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三魚直賣所,朝西北方再走個八百公尺,就會遇上「保安萬靈宮」,至此,也就進入了新龍社區的領地範圍。
保安萬靈宮頗有名氣,民國六十年間,時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曾兩度造訪此廟,建議更名為「萬靈」,據說是因為當地漁民來此祭拜後,確實「有求必應」。
風災成契機 引動農村再生
「每年颱風頻繁,希望社區周邊河流順暢」、「希望推行社區產業,讓外地居民到新龍社區體驗抓魚樂趣,享用龍膽石斑大餐」、「希望增加就業機會,讓年輕人回鄉服務」⋯⋯。是當地漁民,也是二○○九年接下新龍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的林春來,幾年來一一寫下自己的願望清單。或許真有天助成分,但更多的絕對是自助與人助,總之,他的願望正在逐一實現。
在地漁民與社區人士的努力、陳右穎等年輕一輩的回鄉給力,加上地方政府的支援協力,這是一個關於南部漁村的再生故事。
一七年,新龍社區成為屏東縣第一個通過治安、環保、醫療、產業、景觀、人文教育等六個面向認證的「好讚社區」;去年,人口僅一○四三人的村子,發展協會硬是創造了三百萬元的盈餘,終於可以不靠補貼,憑自力聘用兩位正職員工,還買了一塊地,用來當作長照關懷的據點。
「社區發展協會畢竟不是商業體系,能存下錢買土地、舊房改建,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對於這些成績,屏東縣城鄉發展處農村再生專案推動辦公室主任江嘉萍這麼說,「至少在屏東縣,他們是唯一做到的社區。」
一切的改變,是從○九年開始。這一年,林春來成了發展協會理事長,村子卻也遭到了莫拉克颱風的嚴重摧殘。災後,屏東縣政府除了協助震災重建外,也主動協助社區申請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的「農村再生計畫」。
林春來的腦袋裡早就累積一堆願望清單,只是對他來說,把內容化為官腔官調的申請書,卻是一大難題。當一世撈魚的雙手,碰上電腦鍵盤,「一開始,我只會用一根手指,一個字一個字慢慢打⋯⋯。」農村再生計畫的申請是一年一次,每年時候到了,林春來就得完成一份百餘頁圖文並茂的「作業」,前面提到的連串願望,就這麼一條一條、白紙黑字寫在作業中。
作業難寫,好在伊甸基金會也請專人手把手帶著他摸透文書處理、學寫政府計畫。「大概花了三年,才算稍微順手。」林春來笑說。然而這段期間,惱人的不只寫作業,「我經常白天餵魚,下午上課。」上什麼課?水保局的公務員、伊甸基金會的志工們不時前來,從各種費用的核銷計算,到在地資源的盤點、各項計畫的發展進度,都是農村再生大計的基礎功課,「這樣的日子,我過了整整四年喔!」
四年,足以讀完大學,而新龍社區也約莫在此時真正進入加速轉變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