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海廢回收過程困難、數量不穩,業者建議政府,應從源頭端建立資源庫,提供即時的海廢資訊,而應用端也能協助盤點各項產品製程,可為國內帶來多少海廢去化量。
環署海廢標章正式上路 產品最少需含20%海廢原料
2020年,環保署與七個離島及臨海縣市環保局及民間紡織業者合作,推出原料含96%海廢寶特瓶的「潯寶衣」,為台灣海洋廢棄物循環利用揭開序幕。今年4月正式發布「海洋廢棄物循環產品標章推動作業要點」,規定產品含有20%以上的海洋廢棄物原料,經驗證後即可取得海廢產品標章。
環保署副署長蔡鴻德表示,將認證門檻設定在20%,是因為海廢來源供應不穩定,若未來海廢回收量能提高,認證門檻有機會再提高。不過他也強調,解決海廢問題還是應從源頭減量著手。
蔡鴻德指出,海洋廢棄物中除了常見的塑膠,廢棄漁網、浮球、保麗龍、蚵殼等也都可以製成海廢產品。他提到,使用回收塑膠製成產品已是國際趨勢,許多國際大廠也正朝「2030年使用100%回收塑膠為原料」目標邁進。
海岸常出現大量海洋廢棄物。資料照。圖片來源: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提供,陳信助攝
首批認證企業包攬供應、需求兩端 蔡鴻德:產業聯盟已成形
環保署解釋,首批海洋廢棄物循環產品的驗證,分別由曾參與環保署資源回收稽核認證計畫的台灣德國萊因技術監護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德國萊因TUV),以及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金屬中心)共同執行,透過國際驗證機構的參與,為消費者提供一套具有公信力的海廢產品認證機制。
本批獲授海洋廢棄物循環產品標章使用權的企業,包含產業鏈中供給與需求端的上、下游廠商。蔡鴻德表示,未來台灣也會透過產業聯盟集結需求端及供給端,持續完善廢棄物循環利用的機制,「目前(產業聯盟)已經慢慢在成形了。」
資源循環產業「宏恩塑膠」與「寶綠特資源再生科技」主要以廢寶特瓶、瓶蓋、浮球、漁網、塑膠桶/箱及棧板等海洋廢棄物製作再生原料。
而家用品廠商「耐斯企業」將26%海廢循環原料,混合74%的PCR(post-consumer recycled resin,消費後回收再生材料)再生塑膠,製成含有100%回收再生塑膠的民生用品包裝容器;建材廠商「台捷精密」則是混合海廢、農廢與漁廢,並運用於地板、角材的製造。
現場展示由100%海廢寶特瓶製成的「海廢PET瓶粒」及「PET破碎瓶片」。廖禹婷攝
海廢供應量不穩、回收困難 業者建議成立「資源庫」
寶綠特資源再生科技董事長歐柏豪提到,目前面臨最大的困難在於搜集海廢,「因為我們是做生產處理、回收的,不是第一線做collection(搜集)的。」未來也有賴更多廠商加入,共同為海廢循環產品建立更穩定的供應鏈。
耐斯企業生產部經理許輝煌表示,海廢的回收過程較困難且成本高,因此供應量較陸上廢棄物少,因此目前若要製成100%回收再生塑膠產品,必須整合海廢及陸廢的原料,而其中海、陸廢的比例調整也須經過大量測試,挑戰性極高。他也說,未來若海廢供應端較穩定,也可能逐步增加原料中的海廢含量比例。
台捷精密董事長劉興朋表示,目前在海廢循環產品的產業鏈中,還沒有發展出能整合相關資訊的系統化或制度,他建議,源頭端應成立資源庫,讓業者即時掌握每年海廢的統計數據;而應用端則能盤點各項海廢產品製程可為國內帶來的海廢去化量。
※本文授權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