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現代女性建築力!原來建築可以再生,張清華如何打造台灣首座循環住宅?

發現隱藏珍珠!建築女力
撰文: 撰文.鐘玉霞 攝影.唐紹航、蕭芃凱     分類:永續城鄉建設     圖檔來源:許家茵、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攝影:蔡岳倫、Studio Millspace、潘瑞琮) 日期:2025-02-26

百年來,台灣女建築師如同隱藏寶石,逐漸綻放耀眼光芒。

從上一輩到引領時代風潮的當代女建築師,她們始終專注於人的幸福需求、環境與文化永續,為建築注入溫柔堅韌的靈魂。

她發揮考古 

挖掘老前輩故事補歷史缺口

 

「或許你並不熟悉修澤蘭這個名字,但你一定看過她的作品──新台幣百元鈔票上的中山樓,就是出自她之手。」台灣女建築家學會發起人之一、前理事長許麗玉笑著說道。

 

許麗玉為美國耶魯大學建築碩士、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除了從事建築設計,更致力於教育與歷史研究。現在她正著手撰寫台灣前輩女建築師修澤蘭、王秀蓮與王秋華的生命故事。

 

此外,她也主持廣播節目《女建築家的留聲機》,與當代女性建築從業者對話,讓大家看見這股推動社會前進的力量。

 

跟著許麗玉的腳步來到台北市立景美女中,這是修澤蘭於一九六二年設計的校園。行政大樓、圖書館造型彷彿綻放的花朵,設計語彙呼應校園青春少女的氛圍。

 

遇見「北修澤蘭  南王秀蓮」

 

行政大樓立柱輕盈地微微彎曲,好似在跳舞,這其實是修澤蘭經過精密結構計算,兼具美感與結構穩定性的成果。而圖書館傘狀立柱設計,宛如倒立的荷葉,曲線柔美、結構堅固,荷葉形結構在光影變化下,呈現多層次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