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骨瘦如柴的孩子翻垃圾桶覓食、從不識字到第一名畢業... 高風險少年如何翻轉命運,回歸社會?

骨瘦如柴的孩子翻垃圾桶覓食、從不識字到第一名畢業... 高風險少年如何翻轉命運,回歸社會?
撰文: 群眾觀點/劉郁葶     分類:SDGs     圖檔來源:慈暉關懷學園提供 日期:2023-05-23

曾翻垃圾桶覓食、骨瘦如柴的孩子,如何長成高大健壯的男孩?
曾不識字、不會表達,甚至有縱火行為的孩子,後來如何以第一名從啟智學校畢業,回歸社會正軌?

這些被社會遺忘的高風險孩子,都因為來到「慈暉關懷學園」而有所不同。

位於高雄的慈暉關懷學園,自 2008 年成立以來,為中輟與家庭失能的高風險少年,提供安置輔導與適性教育服務,培養其自立生活的能力。然而,疫情加上租約到期,使慈暉關懷學園面臨龐大經濟壓力,因此團隊近期發起《慈暉關懷學園緊急重建》集資計劃,期盼透過大眾支持,讓安置服務得以繼續。

(當年胡靜婷為了籌措創辦慈暉經費,不惜將結婚的項鍊、手環典當,甚至將四層樓的老公寓也賣掉。圖片來源:慈暉關懷學園提供)

 

為創立慈暉「傾家蕩產」,只盼給孩子一個家


談起創立慈暉關懷學園契機,創辦人胡靜婷分享,過去在少年輔導委員會(簡稱「少輔會」)時經常家訪,發現許多孩子的父母因吸毒入監服刑;孩子從小沒有家長陪伴,過著三餐不繼的生活,甚至連家門都沒有。當她想為孩子做更多事,卻被長官制止,要求她完成份內工作就好。 

 

「明明伸手就能做到卻不能做」,這令胡靜婷感到沮喪,因而離開少輔會,與心理師、志工夥伴合湊 10 萬元承租房子,搬出家中閒置的家具,在 2008 年成立慈暉關懷學園。胡靜婷坦言,當時沒想到幫孩子成立家園,要花費這麼多的金錢與時間;但已經沒有回頭路,再困難也要咬緊牙關撐下去。

 

因為發不出給工作人員的薪資,胡靜婷在會計的陪伴下,到附近的金飾店售出結婚項鍊、手環和戒指等飾品。典當後,發現經費依舊不足,於是將四層樓的老公寓也賣掉。為了成立慈暉,胡靜婷可說是「傾家蕩產」,只希望能給孩子一個遮風避雨的家。

 

你可能也想看:

靠同情與愛心支撐的公益消費,無法達到永續!樂芽陪身障者共同研發,用甜點收服「懂吃」的族群

「留職停薪照顧胰臟癌爸爸,公司還給獎金支持... 」當銀髮照顧成為ESG永續指標,企業可以怎麼做?

 

慈暉關懷學園目前約有 20 位 12~19 歲的孩子,多數因司法案件而安置於此;或本身難以管教、伴隨嚴重偏差行為,經社會局轉介到慈暉。回顧過去 13 年的成果,慈暉累計服務超過 180 位少年,協助 7 成以上的少年成功完成學業,以及就業、輔導考取證照。

 

(為了讓少年有一技之長,慈暉成立「蘋果綠烘焙坊」,讓孩子們在烘焙中找回自信。圖片來源:慈暉關懷學園提供)

 

從烘焙培養技能與態度,孩子用雙手建立自信


胡靜婷觀察,慈暉的孩子多半對學業較無興趣,常嚷著:「可以叫我去做事情,但千萬別叫我讀書。」因此,只有少數孩子週一到週五會到學校上課,大部分則會輔導朝職業方向發展。 

 

在職業探索方面,慈暉提供情緒管理、面試技巧等實用課程,幫助孩子接軌職場環境;也會帶領孩子參訪不同企業,或邀請職人分享經驗,激發孩子對未來的多元想像。另外,慈暉也與「八方雲集」合作,讓孩子累積實際的職場經驗。

 

為了讓少年有一技之長,慈暉還成立「蘋果綠烘焙坊」,幫助孩子學習烘焙技能並考取證照。胡靜婷說,除了教導技能,更重要的是在過程中教育孩子工作態度與責任感,讓他們明白:「當有正確的工作態度,不管從事各行各業,都能獲得職場老闆的肯定。」

 

