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養魚不換水、水質還是好乾淨!魚菜共生是什麼?

養魚不換水、水質還是好乾淨!魚菜共生是什麼?
撰文: 高中生的循環經濟     分類:多元產業創新     圖檔來源:高中生的循環經濟 日期:2023-08-30

你是否曾經聽過魚菜共生呢?隨著極端氣候日件加劇,長久乾旱也成為未來不可避免的情況,在台灣就有一位曾登上ASC 雜誌報導的發明家專門研究於菜共生的議題,想知道什麼是魚菜共生的話,就一起看下去吧!

氣候變遷與溫室效應已成為全人類面臨的大難題,極端氣候正深深地影響著我們,卡努颱風重創南投仁愛鄉,對南臺灣帶來的災情......極端氣候益發嚴重;臺灣也在前不久遭受五十年來最嚴重的乾旱,限制民生用水「供五限二」才能勉強度過,不僅農業灌溉受限,影響著農作物的生長,人們的糧食來源也就受到衝擊。

 

 

魚菜共生是一種新型複合耕作體系,將水產養殖與水耕栽培兩種原本完全不同的農耕技術,通過巧妙的生態設計,達到科學的循環共生,進而實現養魚不換水,但水質依然乾淨清澈的目標,形成了種菜不施肥依然能正常成長的生態。

 

其原理是利用魚的排泄物,經由水泵送到有硝化作用的蔬菜水耕池,水中懸浮物與有害的有機原素,經硝化菌等特殊菌種轉化為營養小分子 (氮、磷、鉀、 鎂、等),提供給植物的水根吸收,輸至葉片經光合作用轉成胺基酸使植物成長,同時淨化了水質,再循環回魚池供給魚類健康的生長環境,這種利用水循環交換所需,使三種生物(魚、細菌、植物)互惠互利共同生長的方式,是為魚菜共生之主要目的。

 

 

台灣魚菜共生發展先驅為陳登陽先生,他偶然在一篇期刊上看到國外研究魚菜共生的成果後,覺得這個農法符合現在人對於生態和環保的理念,便開啟了他誤打誤撞的自學之路。

 

由於當時魚菜共生的技術在國內非常的不成熟,幾乎沒有相關文獻資料可供參考。陳登陽先生花了 3 個月才做完準備工作,而成功完成整個系統運作則耗時整整一年。在耗費許多心血和金錢之後,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2010 年他成功的在自家頂樓上打造出屬於他自己的「魚菜共生王國」。

 

2013 年工研院選定魚菜共生做為講習觀摩和課程研究的主題。並邀請陳登陽先生為首席指導專家;更有數所大學聘請陳登陽先生擔課程發展委員,期望魚菜共生導入學校課程。2014 年 11 月也獲得 ASC 雜誌報導的殊榮,是台灣第一個出現在國際性雜誌的魚菜共生農場。

 

 

台灣魚菜共生的發展在過去幾年中,已取得卓越的進步,也為後來綠色發電系統的崛起,打下了有形或無形的基礎。在媒體大肆報導後,魚菜共生系統更逐漸廣泛的被一般民眾所熟知。

 

在此同時,魚菜共生系統究竟要如何進入商業運作模式也是廠商們在思考的問題。從長遠看來,這是一條必經之路,否則最後只會淪為園藝取向的休閒活動,無法將其推升蛻變為一種新型經濟產業。希望有朝一日,能讓更多的消費者受惠於這種新型農耕系統,同時減少水資源的浪費以及化學物品的濫用。

 

 

作者|彭卉汝
編輯|楊采縈

 

※本文授權自高中生的循環經濟,原文見此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