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歐盟擬鬆綁企業永續規範救經濟?金融業者反彈:永續報告成本僅占營收0.8%

歐盟擬鬆綁企業永續規範救經濟?金融業者反彈:永續報告成本僅占營收0.8%
撰文: 數位內容部     分類:ESG投資趨勢     圖檔來源:Shutterstock 日期:2025-02-07

歐盟近期擬放寬永續報告規範,以減輕企業合規負擔,獲得部分國家商界支持。然而,此舉卻引發投資界與氣候組織的強烈反彈。他們警告,這不僅可能動搖歐盟綠色金融框架的基石,甚至會削弱歐洲在全球淨零產業競爭力上的優勢。

企業減負與環保承諾,究竟該如何取捨?這場爭論已在歐盟內部掀起激烈角力。

歐盟擬放寬永續規範,金融業者憂恐衝擊綠色資本投資

 

路透社報導,歐盟官員近日透露,歐盟委員會計劃推出一項提案,簡化企業永續發展報告規則(CSRD)、盡職調查規則(CSDDD)及相關綠色金融標準,以減輕企業合規負擔。

 

該提案獲得德國、法國和義大利等國主要商業協會的支持,他們認為削減「繁文縟節」有助於提振當地經濟並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然而,這此舉措遭到歐洲超過200個金融業者與氣候組織的強烈反對。

 

這些反對方組成的聯盟成員包括氣候變化機構投資者集團(IIGCC)、歐洲責任投資論壇(Eurosif)和負責任投資原則組織(PRI)等機構。他們在聯合聲明中表示:「這些法規是歐盟永續發展政策架構的基石……全面重啟相關規範可能導致監管不確定性,最終恐危及歐盟委員會支持綠色政策的資本重組目標。」

 

該聲明還獲得歐洲最大的資產管理機構之一安盛投資管理公司(AXA Investment Managers,其管理資產超過9千億歐元)和英國最大資產管理公司法通投資(Legal & General Investment Management​,其管理資產超過1.3萬億英鎊)的支持。

 

「這項讓步可能會打開潘多拉的盒子。」曾主導CSDDD法案通過的歐洲議會前副主席Heidi Hautala強調,若法案聽過,一些人可能借此機會,不僅是簡化規範,而是希望回到以往的做法,讓企業對地球和人類造成的傷害由各國政府來處理。

 

據《彭博社》報導,就在2025年1月底,法國官員就要求歐盟「全面性」暫停監管,德國則希望將企業永續報告指令推遲兩年實施,確保中小型企業不會因報告規則而承受過重負擔。

 

法國和德國對監管暫停的呼籲,正值兩國經濟表現疲弱的時刻。根據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最後幾個月,兩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均未增長,拖累了整個歐元區的經濟增長。

 

數據打臉放寬論者?永續報告成本僅占營收0.8%

 

根據彭博數據顯示,相對於企業營收,永續報告的行政成本其實並不高。彭博社指出儘管淨營收超過4,000萬歐元(約新台幣13億元)以上須符合「非財務揭露指令」(Non-Financial Reporting Directive, NFRD)的上市公司,其每年的報告成本為32萬歐元(約新台幣1千萬元),報告成本占營收的比例僅為0.8%。

 

而對未上市的公司,因為其規模較小,報告的行政成本相對較低,首次成本大約為3.6萬歐元(約新台幣122萬元),年度持續成本為4萬歐元(約新台幣136萬元),行政成本相對可控。

 

此外,投資界也普遍認為不應倉促改變現有規範。責任投資原則(PRI)首席永續系統官Nathan Fabian強調,「在關鍵永續金融工具和框架實施期間進行全面更改,會在市場中造成不確定性,並可能損害經濟參與者的明確溝通能力,阻礙經濟轉型。」投資者建議,改革應專注於完善技術標準,而不是大幅修改永續規則。

 

聯盟在聲明指出,光是在2024,歐洲範圍內的企業就投資超過4400億歐元(約新台幣15兆元)用於符合可持續發展的需求,且這個數字預計將會繼續增長。

 

據悉,歐盟每年仍面臨7500億至8000億歐元(約新台幣255.3兆至272.3兆元)的永續投資缺口,投資者警告,若削弱永續揭露規範,可能會損害歐洲在淨零產業競爭力上的優勢。專家表示,放棄這些原則不僅會損害公眾的信任,還可能讓歐盟在與美國、中國和俄羅斯的永續競爭中處於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