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入本文之前,請您先環顧一下您的自家,這戶耗盡您一生積蓄、用無數日夜辛勞的血汗換來的房子,很讓您滿意嗎?這戶市價一千萬元、或者五千萬、兩億元的房子,除了遮風擋雨、燒菜煮飯、睡覺洗澡之外,還有什麼值得與親友分享的故事呢?
人本出發 取用在地材料
蓋小學成本低於台灣套房
今年三月,被譽為「建築界諾貝爾獎」的普立茲克獎,將最高榮譽頒給了出生在撒哈拉沙漠南邊、躲在西非內陸、全世界最窮困國家之一布吉納法索的建築師克雷(Diébédo Francis Kéré)。
普立茲克獎的得主向來都是最令人敬重的建築大師,如貝聿銘(一九八三年)、丹下健三(一九八七年)、法蘭克.蓋瑞(一九八九年)、札哈迪(二○○四年);四十三年來,克雷是第一位獲得此項榮譽的黑人建築師。
每年普立茲克獎的得主會獲得一枚銅質獎牌,印鑄著「firmitas, utilitas, venustas」(堅固、適用、美觀),彰顯建築的初衷,從歷年得獎者的作品,更可看出人類建築主流思潮的演變。近年如二○一二年首位中國得獎建築師王澍,大量使用拆遷廢棄的舊磚瓦做成的「瓦爿牆」;二○二○年首度頒給兩位愛爾蘭女性建築師組合:伊馮.法雷爾與謝莉.麥克納馬拉;一九年頒給高齡九十歲、卻從未受制於建築流派、永遠不斷尋找創新語彙的磯崎新。
今年的得主克雷,更徹底顛覆了歷年「偉大建築師」的定義,他的作品從來不與「地標」連結,沒有絢麗玻璃帷幕、看不到驚世駭俗的結構、不需要先進的電腦軟體來設計、更遠離彰顯國家或是企業無上權力的超高建築。
讓克雷晉身聖殿的建築,只有非洲大地隨地取用的黏土、木柱以及鐵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