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麥當勞性侵案內部檢討首度公開!提3大作為...防治職場性騷擾,台灣企業可以怎麼做?

麥當勞性侵案內部檢討首度公開!提3大作為...防治職場性騷擾,台灣企業可以怎麼做?
撰文: 朱姵慈     分類:S社會責任     圖檔來源:Shutterstock 日期:2025-02-19

台灣麥當勞因職場事件引發關注,今(19日)首度公開三大改善措施,包括成立職場安心委員會,採取「一鍵直通、全程監督」、全面檢視工作環境,增加監視器涵蓋率,及委外性平專業團體協助培訓人資團隊,強化各級主管性平意識。另外,集團董事長也在給全體員工的信中,表示「期盼大家能給麥當勞一個機會」。

麥當勞職場事件後做了什麼? 首次公開3大作為

 

近期引發社會紛擾的麥當勞職場事件,大眾對職場安全與性平意識高度關注,在等待司法調查的同時,外界都在看,這段期間,麥當勞究竟在做什麼?真的有改善嗎?

 

麥當勞指出,打造安心友善的職場,一直是麥當勞身為企業雇主的責任,也是我們對社會及員工的承諾。然而,在這次職場事件中,麥當勞不但因為未提供離職員工心理諮商及其他必要服務,被台北市勞動局裁罰,還陷入輿論及被抵制的風暴!

 

麥當勞公布2024年員工遭職場性騷案處理過程。圖片來源:麥當勞

 

事實上,麥當勞自去年12月下旬,於事件後立即成立危機處理小組密集開會,全面檢視過程中做得不夠好的環節,提出積極改善的措施:除加強對員工申訴案件的後續支持與協助,並策定全新3大安心作為,包括:

 

1. 加強監督機制

2. 增加監視器涵蓋率與強化性平教育,希望透過更嚴謹

3. 專業且貼心的措施與作為,落實對員工的身心照顧,讓夥伴工作及意見反應都能更安心

 

台灣麥當勞依法制定明確的【禁止職場不法侵害政策】,包含了【禁止性騷擾】及【禁止職場暴力】等,同時也鼓勵員工即時發聲並表達想法,提供多元的員工溝通管道。

 

雖然每位員工手機都有麥胞APP【專屬e化申訴管道】可直接反映,並由人資部門協助,然而,憾事仍然發生;痛定思痛,我們要用持續的行動證明,透過3大安心作為,重建內部顧客(員工)的信心,並讓社會大眾重拾信心,「麥當勞是能讓大家安心工作的地方」。

 

麥當勞員工多元溝通管道。圖片來源:麥當勞

 

增設職場安心委員會 一鍵直通、全程監督

 

針對「性騷擾」申訴優化流程:新增「職場安心委員會」做為收案、監督單位,將過往由內部人資部門接案,改由一鍵按下、直通職場安心委員會,由外部專家受理。

 

目前和外部法律事務所合作,由律師專人回覆並主導案件調查,讓處理流程更具公信力;內部人資及相關部門,同步啟動如隔離等相關措施,共同合作以確保員工隱私及權益。

 

後續啟動調查小組(由原本專案指派,升級為常設的委外律師團隊),同時邀集諮商心理師及公司人資主管進行調查,都是具備性平意識的專家,從法律、心理諮商及公司資源等,多面向提供申訴人專業的協助。

 

此外,【職場安心委員會】遴選員工代表加入,監督公司性騷擾防治及申訴處理相關程序,以及落實改善措施,3月底前就可正式成立運作。未來,【職場安心委員會】不只收案、全程監督,並負責申訴案件的調查與記錄報告;

 

同時列管後續追蹤,並加強對人員的關懷,確保每位在職、離職員工的申訴,都能獲得妥善處理 (若有申訴,可透過員工APP或聯絡 mcdcare@tw.mcd.com ),包括提供必要的心理諮商與法律諮詢服務,避免員工或外界認為公司可能有吃案的疑慮。

 

麥當勞性騷擾申訴處理流程。圖片來源:麥當勞

 

全面檢視工作環境 增加監視器涵蓋率

 

全面升級餐廳監視錄影系統,強化影像的清晰度,並檢視餐廳格局,於內外場加裝更多攝影鏡頭,逐步增加監視器涵蓋率,同時加強餐廳門禁,提升安全性。目前部份餐廳已完成所有監視器的升級建置,接下來將逐步推展至全台餐廳,維護環境安全。

 

委外性平專業團體協助培訓人資團隊 強化各級主管性平意識

 

針對職場不法侵害防治,除了既有的員工性平教育的實體與線上訓練,並新增四堂「職場性騷擾與其它不法侵害防治」的外部線上影音課程,更專業也更有效率,提供各級主管及員工進行訓練,持續宣導性平意識,並加強既有的實體訓練,培訓營運主管從上而下鼓勵員工SPEAK UP!

