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特斯拉等電動車的事故率,比燃油車更多?研究發現這三大原因

特斯拉等電動車的事故率,比燃油車更多?研究發現這三大原因
撰文: 科技新報/黃 嬿     分類:永續城鄉建設     圖檔來源:Shutterstock 日期:2024-06-04

電動車不只處於自動駕駛狀態時可能容易釀成事故,即使沒有開啟自動駕駛,人類駕駛控制的電動車撞到人機率也比氣柴油車更高。英國研究分析道路交通事故發現,電動車和混動車在都市撞到行人的機率是汽柴油車的三倍。

電動車更容易撞到人?

 

研究分析 2013~2017 年英國道路事故數據,分析包括 916,713 名車禍傷亡者,其中約 13% 是行人,發現每英里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撞到行人的可能性是化石燃料汽車的兩倍,而在市中心撞到行人的可能性是化石燃料汽車的三倍。

 

路上多數車輛都是汽油或柴油車,雖然四分之三行人碰撞事故都是由這些車輛造成,但剩下四分之一傷亡是被電動車撞到,考慮到汽油和柴油汽車行駛的里程數比電動車高很多,四分之一是很高比例。

 

《流行病學與社區健康雜誌》研究,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每行駛 1 億英里的年平均行人傷亡率為 5.16 人,汽油和柴油汽車為 2.4 人;農村地區,電動車沒有比汽油或柴油汽車更危險,但在城鎮和城市,電動車與行人相撞的可能性是汽油或柴油汽車的三倍。

 

2017 年美國交通部的報告發現,電動和混動車對行人的風險比汽油和柴油汽車高 20%,低速行駛如轉彎、倒車、駛入車流或在停車號誌前停下來時風險高 50%。

 

駕駛年輕沒經驗是因素之一

 

專家懷疑電動車更容易撞到人,有多種因素造成,首先,電動車駕駛往往較年輕,經驗不足。

 

第二個原因是電動車比內燃機汽車更安靜,因此更難被行人聽到,尤其城市。自 2019 年 7 月,歐洲銷售所有新型混合動力和電動車都必須配備車輛聲音警報系統,讓汽車慢駛時發出聲音,但路上仍有數十萬輛電動車沒有安裝此設備。

 

即使電動車安裝低速噪音的行人警告系統,對聽力正常的成年人,也很難透過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的人造聲音確定速度和距離,更何況視力不佳者或難判斷車輛速度和距離的兒童,電動車都更危險。

 

倫敦大學學院交通安全專家表示,人們靠聲音判斷車輛存在、速度和位置,當沒有這些線索時,對都市行人就有很高風險。

 

此外,聽不清楚電動車的聲音並不是唯一問題,電動車加速很快,且車身更重,使停車距離更長,這些都是可能的肇事因素。如果各國政府計劃全面推行電動車,應更重視潛在的行人危機。

 

資料來源:

Electric vehicles are way more likely to hit pedestrians, study says
Electric cars more likely to hit pedestrians than petrol vehicles, study finds

 

※本文授權自科技新報,原文見此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