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環境部最新排放數據出爐!2030年減碳目標24%,溫室氣體排放增加逾4%,問題出在哪?

環境部最新排放數據出爐!2030年減碳目標24%,溫室氣體排放增加逾4%,問題出在哪?
撰文: 經濟部新聞稿     分類:ESG快訊     圖檔來源:經濟部 日期:2023-09-04

環境部日前公布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顯示台灣的淨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21年出現反彈,達到了275.2百萬公噸,較前一年增加4.56%,為何溫室氣體排放在2021年出現明顯的增加?本文探討這些排放的來源和部門分佈,再揭示造成的原因。

溫室氣體排放增加約4.56%

 

根據最新的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報告,台灣在2021年的淨排放量為275.2百萬公噸,較前一年的263.2百萬公噸增加了4.56%。這份清冊將排放分為能源、工業、農業、廢棄物、土地、林業等六大部門,其中能源、工業和廢棄物等部門的排放均呈現反彈增長趨勢。

 

圖片來源:我國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報告(2023年版)

 

以能源部門為例,2021年的總排放量比前一年增加了3.71%,而能源部門在該年的總排放量佔整體總排放量的90%以上。其中,能源產業佔了能源部門總排放量的70%,其次是製造業和營造業,分別佔了約13%。

 

排放量第二名的是工業製程及產品使用部門,其排放量較前一年增加了11.93%;廢棄物部門也增加了2.92%。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副署長黃偉鳴表示,主要的排放源來自於能源產業和製造業。他解釋,2021年疫情後,台灣的經濟復甦導致全國電力需求急劇增加,這也使得碳排放係數上升,進而導致了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增加。

 

然而,他也指出,根據國際能源總署的報告,全球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21年也呈現反彈增長,較2020年增長了6%。相對於台灣,該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高於歐美等國,燃料燃燒溫室氣體排放增加了3.71%,相對較低。

 

儘管近年來整體溫室氣體排放量穩定下降,但能源和工業製程部門的排放降幅有限。黃偉鳴指出,由於生活環境仰賴燃料,必須透過節能、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等措施,才有可能實現能源部門的顯著排放減少。至於工業製造部門,目前尚未出現減緩排放的新技術,因此只能維持現狀。

 

主因:2021年台灣經濟成長創11年新高,能源需求上升

 

針對環境部公告我國2021年國家溫室氣體排放,經濟部指出,其中能源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268.9MtCO2e,含各部門燃料燃燒排放)較2020年(259.4MtCO2e)增加約3.7%,主因是疫後經濟復甦與美中對抗轉單效應,2021年經濟成長率更高達6.53%,創11年來新高,帶動電力消費增加4.4%;之後在再生能源加速設置下,2022年能源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已減少3.4%。


經濟部表示,2021年政府因勢利導促使臺商回流並吸引外資投資台灣,加上防疫有成,佐以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的帶動下,出口及投資顯著增加,經濟成長達6.53%,創11年新高,人均GDP首次超過3萬美元,也帶動全國電力需求增加4.4%(約120億度),其中製造部門增加7.1%(約107億度)為主要成長來源。

 

但供給面低碳燃氣與無碳再生能源雖分別大幅增加8.5%(約85億度)與15.4%(約23億度),仍不足以滿足新增的大量電力需求,須以燃煤發電因應,是造成2021年能源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約3.7%的主要原因。

 

經濟部強調,2022年因政府持續加速能源轉型政策推動,尤其再生能源較2021年大幅增加36.2%,達63億度,另燃氣發電亦增加3.4%(約36億度),讓燃煤發電減少6.1%(約78億度),使2022年能源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3.4%,也讓電力排碳係數創2005年開始計算以來的歷史新低點。


經濟部強調,為推動淨零及能源轉型,政府持續加速再生能源設置與增氣減煤的推動,並同步促使各部門透過提升能源效率、落實節電行為及運用節能技術等,持續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共同達成碳目標。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