 

此外,由委外性平專業團體協助培訓人資團隊,使其具備相關專業能力,提高對事件的敏感度與同理心,第一時間給予申訴人支持。

 

麥當勞深切理解性別平等的重要性,2019年即加入性平主題的線上教育訓練課程,並於2024年性平三法上路後,新增新法說明及相關宣導。

 

未來,並將於官網設立性平專區,提升性平意識就從日常做起,員工APP上的每日任務,將新增性騷擾防治項目,並透過遊戲、影片或漫畫,讓所有員工藉由互動體驗強化訓練知識、暸解可尋求協助的管道與方式。

 

麥當勞員工教育性平與宣導。圖片來源:麥當勞

 

1對1全面員工關懷訪談 針對個別需求提供協助

 

1月中,麥當勞針對全台25,000名員工進行1對1關懷訪談,全面檢視職場性平是否落實,共約9成2、超過23,000位員工回饋。

 

調查發現,許多員工認為,公司願意做這個調查,讓他們有機會講出來,雖然有些事很久遠,但可感受到公司對事件的重視、自己也有被關注到。

 

對於調查發現,部分員工曾經遭受性騷擾或職場暴力,卻沒有想要使用任何溝通管道申訴或反映,公司正依據員工個別需求,後續規劃更完善的關懷協助或諮商轉介。我們視此為改進的機會點,希望透過強化申訴管道、落實教育訓練,讓員工更安心。

 

持續宣導性平文化 攜手成就友善職場的安全網絡

 

在台灣,每80人就有一位曾在麥當勞打工,更是許多人打工的第一份工作。麥當勞40年來一直堅持「以人為本」的價值,希望年輕人能在這裡培養多元包容的視野,與彼此尊重的文化。

 

這次事件讓我們再次省思,性平教育必須落實在日常文化中,不僅要協助員工了解自身權利與求助管道,也要讓員工的家人朋友,甚至顧客與大眾,都成為支持友善職場與安全網絡的「重要他人」。

 

期盼大家能給麥當勞一個機會,檢視我們的改變與努力,讓我們做得更好,一起成就安全、安心的友善職場!

 

被害者延遲報警三大原因

 

日前,台灣麥當勞一名17歲女員工遭主管利用職權性侵,受害者因長期忍受身心煎熬而罹患憂鬱症,最終因心理壓力巨大選擇輕生。麥當勞表達遺憾並聲明全力配合調查,並指出當時在接獲申訴後展開調查,確認性騷擾成立後,於5月解雇涉案主管。

 

1. 心理壓力:受害者在遭受長達一年的性侵後,已經罹患了嚴重的憂鬱症,使她在心理上感到極度脆弱和無助。
 

2. 家庭因素:受害者擔心如果將事件告知母親,可能會引發母親的病情惡化。她不想讓母親因自己的遭遇而再次受到打擊,因此選擇隱瞞
 

3. 主管的權力壓迫:受害者在工作期間遭到主管以排班權利進行性侵,權力不對等讓她感到無法反抗,即使她想辭職,主管也不願意簽署離職文件,最終選擇故意曠職,才得以成功離開工作崗位

 

女性在職場中遭遇性騷擾時,選擇隱忍不發的現象並不少見,主要源於結構性的壓力和現實的困境。

 

職場性騷擾下,女性受害者的多重困境有哪些?

 

首先,職場中的權力不對等往往使女性受害者感到無力,加害者通常處於權力高位,例如雇主、主管或重要客戶。不對等的權力關係使受害者擔心反抗會引發報復,可能導致失去工作或影響升遷機會。

 

研究顯示,許多受害者害怕被貼上「麻煩製造者」的標籤,進一步損害未來的職場發展。 此外,性騷擾案件的舉證困難也使受害者處於弱勢,由於多數案件缺乏直接證據,受害者往往需要提供詳盡的記錄,例如訊息、錄音或目擊證人的證詞,才能證明事件的發生和加害者行為的性質。然而,許多受害者在事件發生時未能保留相關證據,讓她們在面對調查時處於不利地位。

 

勞動部最新調查顯示,支援服務業的女性受僱者是各產業別中,在工作場所中受性騷擾比率最高的行業。圖片來源:勞動部

 

社會輿論壓力是另一個令受害者卻步的重要因素。許多女性擔心自己公開事件後會受到社會的質疑和指責,甚至被貼上負面標籤,影響個人的名譽和生活,這種對社會觀感的恐懼使受害者選擇保持沉默。

 

缺乏支持系統也是女性隱忍的重要原因之一。當受害者在家人、朋友或同事中找不到支持時,她們往往感到孤立無助,不知道如何應對性騷擾帶來的困境。

 