而在經過培訓後,幾乎所有孩子都拿到證照;烘焙品質也獲得肯定,客人們在品嚐吐司、餅乾都讚不絕口。麵糰在孩子們的巧手下,變成綿密扎實的湯種吐司與酥脆的手工餅乾。胡靜婷分享,過去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已習得無助,認為自己就是不 OK、就是會被罵;但談到烘焙,他們是很自信驕傲的,從中看到自己的價值。

 

每逢過年或特殊節日,孩子會親手做餅乾與蛋糕,寄回去與家人分享。「他們在烘焙找到自信,發現自己不比別人差,或許在學業成績上不出色,但仍然能靠著自己的雙手,獲得別人的肯定。」

 

本次集資計劃的回饋品包含手工餅乾,與原味、巧克力、香蒜等口味的奶酥醬,都是由少年們親手製作,將心意傳達到每位支持者的心中。

 

(慈暉的老師會教導孩子如何與人互動、溝通,遇到問題不是用暴力解決。圖片來源:慈暉關懷學園提供)

 

曾骨瘦如柴、躲抽屜睡⋯⋯慈暉幫孩子找回健康與信任感


那麼來到慈暉的孩子,經過多年的輔導與培訓後,在個性與待人處事上有哪些轉變呢?阿文的故事或許會令你驚訝又心疼。長期受到家暴的阿文,在離家出走後靠偷竊維生,曾進出法院多次。一天,轄區員警發現骨瘦如柴的他,翻垃圾桶找食物吃,便將他轉介到慈暉。

 

胡靜婷說:「那個場景就算過十多年,我還是印象深刻。隔著 10 公尺我就可以聞到他的味道。」當天,社工花了 3 小時,用菜瓜布幫阿文刷洗乾淨,洗完時整瓶沐浴乳見底。晚餐時間,靦腆的阿文都不講話,但看到滿桌食物立即一掃而空。

 

沒想到第二天早上,阿文不見了。社工們很焦急害怕,遍尋裡裡外外仍不見蹤影,直到把衣櫥的抽屜打開,才發現他躲在裡面。「當下我們很不捨,到底是什麼環境讓孩子變成這樣?」心理諮商師分析,阿文因長期受家暴,對人和環境不信任;把自己擠到狹小空間,如嬰兒被母親擁抱,他才能好好入睡。

 

在慈暉的悉心照顧下,阿文不再躲抽屜睡覺,逐漸與人建立信任。曾受過家暴的阿文,潛意識想變得更壯、希望不再被欺負;因此他每天鍛煉身體,體型變得更壯碩,也從 140 公分長到 178 公分。

 

然而有一段時間,阿文會用身體優勢欺負其他孩子,因為從父親學到「要打才會聽話」。慈暉的老師花許多時間精力教導他,如何與人互動、溝通,讓他明白遇到問題應和平解決,而非使用暴力。在結案後,阿文搬到台中工作,目前和女友穩定交往,胡靜婷說:「看到孩子有不一樣的人生,對我們而言就是最大的肯定。」

 

(胡靜婷表示,孩子們的改變令她感動,是支持她走下去的主要動力。圖片來源:慈暉關懷學園提供)

 

從不識字到第一名畢業,障礙孩子回歸主流社會


除了阿文,羊羊來到慈暉後也有顯著的轉變。羊羊是中度智能障礙的孩子,父母與兩位姊姊都是身心障礙者,全家靠領社會補助維持生活。羊羊過去因缺乏判斷力,在姊姊的慫恿下把整排機車燒掉,因而被轉介來慈暉輔導。

 

胡靜婷描述,羊羊一開始不到 140 公分,瘦弱得如同《魔戒》中的哈比人。他講話口齒不清,也不識字,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如今羊羊到慈暉已 6 年,體重從 28 公斤到現在 45 公斤,身高也長到 155 公分。現在他能閱讀一般文章,去餐廳也看得懂菜單,亦會簡單書寫;羊羊甚至以第一名從啟智學校畢業,目前在工廠當理貨員。

 

數月前的某天,羊羊下班後突然跑回辦公室問:「我是不是慈暉的驕傲?」這讓胡靜婷很意外,她停下手邊工作:「你一直是慈暉的驕傲。」望著羊羊笑呵呵離開的背景,胡靜婷說,羊羊可能問了自己無數次,這次希望能從她這邊獲得肯定。

 

依照羊羊的狀況,他原本終此一生要進入身心障礙機構;但在慈暉的照顧與教導下,羊羊學習如何自立生活,生活回歸正軌。不久前社會局舉辦個案研討會時,特別邀請慈暉分享羊羊的成功經驗;因中度智能障礙孩子不用進入身障體系,後來還回歸主流社會,令社會局相當訝異。胡靜婷說:「看到孩子的這些改變,我很感動。這麼多年來,為什麼能無悔地持續下去,這是最主要的動力。」 

