關:

 

修正碳密集產業的關稅:

 

目前碳密集型產業的進口關稅往往低於潔淨產業,例如原油和煤炭等化石燃料在十大進口市場的平均適用關稅分別為0.8%和1.6%,而再生能源設備的平均關稅為3.2%,有些成員國的關稅甚至高達12%。汽車產業亦然,出口到主要市場的電動車,面臨比傳統燃油車高出1.6~3.9個百分點的關稅。

 

有鑑於此,部分國家已經開始修改關稅,目前至少有30個世貿組織成員利用關稅削減來保護環境,此作法也有助於降低氣候友善產品對消費者的價格負擔,進而擴大使用率。

 

善用公共採購來降低碳排放:

 

政府公共採購的每年支出約為13兆美元,佔全球13%的GDP,且直接和間接造成全球約10~15%的溫室氣體排放。WTO的規則中其實早已納入政府採購協議,只要該公共採購是非歧視性、基於開放市場且符合良好治理實務,便可將保護環境的技術規範納入採購標案,讓更多企業參與投標。

 

因此,透過修改和更新各國的政府採購政策、納入低碳標準,讓政府各部門成為「第一個低碳產品/勞務/工程的客戶」,對於推動新興技術的學習曲線、加速發展至商業化尤其關鍵。儘管將氣候相關標準納入公共採購的案例仍不多,但近十年來已有越來越多國家導入,如:冰島、瑞典、日本等。

 

如何加速重工業減碳?

公私合推預購承諾、國際低碳/近零材料標準

 

全球淨零轉型浪潮下,近年部分領域的關鍵技術發展迅速、減排貢獻顯著,例如能源部門中的光電及風電、運輸部門中的電動車。相較之下,全球工業部門、尤其是重工業去碳化的進展陷入停滯,不僅水泥業減碳進展緩慢,鋼鐵業甚至被國際研究評價為朝錯誤的方向前進。

 

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仍持續規劃新廠房,且多是以煤炭為基礎的高爐-轉爐(BO-BOF)。然而,煤基高爐只能仰賴碳捕捉再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來減碳,但越來越多研究顯示其減排能力有限,恐無法達到1.5°C目標下減量90%的深度減碳要求。

 

這代表著鋼鐵業必須轉型至「真正能帶來深度減碳的技術」,例如以綠氫為基礎的DRI-EAF製程,或是使用清潔電力及廢鋼的次級生產(電弧爐煉鋼),方能避免陷入碳鎖定泥淖,產生擱淺資產。

 

值得慶幸的是,越來越多的國家、企業、國際倡議組織開始察覺到這一點,由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號召各國政府參與的「工業深度去碳化倡議(IDDI)」,以及由具減碳企圖心企業所組成的先行者聯盟(First Movers Coalition, FMC),分別提出「低碳公共工程採購」與「2030預購承諾」來吸收綠色溢價、創造低碳/近零材料市場,驅動重工業往正確方向前進。

 

四個等級的IDDI綠色採購(低碳公共工程建設採購),任何國家均可加入。圖片來源:作者翻譯自IDDI報告p.11

 

其中IDDI在今年有了新進展,加拿大、德國、英國和美國政府皆已把去年的口頭承諾轉化為法規政策或實際行動,且就四個等級的低碳採購時間表提供了明確的承諾規劃。

 

加拿大政府於2022年發布的「工程建設隱含碳採購標準」納入了碳排揭露及減排要求;英國、德國政府則分別在今年展開了利害相關人的諮詢流程,納入多個部會、工業、科學和民間社會相關者,發展綠色鋼鐵、水泥的定義,發布需求訊號。

 

美國則透過《跨黨派基礎建設法》和《降低膨脹法案》,於今年撥款了超過40億美元來識別和採購低碳水泥、瀝青、玻璃和鋼材等,同時建立了聯邦-州購買清潔合作夥伴關係,放大綠色需求。

 

日本、奧地利以及COP28主席國阿聯也簽署了合作意向書,雖未給予明確承諾時間,但有望在未來一同加入行動。

 

FMC的新進展則是成員數量上升至95家,總計做出了120項預購協議,橫跨鋼鐵、水泥/混凝土、鋁、航運、海運、貨運及碳移除等關鍵產業,預計在2030年進行價值高達150億美元的綠色採購,每年減少2900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FMC訂定的產品低碳標準普遍不接受碳抵換(碳權)使用,且更強調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合作。

 

因此,加入FMC的品牌商可以較容易地識別合格的供應商(實質投入減碳技術的企業)、減少搜尋及溝通成本,供應商也能透過穩定的客戶夥伴關係,擴大創新技術的研發投資,共同推動2050淨零轉型。

 

2023年 FMC成員在七個關鍵行業的承購合作協議。圖片來源:取自FMC報告p.6

 

然而,目前加入IDDI和FMC的成員多是美國、歐洲等已開發國家政府或企業,若要推動全球工業淨零轉型,還需要納入開發中國家、新興經濟體等。

 

WTO、FMC、世界鋼鐵協會皆已體認到這一點,因此在今年COP28設定的主題日:「能源、產業及公正轉型」中,WTO協同40多個組織(包含已開發與發展中國家的鋼鐵生產商),發布了《鋼鐵標準原則》,此原則立基在國際能源總署的研究報告「淨零鋼鐵業排放衡量和資料收集」、WTO技術性貿易壁壘協議良好實踐守則,與WTO的國際標準制定六大原則[1]。

