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永續綠領人才》乾淨能源獨董:不可能花好幾年等年輕人學完出師,須搭配既有專業人士轉型

永續綠領人才》乾淨能源獨董:不可能花好幾年等年輕人學完出師,須搭配既有專業人士轉型
撰文: 台灣銀行家/David Stinson孫維德     分類:SDGs     圖檔來源:Shutterstock 日期:2024-04-09

想像您擁有一家代工廠,這家公司你們家族經營了好幾十年,對於產品與使用者都有深入了解。但隨著全球各地開始淨零,你必須快速找到新的設計、製程,甚至是整體價值主張來因應。這項轉型最好能在2050年或2060年前完成。

這種狀況在台灣相當普遍,台灣的公司有99%是中小企業。對這樣的國家而言,整體產業究竟要用怎樣的方式轉型?金融業勢必是其中關鍵,因為當企業數量多如繁星,就只有銀行才能有效協調。這樣的轉型必須以實際經驗為基礎,銀行必須拋棄既有的資本融資模式,成為產業的導師,帶領企業適應全球。 

 

乾淨能源金融公司(Clean Energy Finance Corp, CEFC)及其他幾家綠色能源公司的獨立董事Nicola Wakefield Evans AM最近與《台灣銀行家》討論了這個問題。乾淨能源金融公司成立於2012年,獲澳洲政府投資100億澳幣。

 

但隨著時間進展,澳洲銀行逐漸發展出各自的專業能力,結合永續市場與公民組織,如今已經不必繼續依賴政府資金,接下來只要逐漸推廣那些共享的、一致的、透明的碳足跡公開標準,最終就能建立一個完整的永續產業生態系。 

 

永續已成為一個獨立領域 

 

永續領域的人才缺口,如今逐漸從學術界開始浮現。環境永續性與商業永續性,過去都已經有人陸續研究了幾十年;但財務永續性(Financial Sustainability)的概念就比較新:「如何引導資金使您順利轉型,而且不會因為引進新標準而摧毀您既有的業務。」 

 

Wakefield Evans認為,這類永續性人才勢必需要一定程度的跨領域。工程、數學、經濟學院都在思考如何在課程中納入永續性主題,同時學界也開始推出專門的永續發展學位。 

 

但無論長期的人才庫該從哪裡供給,永續領域的發展速度都太快,不可能花好幾年等年輕人學完出師,必須同時搭配既有專業人士的職涯轉型。Wakefield Evans以自己為例,她從法律專業開始接觸環境科學,並且從各種場合與機會接受培訓,包括房地產、銀行、礦業、能源等產業協會,以及報名大公司這類機構的內部課程。 

 

利害相關人數量遠遠超乎想像 

 

永續發展的思維與技能特性,就是必須能夠快速吸收世界各地的教訓和經驗。「許多國家都設定了目標,卻不清楚未來將會如何進展。」Wakefield Evans表示,「我一直很欽佩台灣的一點,就是你們永遠找得到問題解方。台灣一直很擅長吸收其他地區的強項,這點相當重要,能夠讓你們比其他地方更快找到解決方案。」 

 

在進行永續轉型時,需要考量各種不同類型的利害相關人。提供直接融資的金融業者,除了要照顧到既有的環境監理機構,以及特定產業的業者之外,可能也需要盤點多個司法管轄區的證券監理規則、金融服務監理規則以及股票交易所的規定。它們可能必須思考該如何要求自己的客戶,包括貸款的客戶,遵守上述所有規定。 

 

Wakefield Evans提到:「我參與的其中一個董事會,就為此畫了一個思考用的粗略地圖。其中納入考量的人數每年增加了3倍左右,拓展全球業務就是這麼複雜。」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COP)過去曾希望以由下而上的方式,鼓勵各國制定自己的標準,但現在已經開始制定國際分類方法。 

 

金融產業必須靈活以對 

 

如果說永續領域的變化速度,就連該領域的從業人士都難以跟上,那麼中小企業就更不用說。中小企業的大部分精力都得花在維持存續,財務穩定很多時候都比環保目標更急。 

 

Wakefield Evans指出,澳洲銀行業為了推動中小企業轉型,已將決定要逐漸捨棄傳統的標準版合約,轉向量身訂作的創新融資。銀行有時候會將永續標準列在貸款公司上,有時則列在貸款的計畫之中。「我們根據每一家公司的狀況,制定不同的放貸要求。」尤其是那些難以減少碳排放的產業,特別需要量身訂作,房地產開發就是典型的例子。 

 

這段推動變革與建立關係的過程,不僅需要摸著石子不斷修正,而且通常不會產生有形的工作成果。永續轉型的真正挑戰,並非找到正確的設備或基礎建設來投資,而是找到一種方法,使金融業者、貸款客戶、投資人、監理機構、非政府組織、政府間組織以及其他新興國際利害相關人之間能夠彼此合作,而成敗的關鍵之一,就是如何培育相應的人才。(本文作者為台灣金融研訓院特聘外籍研究員;譯者為廖珮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