 

(2024 年慈暉的租約將到期,加上疫情導致收入銳減,成慈暉有史以來最大挑戰。圖片來源:慈暉關懷學園提供)

 

租約到期、收入銳減,成慈暉有史以來最大挑戰


然而,多年來陪伴高風險少年的慈暉,近期卻面臨無法營運下去的危機。房東告訴胡靜婷,到了 2024 年,慈暉租約期滿,需另尋他處。胡靜婷說:「一旦沒有這個空間,我們再也沒辦法再幫助這些孩子。這是慈暉能否持續下去的生死關頭。」過去慈暉曾搬遷過多次,高關懷少年的標籤,讓孩子經常接收到異樣的眼光,每到新環境都要重新適應;慈暉期盼,這次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地方。

 

因此,慈暉決定投注大部分的積蓄,並結合民間與企業的支持,才終於在高雄大寮區買下一塊土地,準備在此建立新家園,期望給孩子一個永久安穩的家。

 

過去,慈暉關懷學園的經費主要來自穩定的贊助者,與政府機關轉介的捐款者。然而,疫情造成經濟不景氣,原本每年都有企業家捐款;但近 2 年來,社會局都沒有轉介捐款單位給慈暉。加上本土疫情嚴峻,賴以為生的大眾捐款也隨之驟減。 

 

胡靜婷估算,慈暉每月開銷約 80 多萬台幣,支出項目主要為人事費、伙食費、住宿費、水電、課程培訓費,與每月 12 萬的房租。她坦言,隨著租約一天天迫近,加上機構每月的龐大開銷,兩方疊加的壓力是慈暉有史以來最大的挑戰。

 

胡靜婷一度想放棄,打電話向朋友訴苦,卻被對方臭罵一頓,讓她頓時驚醒:來慈暉的孩子,從沒想過長大後能做什麼。老師要不斷鼓勵與引導孩子,未來有無限可能性,燃起他們對未來的盼望。「連我都放棄了,那這些孩子怎麼辦?我要怎麼教導孩子:『請你們不要放棄自己未來的人生』。既然人生做了這個選擇,我就沒有後悔的機會。」胡靜婷哽咽說道。

 

(慈暉發起《慈暉關懷學園緊急重建》集資計劃,盼募集學園運營的日常開銷,與新址的建置資金。圖片來源:慈暉關懷學園提供) 

 

重建家園,給孩子永久安穩的家


因此,慈暉期望透過群眾集資,募集學園營運的日常開銷,與新址的建置資金;並在 6 月中旬推出《慈暉關懷學園緊急重建》集資計劃,盼安置服務得以繼續。

 

談到新家園的規劃,胡靜婷說,新址家園總共有三層樓,一樓除了行政區外,亦規劃大型烘焙教室,孩子能在此學習烘焙技巧,練習烤餅乾與吐司。

 

二樓則規劃為給結案孩子的「自立宿舍」,讓經濟條件不佳、尚未準備好踏入社會的孩子,有安身立命的場所。多年前曾有小孩子在結案後,為了生存而辛苦工作,卻不幸在途中因車禍喪命,大家在得知噩耗都很難過。因此,慈暉希望提供結案孩子暫時居住的空間,減輕其經濟壓力,以免憾事再次發生。 

 

至於新家園的三樓,則規劃成 8 個「小家」,讓孩子有更寬敞的生活空間。目前慈暉是團體式生活,但未來有足夠空間時,則希望打造成「小公寓」的型式;每個小家中都有客廳、衛浴、廚房和小房間,可容納 4 個孩子生活。

 

在新家園的藍圖中,最令孩子期待的是「籃球場」。每次孩子想打球,老師要開車載孩子到處找球場。胡靜婷說:「有時候很感慨,連打球這麼簡單的東西,我們都不能夠提供給孩子。」因此新址將設立籃球場,讓孩子們能安心運動。

擁有一個安

穩的家,對多數人來說是理所當然;但對這群高關懷少年,卻是個遙遠的夢。社會有責任,讓少年們看見一絲希望;你我的支持,將幫助孩子逆轉人生、安心長大!

 

>>> 點我前往《慈暉關懷學園緊急重建》集資計畫

 

※本文經《群眾觀點CrowdWatch》授權轉載,原文標題為〈【專訪慈暉關懷學園】從不識字到第一名畢業,高風險少年的命運如何被翻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