 

同一天,IDDI也發布了相關報告,指出這些重工業材料碳排標準難以建立的障礙、各類計算方法的差異與原因分析等,有望為WTO後續的工作奠定基礎。

 

WTO副秘書長波加姆(Jean-Marie Paugam)表示:《鋼鐵標準原則》雖然只是個合作的起始點,但顯示出越來越多組織肯認鋼鐵業減排的重要性(需減排90%以上方能達到2050全球淨零目標),未來將建立衡量鋼鐵業溫室氣體排放的通用方法,包含專案計畫、工廠排放、各類產品排放的各類計算方法,並提高此類方法的透明度、操作性和相互認可,降低貿易衝突。

 

預計在2024年第一季展開工作盤點,一步步完善鋼鐵標準,成果進展也將會在明年的COP29公開。

 

水泥、建築納入突破性議程

 

COP26發起的突破性議程(Breakthrough Agenda),旨在加強全球各大經濟體在關鍵產業的國際合作、強化氣候行動,COP27時已納入電力、氫能、道路運輸、鋼鐵和農業五個產業,今年將擴大至建築和水泥產業,七個產業涵蓋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60%以上。

 

國際能源總署(IEA)在會前盤點了過去一年裡這些領域的合作進展,並指出在「發展中國家的電力、道路運輸和鋼鐵的財政和技術援助」、「鋼鐵、水泥和氫氣的排放測量標準和低碳產品界定」,以及「跨產業別的研究創新」取得了些許進展。

 

但整體而言進步幅度並不大。IEA強調,還需要更積極的政治承諾,應從軟合作的形式轉至標準訂定、政策協調等硬合作,方能帶動投資以及關鍵技術的部署。

 

雖然當前情勢並不樂觀,但大會期間仍有好消息,首先是COP28主席國與彭博慈善基金會共同啟動了「工業轉型加速器(Industrial Transition Accelerator, ITA)」,率先投3000萬美元擴大重工業脫碳的專案計畫、加速相關投資。

 

接著是德國和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合作推出兩項措施,其一為「全球媒合平台(Global Matchmaking Platform)」,旨在擴大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獲得融資和技術支援的機會,媒合、協調需求推動工業去碳化議程。

 

另一項為「淨零工業夥伴關係(The Partnership for Net Zero Industry)」,將從氣候俱樂部中選出五個發展中國家,技術援助支持鋼鐵和水泥等高碳排產業去碳化。德國已提供了2300萬歐元的種子基金,後續將號召更多國家/慈善機構加入。

 

而由法國及摩洛哥共同帶領的「建築突破性議程」,截至12月6日已有27個國家加入,重點聚焦在2030年讓「近零排放和氣候韌性建築」成為新常態。

 

過往的建築減碳議題多聚焦在生命週期「使用階段(營運階段)」的碳排減量,但近零排放和氣候韌性建築涉及更多層面,包括生產營建材料(水泥、鋼鐵)的相關碳排放、廢建材循環利用,建築隔熱/保暖程度對能源使用設備(如空調/暖氣)的影響,乃至於城市建築環境規劃等。

 

在全球氣溫持續上升、極端氣候事件頻仍的情況下,如何讓建築同時成為氣候減緩與調適的解方,是近年的關注重點。

 

註釋

[1]六大原則為:透明度、開放性、公正性和共識、有效性和相關性、連貫性,以及發展維度(考慮發展中國家面臨的情況)。

系列文章,繼續閱讀下篇

 

參考資料

WTO(2023年),Trade Policy Tools for Climate Action
Fyson, C., Grant, N., Das, N., Maxwell, V., Reynolds, C., Rogelj, J., ... & Waterton, O. (2023). When will glob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peak?
Boehm, S., L. Jeffery, J. Hecke, C. Schumer, J. Jaeger, C. Fyson, K. Levin, A. Nilsson, S. Naimoli, E. Daly, J. Thwaites, K. Lebling, R. Waite, J. Collis, M. Sims, N. Singh, E. Grier, W. Lamb, S. Castellanos, A. Lee, M. Geffray, R. Santo, M. Balehegn, M. Petroni, and M. Masterson. 2023. State of Climate Action 2023. Berlin and Cologne, Germany, San Francisco, CA, and Washington, DC: Bezos Earth Fund, Climate Action Tracker, Climate Analytics, ClimateWorks Foundation, NewClimate Institute, the United Nations Climate Change High-Level Champions, and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DOI:https://doi.org/10.46830/wrirpt.23.00010
New Climate Institute(2022年),Decarbonisation in the global steel sector: tracking the progress  
IEA(2023年),Breakthrough Agenda Report 2023
GEM(2023年),Pedal to the Metal
CHN(2023年),Regulators crack down on corporate carbon neutrality claims
United Nations(2023年),Implementing the recommendations of the High-level Expert Group's report "Integrity Matters",(或可參考筆者翻譯的中文檢核表)
IFRS(2023年12月4日),ISSB at COP28: close to 400 organisations commit to advance the ISSB climate global baseline

 

※本文轉載自《低碳生活部落格》,內容由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及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共同企劃。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