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碳金融新商機》區塊鏈技術助攻碳交易!碳權代幣是什麼?4大重點一次看

碳金融新商機》區塊鏈技術助攻碳交易!碳權代幣是什麼?4大重點一次看
撰文: 台灣銀行家/彭勝本     分類:綠色金融     圖檔來源:CryptoSlate 日期:2024-11-07

碳有價後,各國的碳權交易所陸續成立,政府希望透過碳權交易可提供碳資產供需雙方一個透明議價平台,碳權交易創造出一種市場經濟誘因機制,讓那些無法有效降低碳排放的企業仍可維持正常企業營業。

然而,所需代價是企業須付出額外的財務成本,以符合監理機關或交易對手對減碳的強制要求。金融機構可思考如何幫助企業順利減碳,更重要的是不能讓交易有漂綠疑慮,透過金融的力量來健全碳權交易機制相形顯得重要。

企業為減碳而尋求碳交易 金融業有商機

 

外國的銀行如高盛、花旗集團、摩根大通以及巴克萊等業者都已設立碳交易與融資團隊,認為碳有價後,許多業者的成本將增加,因此金融業在投、融資都有新商機,認為可提供企業相對應的融資解決方案。

 

而不少企業因應綠色供應鏈的需求,也必須購買碳權,國外著名的貝萊德(BlackRock)投資公司則推出阿拉丁(Aladdin)風險管理平台,透過累積氣候相關大數據資料庫,在為投資客戶進行風險分析的同時,也運用 AI 模型提供企業或供應鏈解決方案的策略諮詢服務。

 

觀察歐盟的保險業,如果發行綠債或參與長期股權專案投資來協助永續發展,即可降低其監理資本計提係數,以此鼓勵保險業將資金投入永續。

 

如果台灣可以透過政府引導永續投資的政策方向,鼓勵保險業或退休基金可投資的項目,下降保險業在 RBC 或未來的 ICS 制度下的資本計提(Capital Charge)即可達成獎勵措施,似乎對金融業推動減碳也有正向鼓勵。

 

在國外有出現企業購買碳權,看似是要減碳,但究竟減了多少,還是沽名釣譽的漂綠疑慮,為了減少此問題,解決途徑之一就在於如何提升碳資訊透明度及讓碳資料具有可被追溯性,近年國際金融機構在設計碳權金融商品設計開發提出採用虛擬資產交易機制,將自願性減量額度所產生的碳權數量抵換為數位代幣(Tokenization),以表彰作為碳資產交易計價單位。

 

區塊鏈交易減少漂綠並降低碳資料重複計算問題

 

因區塊鏈技術在全球各行業的運用發展已取得豐碩成果,我國保險產業也已成立《保險區塊鏈聯盟科技運用共享平台》,以加速保險資訊核閱及提供資訊交換便利性,顯見區塊鏈交易機制得以讓資訊具即時性、資料加密封存、資料難以被竄改等技術特性,已讓金融機構著手導入於金融交易服務模式。

 

區塊鏈技術採用即時交易機制,市場每一筆即時交易均加密封存於分散式帳本而難以被竄改,此可讓漂綠問題得以被第三方公開監督且大幅度降低碳資料重複或誤導計算問題。

 

碳權交易若透過區塊鏈技術將碳資產交易量予以數位代幣化,透過代幣設計方式得以將碳排放量轉換為可計數的碳資產交易計價單位於市場公開交易,一旦代幣得在公開市場進行交易,則可大幅提高碳權資產在初級發行市場的代幣發行意願,更可提升碳交易在次級交易市場的流通性。

 

透過區塊鏈的合約機制設計,可以讓碳代幣發行成本大幅降低,上鏈即時交易機制更可促成碳資產交易高流動性。碳代幣經由區塊鏈交易機制以進行交易,市場交易者可依據過去公開的交易資訊以檢視碳代幣發行方的碳資產品質可信度,此更可回溯碳代幣發行方的背後所擁有碳資產專案的品質良劣。

 

經由碳權代幣化機制的建置,再透過虛擬資產平台業者所提供的即時交易服務輔助機制,將足以打造出具經濟誘因機制的碳交易平台,讓更多外部市場投資者得以投入參與碳資產交易,共同協助推動低碳永續目標達成。

 

對於碳代幣的發行方而言,虛擬通貨業者經由設計發行代幣,可以吸引市場更多有意願參與碳交易的市場潛在投資人參與碳權資產交易買賣,且創造出企業與金融機構新商機,虛擬通貨業者經由與銀行機構的策略聯盟合作,更可以樹立行業的品牌公信力,依循金融業的洗錢防制法等金融行業監管準則,以建立起更嚴格的金融交易規範。

 

透過區塊鏈的分散式帳戶交易制度設計,碳權代幣的發行可透過分散式帳戶機制設計讓碳交易資料的監督審查更具效率性,且大幅縮短營運流程所需耗用的作業時間,且區塊鏈在公鏈交易將可大幅縮減傳統金融交易委由中間經紀商作業所需的營運成本。

 

經由碳交易平台所進行的專案實地查核及法務審查把關機制下,受管理維運機制的碳交易平台管理將可讓碳代幣資產交易的營運成本及作業風險大幅拉低。

 

