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前夕「限溫令」成話題 經濟部急澄清僅是試辦
4月22日就是世界地球日,但近期不少媒體報導指出,經濟部正試辦「限溫令」,除現行國內營業場所室內限溫26℃,也擴大至用餐場所限溫為23℃,未來正式上路後,若經輔導未改善,最高可開罰10萬元。
在此議題發酵後,不只主責的能源局連日多次發布新聞稿澄清,經濟部長王美花更親上火線,澄清「冷氣適溫運動2623」是自願參加性質,希望透過輔導的方式,讓營業場所的冷氣達到合適的溫度,強調絕無外傳的10萬元罰則,也無正式納管時間表。
經濟部也說明,「冷氣適溫運動2623」將先由自願性接受節能輔導的32家業者、1300家觀光旅館、連鎖餐廳、會議中心等服務業試辦,推動營業場域「會議冷氣適溫26℃±1」及「用餐冷氣適溫23℃±1」。
此措施除將有專家團節能診斷及服務,協助業者確認開燈、冷氣、通風等更有效率管理之外,同時協助服務業升級,包括空調送風、全場照明,以及環境溫度最適化控制設備更新等等,目標達到「顧客仍舒適,業者省電費」的雙贏效果,試行都是以輔導優先,並無罰則。
業者響應節能 圓山飯店年省600萬元
以圓山大飯店為例,該飯店在2022年導入ESCO節能改善模式,改善空調系統、熱水系統及送風系統,並導入環境溫度最適化控制設備,及其他行為面管理措施,每年節約高達600萬元能源費用,除能營造冷氣適溫2623消費環境外,也降低營業成本。
在通路業者部分,家樂福響應政策,透露在政府推廣前,就自主實施賣場內節能行動,包括賣場空調溫度就設定在26℃,美食街餐廳等設定在23℃上下,此外,照明改用節能的LED燈管,手扶梯、倉庫燈光也改成感應式等作法,以減少能耗。
學者開節能三帖藥:上行下效、經濟誘因、強制力
梁啟源則建議政策要落實,首先要「上行下效」。他表示此類措施在馬政府時代也做過,且在當時總統府的氣溫需超過28℃,才能開啟空調,因此他認為除輔導、要求民間與業者外,政府部門也應落實,讓民間也能跟進實施。
第二,提供經濟誘因。梁啟源指出,節能政策也應搭配經濟誘因,例如台灣每度電僅2點多元,歐洲如德國則是每度10元以上,如果一直補貼電價、過度壓抑電價,用電者的節電誘因自然會不夠,若有合理的能源價格,搭配要求改善能源使用效率,才能落實節能。
第三,應有強制力與罰則。梁啟源說,如果僅有道德勸說或鼓勵節能,但缺乏強制力或是罰則,政策推動的效力將會不夠,「什麼政策都會有代價」,如果政府因擔心會有民怨就不做,只考慮不要得罪人,將難以落實節能政策,
梁啟源說,一如交通規則若沒有罰鍰等,用路人就不容易願意主動守規則,「大家都不會怕」,推節能政策並有強制力是不容易的事,但這是政府應該做的。此外,他也建議節能不應只針對2萬多戶的用電大戶,也可開始朝小用戶推進,以便讓未來要推動管制時,會有更好的政策效果。
洪申翰:「限溫令」馬政府時期就已實施 推動節能好處多
關注環保議題的民進黨立委洪申翰日前也直言,這是可以達成廠商、顧客與政府多贏的政策,包括促成廠商得到節能輔導與設備以減少能源支出、顧客可有適溫的消費環境,以及政府節能減碳政策獲得進展,卻被部分媒體人與立委扭曲成「限電令」。
洪申翰強調,首先,幾乎所有國家的能源與淨零政策,都將「節能」視為第一順位,讓節能被冠上「First-fuel」之名,且因節能做得好,除能減少發電端能負擔、減少污染與碳排,更主要是因節能投資回收期最短,而在國際燃料價格日益昂貴下,讓各國大幅加碼節能。
第二,經濟部在2013年時就已規範20類營業場所「室內冷氣溫度限值26℃」,亦即此類「限溫令」是從馬政府時期就開始實施;第三,新興科研認為,即便在有食物熱源的用餐時段,將室度設定在23℃上下,對人體依然舒適,並非是不合理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