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日本通過「食育基本法」,成為全球第一個將食育入法的國家,試圖緩解全球化帶來的飲食危機,提升糧食自給率。17年後,台灣經歷黑心油、毒澱粉等食安風暴,以至於近年COVID-19疫情引發的國際貿易及糧食安全問題,都一再突顯食農教育作為國人飲食文化和農業永續發展的根基,其推行的必要性與迫切性。除了要因應全球貿易自由化,氣候變遷造成的糧食供給動盪,更是當今各國都不得不面對且重視的議題。
台灣的《食農教育法》在大家引頸期盼下,終於在2022年立法完成、正式上路,明定將以「支持認同在地農業、培養均衡飲食觀念、珍惜食物減少浪費、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深化飲食連結農業、地產地消永續農業」作為六大推動方針。從生產端到消費端,農業發展已經不僅是單一行業的責任,全民都應該為實踐健全的飲食生活共同努力。
我小時候在屏東生活,常常看著田裡的鳳梨,從只有綠色葉片慢慢長大、開花,到隔年春天逐漸結果成熟、進入盛產期,農夫阿伯阿嬸忙進忙出。可惜這些畫面,不要說大部分的孩子,對許多大人來說都距離非常遙遠,頂多出現在一些圖片或影片中。
如何從生活經驗出發,連結農業、環境、飲食三者的知識,透過教育從小扎根,以致未來行動上,可以對其永續發展更有意識,正是《食農教育法》的核心。
新北市鶯歌國中,從2011年便開始利用社團課程推動食農教育,將校園三樓戶外的閒置平台加以整治,帶著學生動手種植、採摘蔬果,還邀請社區農民共同教學,讓低碳生活概念及飲食關懷精神在校園深耕。
自去年起,鶯歌國中甚至成為農業改良場台北分場專業團隊指導的智慧農業示範學校,透過科技的力量讓產業升級,翻轉過往農夫只能拿鋤頭墾地的傳統印象。其中,學生最讚嘆的便是智慧澆灌控制器,它應用了雲端技術,方便學生隨時監控農園狀況、隨時掌握農園日照及溫溼度,不僅省水、省力又省時。從鶯歌國中的案例,我們不僅看見食農教育在校園執行的美妙景致,也讓我們對未來農業與科技結合的跨領域課程,有更多元的想像。
隨著《食農教育法》為台灣飲食及農業發展,翻開嶄新的一頁,政府同步加碼學校午餐採用國產可溯源食材的獎勵金,鼓勵學校及團膳業者採用三章一Q的食材,將一般(含非山非市)學校每人每餐食材獎勵6元提高至10元,偏遠地區學校由10元提高至14元,從政策面增進學童營養、支持在地農業、落實校園低碳飲食。
食農教育以學校為起點,但不應只停留在學校,家庭、賣場和餐廳都可以是食農教育發生的場域。身為台東阿美族媳婦的我,特別介紹「瑪里漾食研坊」,這是一間坐落在台東小馬部落,吹著台11線海風、依當地時令食材變化的無菜單料理餐廳。「瑪里漾」(Maliyan)是阿美族語,意思是調皮、不受控(很名實相符!)。
翻開瑪里漾的菜單,食材包含在地農民種植的過貓、馬鞭草、甜羅勒,也會出現原住民族常用的天然香料,如馬告、刺蔥,而成功漁港打撈上岸的鬼頭刀、池上種植的稻米、鹿野後山土雞,同樣都是菜單上的常客。主廚比克藉由台東農漁村地產地銷的食材,花著心思從飲食來深化客人與農業的連結,為料理增添許多創新亮點,更串聯在地產業文化及永續發展,將食農教育的影響力從產地擴散到老饕們的嘴裡。
要發揮《食農教育法》的核心價值,我相信這不是單一領域的「教育者」就可以完成的任務,需要各種角色投入其中,全民一起認識食物、農業、土地乃至於生活環境。期待未來無論是政府機構或是民間組織,可以激盪出不同回應氣候變遷及糧食安全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