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疫情過後,為何ESG投資成顯學?經濟學人:3大關鍵,影響未來5年投資績效

疫情過後,為何ESG投資成顯學?經濟學人:3大關鍵,影響未來5年投資績效
撰文: 銀行家雜誌     分類:ESG投資趨勢     圖檔來源:shutterstock 日期:2020-11-09

今年由於疫情引發嚴重的經濟擔憂,除了關切「後疫情時代」金融市場走勢外,同樣被視為QE重啟最大受益者的房地產市場又將有什麼變化,加上ESG成為投資界的顯學,皆為各界矚目話題。

 

今年「世界投資者週」(World Investor Week, WIW)論壇於台灣金融研訓院登場,各界除了關切「後疫情時代」的金融市場走勢外,同樣被視為 QE 重啟最大受益者的房地產市場又將有什麼變化,也是深受矚目的話題。近年來,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成為投資界的顯學,越來越多投資決策者具有長遠眼光,藉由投資來改善全球暖化、氣候異常與環境汙染等社會問題。根據統計,2006年,聯合國發起PRI(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Investment,責任投資原則),當時只有63家投資機構簽署承諾,到了2019年底已有約2,500家,今年4月則躍升至近3,000家。

 

落實ESG,企業更能抵禦疫情衝擊

 

儘管投資人落實ESG的觀念抬頭,但仍有許多企業經營者還是習慣將 ESG 與它的前身 SRI (社會責任投資)畫上等號,並宣稱「遵守 ESG 原則或 SRI 原則,就是要犧牲部分的報酬率」,但這種想法已經過時了,尤其在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後,顯得更加不合時宜。

 

滙豐銀行在《供應鏈的韌性與氣候變遷》(Supply Chain Resilience and Climate Change)報告中指出,已有證據顯示,採用長期、以永續發展為重點策略的企業,比起沒有採取永續經營策略者,更能抵禦 COVID-19 疫情的衝擊。

 

日本千葉商科大學教授伊藤宏一在論壇演說時表示,ESG 議題長年以來被投資界列為次要順位,但近年來,複雜的社會與環境因素影響了投資組合,專業投資人不得不更深入評估整體環境的系統性風險。

 

而且,已有許多數據證實,在疫情期間,ESG 相關指數比一般指數表現得更為出色。伊藤宏一引用數據指出,標準普爾(S&P)追蹤 ESG 指數的 ETF 資金規模在 2018年為 221 億美元,隔年就翻倍成長至 568 億美元;近一年來,S&P 500 ESG指數的報酬率也高於 S&P 500 指數。

 

另外,在 2008 到 2019 年期間的 12 個年度中,MSCI 全世界 ESG 領袖指數(MSCI ACWI ESG Leaders Index)有10個年度的表現都優於 MSCI 世界指數。今年以來(截至7月30日),MSCI 世界指數總計跌了約 6 %,但 MSCI 全世界 ESG 領袖指數只跌了 4.7 %,從 2007 年 9 月金融海嘯以來,前者的報酬率約 4.6 %,後者則約為 5.4 %。ESG 相關標的所展現的抗跌力道與長期競爭力,可見一斑。

 

資訊揭露充分,改變業界生態

 

近年來,ESG 的風潮不只在歐美等先進國家的資產管理界發揚光大,也逐漸影響日本、台灣等東方國家。以日本為例,近年來日本不遺餘力推動 ESG,經過一連串努力後,不僅有效地推廣了 ESG 的理念,而且資訊揭露充分,可說是改變了日本整個業界的生態。

 

「COVID-19 肺炎在全球大流行,加強了投資人關心 ESG 議題,也強化了基金經理人對 ESG 的信念。」伊藤宏一指出,全球資金規模第一大、掌管全日本 150 兆日圓(約新台幣 42 兆元)退休金的投資基金 GPIF(日本政府養老金投資基金)在 2015年簽署了 PRI 原則。

 

由於 GPIF 的投資部位是全數委託管理業者來管理,GPIF 也要求這些業者,必須將自己的大股東或有投資布局的企業「ESG 積分」列入評估標準;GPIF直接投資 ESG 相關標的或指數的資金部位也達到3兆日圓。也就是說,日本人透過支付養老金的方式間接投資 ESG ,這150兆日圓資金都符合廣義的 ESG 投資。

 

各界看重 ESG 議題,也見識到 ESG 對於投資人的資產發揮「攻守兼備」之效,並專注於永續投資,有助於防範投資組合中的風險,確實是正面的發展,不過伊藤宏一也提醒,由於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的關係,ESG議題中的「E」(環境問題)尤其值得重視。