此外,申訴程序的冗長與複雜性也讓受害者卻步。申訴過程中,受害者可能需要經歷多次調查和協調,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甚至因為過程中的心理壓力而感到身心俱疲,無法承受長期的抗爭。

 

最後,經濟壓力對部分女性(尤其是移工群體),是另一個無法忽視的現實因素,她們可能擔心失去工作會導致生計困難,因此即使遭受性騷擾,也不敢輕易聲張。

 

台灣企業防治職場性騷擾常見缺失

 

一、 對於「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認知不足

 

許多企業誤以為只要訂定相關辦法,就算盡到責任,但實際上,企業更需要在事件發生時立即採取行動,提供被害人必要的協助和保護,並對加害者做出適當的懲處。


「立即有效」的定義不夠明確, 導致企業在處理案件時缺乏依據,也容易產生爭議。許多企業因為未能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而遭到勞工局罰款,顯示企業對於相關規定的理解和執行仍有不足。

 

二、 性騷擾防治教育流於形式

 

部分企業僅將性騷擾防治教育視為例行公事,未針對不同職位和工作性質設計課程內容,也缺乏案例分享和互動討論,導致教育效果不佳。

 

員工對於性騷擾的認知不足, 部分行為人甚至未能意識到自身行為的不當,導致性騷擾事件發生。企業應定期舉辦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並確保所有員工都參與,才能提升職場對於性騷擾議題的認知和敏感度。

 

三、 申訴管道不夠友善

 

部分企業的申訴管道不夠明確,或程序過於繁瑣,讓被害人卻步。被害人擔心遭到報復,或顧慮職場人際關係,不敢提出申訴。


企業應建立多元且保密的申訴管道,例如:設置專線電話、電子郵件信箱或線上申訴平台,並指派專人處理申訴案件,以保障被害人的權益。

 

四、 職場文化缺乏性別平等意識

 

部分職場文化對於性騷擾議題不夠敏感,甚至將性騷擾行為視為玩笑或人際互動的一部分,導致被害人難以獲得支持。

 

企業領導者應以身作則,建立尊重平等的職場文化,並鼓勵員工勇於檢舉和拒絕性騷擾行為。企業也可以透過舉辦性別平等相關活動,提升員工的性別意識,並營造友善包容的職場環境。

 

五、 缺乏外部專業協助

 

企業在處理性騷擾案件時,缺乏相關專業知識和經驗,導致案件處理不當,甚至造成二次傷害。

 

雖然勞動部已建立專業人士資料庫,但許多企業對於如何運用外部資源仍不清楚。企業應積極尋求外部專業人士的協助,例如:律師、心理諮商師或性騷擾防治專家,以確保案件能得到公正且妥善的處理。

 

打造安全職場!全面落實性騷擾防治制度與措施

 

企業在職場性騷擾防治方面,應從制度與執行兩大層面著手,確保員工在安全、公平的環境中工作。

 

在制度面,企業需依法制定「工作場所性騷擾防治措施、申訴及懲戒辦法」,並公開揭示相關規範與申訴管道,讓員工充分了解其權益及應對方式。隨著法規的變動,企業應定期檢視和更新這些辦法,以符合最新規定。

 

此外,雖然可以參考主管機關提供的範本,但企業應根據自身規模、性質與文化,制定實際可行的方案,而非直接套用範本,辦法中需清楚定義性騷擾的各種形式,並以具體案例幫助員工理解哪些行為構成性騷擾。同時,應明確說明性騷擾行為人與誣告人所需負擔的法律責任,並加重對主管性騷擾的懲處,以展現零容忍態度。

 

在執行層面,企業應努力營造安全的工作環境,透過在適當區域加裝監視設備、定期檢視環境設施等措施,預防性騷擾事件的發生。同時,提供多元、便捷且保密的申訴管道,例如專線電話、電子郵件、線上平台或申訴信箱,讓受害者能安心地提出申訴。

 

此外,企業需簡化申訴程序,縮短處理時間,避免讓受害者長期處於壓力之中;定期舉辦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亦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內容應涵蓋性騷擾的定義、類型、相關法規,以及應對方式。透過案例分享與互動討論,加深員工對性騷擾議題的認識與重視,並特別加強主管的教育訓練,提升其性別意識與法律認知。

 

此外,企業可善用外部專業協助,聘請律師、心理諮商師或防治專家等專業人士,協助處理性騷擾案件,以提供客觀、公正的調查與建議。

 

調查過程需確保保密性,保護當事人的隱私與名譽,並根據調查結果,對行為人採取適當的懲處措施。同時,企業應為受害者提供必要的協助與支持,減少其心理和生活上的負擔。藉由制度與執行的雙管齊下,企業才能真正打造一個安全、尊重且公平的職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