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能防獨居老人孤獨死,也讓建築更聰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Wi-Fi 感測技術是什麼?

能防獨居老人孤獨死,也讓建築更聰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Wi-Fi 感測技術是什麼?
撰文: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達芙(Meg Duff)、翻譯連育德     分類:智慧城市經濟     圖檔來源:pexels 日期:2024-05-21

以Wi-Fi感測技術監測個人健康指標,光芒通常比不上超寬頻雷達等其他技術,但至今尚未消聲匿跡,而是在領導網路供應商、智慧家庭企業與晶片大廠的助陣下,悄悄走進數百萬個家庭。

它可以追蹤呼吸,可以偵測跌倒,也可以讓建築更聰明,追蹤人的所在地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但有正面就有反面,它也可能淪為為非作歹的工具。有人在你家外頭,就可能知道你是否在家或在做什麼。

就怕死在家中沒人知道!Wi-Fi感測防範孤獨死

 

現階段而言,商用供應商正在善用Wi-Fi的覆蓋範圍優勢,聚焦在住家防盜系統,但還著眼於一個領域,把Wi-Fi感測技術視為最佳解方。Wi-Fi感測公司起源無線(Origin Wireless)執行長梅德(Spence Maid)說:「我討厭這麼說,但我想知道媽媽還活著嗎?」


一年半前,96歲的艾蜜莉(Emily Nikolich)獨居在紐澤西州的一處公寓,每天會從平板收到幾個孫子的照片,還能觀看5個曾孫的情況,從新生兒到4歲娃娃都有。但同時,68歲的兒子保羅(Paul Nikolich)也在監視她。


2021年,保羅在媽媽的許可下,在她家中裝了起源無線公司的Wi-Fi感測設備,稱為Hex Home,共有5個會發光的小圓盤插在家中各處,能夠定位出媽媽的地點。

 

他秀出應用程式讓我看;這項技術並不是追蹤艾蜜莉本身,而是偵測接近每個圓盤的動作,但艾蜜莉畢竟獨居,所以跟追蹤她沒兩樣。保羅可以輕易看到她每天的路徑,下床、吃早午餐、到浴室等。

 

華為、高通組委員會,降低技術門檻

 

保羅說,即使自己去旅行無法打電話,也能知道媽媽安然無恙,「可以鬆一口氣」。正因為如此,艾蜜莉去年搬到養老院時,保羅也把感測器帶過去。Hex已經知道艾蜜莉的日常作息,如果察覺異常狀況(例如整天躺在床上),就會通報保羅。他到目前還沒有收到這樣的通知。「我們很幸運,她的狀況很好。」他說。

 

過去22年來,保羅在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擔任802 LAN/MAN標準委員會(802 LAN/MAN Standards Committee)主席,這個委員會雖然默默無名卻影響力十足,負責擬定Wi-Fi與乙太網路相容性的技術標準。

 

2019年,保羅赴華府參加IEEE餐會,同桌對面坐著創辦起源無線公司、近期擔任IEEE總裁的劉國瑞,正在與另一位來賓討論Wi-Fi感測技術,吸引了保羅的注意。自「統一資源定址器」(URL,亦即「網址」)發明以來,網路的有線和無線一直是他思考的主要方向,但這頓飯突然讓他看到不同的領域。「我很興奮。」保羅說。

 

他和劉國瑞聊了起來,表示願意支持成立Wi-Fi感測技術的小組委員會。於是2020年有了WLAN感測802.11bf任務小組(802.11bf Task Group for WLAN Sensing),由華為與高通(Qualcomm)等企業的專家組成,致力於為晶片廠擬定產業標準,旨在降低Wi-Fi感測的技術門檻。

 

其中一個關鍵在於,新標準一旦上路,Wi-Fi感測運算法所使用的通道狀態資訊將更加一致,不會像目前一樣需要大量限定與除錯。

 