 

伊藤宏一表示,氣候變遷帶來的投資風險,除了颶風、洪水、異常高溫、海平面升高等天災所帶來的損害外,對於企業來說,慢慢轉型至「低碳經濟」模式是大勢所趨。

 

只是,在企業轉型的過程中,可能面臨技術風險(例如利用低碳技術替代既有產品)、市場風險(例如原物料成本增加)、政策與法規面風險(例如嚴格規範汙染物排放量)、商譽風險(例如利害關係人更加關注、施壓)等考驗。

 

當然,所謂「危機也是轉機」,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循環經濟」創新機會也是投資人的契機。舉例來說,近年來相當熱門的共享腳踏車、共享汽機車等「共享經濟」,就是為了防止資源枯竭,讓資源透過多次被循環利用的方式,達到「使用最小化」的效益,就是很好的範例。未來業者也可以開放全新的低碳產品及服務,或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或提高製造、運輸、物流過程的效率,進而降低成本。

 

3關鍵影響未來5年投資績效

 

今年論壇的壓軸場,則是元大國際資產總經理王聖鴻的「後疫情時代不動產投資趨勢」演說。他引用《經濟學人》的觀點指出,今年資本市場動盪不安,而且多國央行大舉提高流動性,但實體經濟卻遇到過去百年來最嚴重的衰退階段,導致經濟基本面與資本市場的表現脫鉤,再加上 COVID-19 肺炎大流行,主要國家的地緣政治問題升溫,破壞了既有的商業模式,投資人也不得不改變投資策略。

 

不論是金融市場或房地產的投資人,都可以關心 3 個關鍵主題,這將影響未來5年的投資績效。一是看不到盡頭的貨幣刺激措施,這會導致資產的價格在一定期間內與經濟數據脫鉤,但終歸要回到基本面;二是準備反彈(Prepare for Backlash),投資者要面臨貿易稅加重、主權違約等政治衝擊,各國政府會更渴望自身的經濟動能因為獲得優惠貸款、薪資補貼的企業而受益,經濟適應力佳、政治凝聚力高的國家是值得列為投資首選的項目。

 

第三,在疫情過後,不論是誰成為美國總統,美、中兩國的角力都會更明顯,「兩極世界」(Bipolar World)成形,其他國家或跨國企業在必要時都必須適度表態,再加上疫情造成供應鏈斷鏈,促使在地生產、短鏈布局的態勢更明顯。在這些趨勢下,投資人必須將受惠程度相對高的國家、整體供應鏈的變化局勢都納入考量。

 

健康宅、科技地產漸成主流

 

王聖鴻認為,後疫情時代來臨,房地產的價格將呈現漸進緩升的態勢,像是今年台灣CCIM(國際認證不動產投資師)協會發布的ICI(商業不動產投資信心指數)已指出,第3季的指數高於前一季,而且辦公室、旅館、店面、土地開發、總體經濟環境等5項指標全部上升,整體表現是偏向樂觀的。

 

另外,在防疫、節能的趨勢下,「健康宅」的數量將會越來越多,結合VR(虛擬實境)、人工智慧等創新科技的「科技地產」產品也會漸漸成為主流,像是智慧住宅、智能倉儲、無人商店以及地產數據的應用。

 

「地產數據的應用有非常多層面,可以提供更多客製化的服務。」王聖鴻舉例說,假如你踏入書店,你的手機可能就會收到好幾則訊息,告訴你最近的暢銷書、你可能感興趣的書籍,或者客人走入一家香水店,店家會根據它所感應到該客人的體質數據來釋放香味。

 

因此,過往大家一提到地產,往往都是「除了 Location (地點位置)還是 Location 」的觀念,在這些趨勢下,勢必會慢慢瓦解。當地點不再是首要考量時,過往很多人主張「使用權(地上權)不如所有權」、「所有權打6折等於地上權價格」等觀念,也會受到很大的挑戰。

 

以不動產的權屬而言,日後「使用權」的考量可望凌駕於「所有權」,因為最終決定地產價值的最關鍵因素不一定是位置,而是「空間GMV(Gross Merchandise Volume)」。

 

GMV 原本是電子商務的專有名詞,指的是「在特定時段內,在某平台內的成交總額」,在網路、大數據等科技潮流下,許多人類的行為都不再受到地域位置所限制,而且一個人的個人喜好、其地理位置與時間提醒的機制也將無所不在,所以「使用一個空間期間,能產生多少價值」才是評估房地產的重要標準。

 

探索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台灣銀行家》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