碳權代幣資產的交易主要流程計有:一是註冊及發行、二是代幣分配及保存、三是市場交易、四是贖回/終止。

 

 

圖片來源:台灣銀行家

 

1. 註冊及發行:首先,碳權代幣的發行者資格審核需先完成取得第三方驗證機構的合格資格驗證程序以登記註冊成為合格發行商,現有國際間較具公信力的機構有 Verra、BSI、TUV 等專業驗證碳標準機構。碳資產經由區塊鏈的智慧合約,可進行碳資產數量的小型單位化設計俾利市場發行商進行碳權代幣鑄幣/發行,更有助於小額外部投資者入市參與投資。

 

2. 代幣分配及保存:一旦碳權資產在區塊鏈創幣生成後,碳權代幣將可直接分配給碳代幣資產的擁有者手中進行保管。碳資產代幣的擁有者可將碳代幣資產採以線上在線託管或線下(冷錢包)方式自我保存管理模式,或委由第三方代管業者/金融機構代為託存統一管理。

 

3. 市場交易:碳代幣的市場交易可經由初級發行市場進行資產認購交易買賣,或次級市場進行公開資產轉手交易買賣。

 

4. 贖回/終止:碳代幣資產一旦投資者有意退出市場交易,碳代幣所有人可請求於代幣交易平台進行代幣數位資產的交易贖回,以退出碳資產市場交易活動。

 

銀行機構於碳權有很多想像空間

 

對於向來重視低碳永續重要性的金融機構而言,如何評估碳權交易活動的商機呢?一旦在碳權代幣市場交易機制成形下,銀行若能提早參與碳代幣市場的交易活動,將更能擄獲對於環境永續議題關心客戶的認同。

 

在氣候變遷議題益加受到高度重視,銀行透過參與碳代幣的市場交易或輔助交易活動進行,機構本身將能強化永續品牌形象塑造,更可提升客戶認同感,有助於對提供協助客戶永續目標建置及減碳計畫設定,更足以強化與客戶之間商務關係緊密連結。

 

對於銀行在碳權交易機制中潛存商機及功能如何評估,將從以下所整理要項來進一步予以檢視:

 

對於致力於參與節能減碳的銀行機構,銀行可與金融同業共同打造永續網絡生態圈,廣邀更多有意願加入的銀行同業及企業共同加入網絡平台,在生態圈逐步形塑下,將會有更多合格且具高品質的碳專案產生,共同來推動永續低碳生態網。

 

銀行在該生態圈內將有能力對碳資產品質進行評估,購買具高品質的碳資產商品,協助輔導客戶進行碳代幣資產交易買賣,或協助客戶進行碳代幣交易贖回作業。

 

銀行可協助虛擬資產業者共同打造碳代幣交易平台,經由區塊鏈網路數位交易機制,將碳權資產轉換為數位碳代幣資產,透過碳交易平台的碳資產管理將可提升碳資產交易過程資訊透明度、資料可追溯性,更得以維護市場交易者的權益。

 

在碳代幣交易平台的機制設計上,虛擬資產業可擔當區塊鏈平台交易系統維運者,而銀行則可提供擔當碳代幣資產的最佳數位資產保管者角色,銀行本身可提供具相對安全性的碳代幣資產全權託管功能,此亦足以有效降低區塊鏈業偶聞的少數不肖業者監守自盜代幣不法行為發生。

 

銀行若加入成為碳代幣市場造市者,則有能力促進市場流動性,經由輔導客戶節能減碳過程中,足以增益客戶對碳代幣市場的碳金融知識認知度,更可進一步協助客戶掌握碳交易的金融商機,銀行透過交易碳代幣更可提升代幣在次級市場交易韌性。

 

再者,銀行得以善用本身所擁有相對具較高社會信賴度,對於新發行的碳權代幣資產在交易平台公開發行前,虛擬資產業者可委由銀行或與委任合作之驗證機構對企業的資產專案標的物進行碳專案實地查核,及出具碳排資訊報告,以取得公信力,如此將在相當程度內有效降低對資產漂綠疑慮,也協助虛擬資產業者管理專案資產的碳資訊品質。

 

銀行在參與碳代幣的經濟交易活動過程中,將得以蒐集企業相關的碳專案資訊,依據對碳資訊的評估得以讓銀行機構作為專案的授信融資輔助評估資訊,銀行更可協助提供綠色融資貸款或發行結構化永續連結金融商品,以支應企業低碳節能永續專案開發之需。

 

最後,低碳金融乃是新興金融商機,銀行透過設計新種綠色債券商品或永續連結等創新型結構性商品之際,若將該商品的永續績效指標遴選與該碳權數位代幣資產標的物互為連結,可擴大永續金融商品發行市場廣度及活絡碳商品交易市場規模。

 

金管會研提《虛擬資產管理專法》草案正於立法院審議中,該項專法將可望讓虛擬資產交易監管法制化,未來金融機構能對虛擬資產進行有序管理,且可善用金融科技於低碳永續金融商品研發,有志於碳權商機的金融機構得與臺灣碳權交易所等單位共同研議如何善用虛擬代幣機制,以打造我國碳權金融交易新商機。

 

(本文作者為台灣金融研訓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