佛羅里達州立大學(Florida State University)研究人員楊杰說,新標準於2025年推出後,「每個Wi-Fi裝置將可輕易與切實做好訊號量測。」光是這點就可望帶動更多Wi-Fi感測產品上市。劉國瑞認為「會有爆炸性的成長」。

 

能源管理、居家防盜都能用,還能找受困民眾

 

實務上,Wi-Fi感測技術的細節準確度仍舊不佳,但擅長注意是否有人存在,中間隔了牆壁或家具都不是問題,Wi-Fi感測公司認知系統(Cognitive Systems)執行長曼庫(Taj Manku)說準確度 「達百分之百」。

 

有鑑於此,Wi-Fi感測技術很適合能源管理(燈泡公司WiZ以這項技術關閉空房間的燈),也適合降低居家防盜系統的誤報情況。

 

老年人口較多的地方也能受惠於這項技術。梅德以日本為例,說:「日本的郵差會敲門,確保住戶是否安在。」沖繩有家公司正在使用起源無線的技術,開發能夠證實住戶安在的服務。


曼庫估計,至少有3千萬個家庭已經在使用某種形式的Wi-Fi感測技術。威訊(Verizon)的新款Fios路由器當中,有一款內建起源無線公司的「人體偵測」功能。已連結網路的固定式智慧裝置如燈泡、插頭、揚聲器或Google Nest等,可以立即變成感測器。

 

其他網路服務商正在研發類似產品,例如認知系統公司(Cognitive Systems)與160多家網路服務供應商合作,更在今年1月宣布,旗下技術即將內建於許多廉價的智慧插頭,在亞馬遜網站都買得到,透過現有的Google、Apple、Amazon Alexa智慧家庭應用程式,就能使用Wi-Fi感測技術。


發展到最後,接受筆者採訪的Wi-Fi感測公司都希望更上一層樓,不僅服務住家與小企業,還要普及到規模更大的辦公大樓或店面。

 

曼庫說,Wi-Fi感測技術有助於消防人員找到受困民眾,不怕濃煙造成視線不佳;智慧空調能為加班員工維持空調運作;企業有了員工使用空間的數據,更能在疫後時期做出裁員決定;客流量數據讓店家知道該上架哪些貨品。但為了在複雜情境派上用場,Wi-Fi要能精準計算多人的人數與所在地點。

 

不過也有隱憂,如何保障勞工權益?

 

在美國家庭幫傭聯盟(National Domestic Workers Alliance)主持社會創新實驗室的帕拉夏(Palak Shah)說,她想像得到Wi-Fi感測的好處。「工資偷竊」(wage theft;指雇主以不當名目扣減勞工薪資)在我們這個產業是常見問題。」她說。

 

有工具能夠協助褓姆、清潔員或照護人員證實人在雇主家中,有助於保障工資支付,但她說:「通常的情況是,這些裝置本來對勞動者是福音,最後卻變成對付他們的工具」,而且「勞資存在固有的權力關係,很難打破。」


在美國家庭幫傭聯盟的協助下,有幾州已經通過相關法案,依法不得在浴室「進行監測或錄製」。相較之下,Wi-Fi感測技術因為不會顯示裸體,經常被人宣稱能夠「保護隱私」,但吉爾莫說:「就因為它不是人類天生的感測模式,並不代表它沒有侵略性。」


從某方面來看,Wi-Fi感測技術比攝影機更值得堪憂,因為它能夠完全藏於無形。知道該怎麼找的話,褓姆監視器並不難找到,但如果你不是路由器的主人,除非主人告訴你,就無從得知自己是否被智慧型燈泡監測。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規定附有標籤與揭露資訊,或者借重更多技術方案,但這些目前都不存在。


我請教劉國瑞,對於正在因應這些新議題的議員,他有何建議。他指出,這個問題已經有位參議員提出。「這項技術有助於改變全世界,提升生活品質,包括老人照護、安全、能源管理等各個領域。」他說:「儘管如此,我們的社會必須要畫出一條紅線。紅線畫在哪裡,不是我的工作所能決定的,若一旦畫了線,就不能逾越。」

 

※本文授權自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