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到所有消費性的產品,不論是電動車、手機、VR頭盔,散熱也都絕對是影響產品設計的關鍵。台灣碳材TCMC(以下簡稱TCMC)就是以「碳材料」為核心,專攻「散熱」領域的新創公司,已經拿下數家知名歐洲與日本車廠的訂單。
以散熱性強、導熱性好的碳作為產品核心,顛覆既有市場
碳怎麼幫助散熱?
TCMC共同創辦人暨總經理林怡君舉例,像是筆記型電腦中會用到的主機板,TCMC團隊會將粉狀的石墨烯製作成噴漆,將散熱材質應用在主機板上,加速其散熱的效率。會選擇以「碳」為材料核心,不外乎是因為導電性好、散熱性強、重量輕等特點。不過,雖然碳看似隨處可得,但是要能夠順利打造成散熱產品,背後學術、技術與流程控管缺一不可。
TCMC因碳元素導電性好、散熱性強、重量輕等特點,而選擇將自製碳材應用至導電線路,以解決常見的散熱不易問題。 侯俊偉攝影
以石墨烯材質為例,需要厚度在0.345奈米,才能最佳化其導電、延展的散熱表現。但是石墨猶如一塊大石頭,需要經過許多處理手續(撥層)才能一層一層拆出所需的部分,並達到0.345奈米的厚度要求,「就像是紙張會因為靜電、環境濕氣太重而黏在一起,石墨也需要很多特殊處理。」林怡君說。
TCMC從國外進口原材料石墨(圖右),透過一層層技術轉換製成粉狀的碳材(圖中),再根據合作客戶所需要的應用方式製作成不同型態的碳材(圖左)。 侯俊偉 攝影
切出所需要的石墨烯後,還要經過「純化」來去除雜質、提高純度,要用儀器洗掉材料上的雜質才算完成。這樣的程序要有學術跟技術,但是還要投入更長時間的研發跟研究,才能找到量產的方式。林怡君表示,有些公司雖然成功研發出一套完美的流程,但仍會因為過程耗費時間過長,讓產量無法提升。
當散熱成為產業成功的關鍵,TCMC如何透過產品成為客戶問題的止血鉗
幾乎全員都是化工背景的TCMC團隊,在創業前就一直研發相關的技術,花了數年的時間才找到維持品質又低成本的轉換技術。不過林怡君也坦承,緊接而來的難題,是如何讓得來不易的技術得以落地,將技術轉換成產品。
林怡君表示,在接洽客戶、累積落地經驗的過程中,他們發現客戶主要圍繞在消費性電子產品、太陽能電池等相關產業,而其中有7成客戶是購買他們所提供的標準化產品,包含使用在固態硬碟(SSD)上的散熱貼紙、可噴於電路板上的石墨烯散熱油墨等,僅有3成客戶會尋求客製化產品。因此TCMC目前也專注在散熱貼紙、石墨烯散熱油墨等產品的量產,根據客戶需求的數量計價收費。
未來隨著5G、人工智慧(AI)及電動車時代來臨,TCMC預計擴大合作產業類型。現行他們主要聚焦在台灣及日本市場,未來希望逐漸增加公司在國際間的曝光。
回首從技術研發到商業落地的創業歷程,林怡君表示當初就是希望技術不只留在實驗室,能有商用化的一天,才會跳入創業圈子。儘管從實驗室轉戰到自己不熟悉的商場,TCMC共同創辦人暨研發經理李曉燕(首圖左)也表示,「創業的每一天都有挑戰,但做實驗也一樣,失敗個200次都算正常,重點就是把問題一個、一個解決。」
TCMC目前計畫擴大既有的團隊規模,藉著尋找擁有化學、材料等類似技術背景的夥伴,一同研發、製作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同時在明(2024)年第一季開始募資,期望透過尋找有志一同的策略型合作夥伴。
創業快問快答
Q:最常被客戶或投資人問起的事情?您會如何回應?
A:
1. 台灣碳材之散熱材料有何獨特之處?
台灣碳材產品散熱方案採用了先進的碳複合材料技術,具有優異的散熱性能和導熱性能。這些方案能夠有效及高效地將熱量從設備中散發出去,確保設備的穩定運行和增加設備壽命。
2. 台灣碳材在鋰電池材料領域的創新解決方案是什麼?
我們在電動車鋰電池領域提供了創新解決方案。其中包括使用碳複合材料增強電池的性能和壽命、提高充放電效率、減輕電池重量等。這些解決方案能夠提升電動車的行駛里程、充電速度和整體性能。
3. 碳複合材料在碳捕捉方面有何特點?
我們的碳複合材料在半導體製程所產生的含氟廢氣捕捉方面具有高效率和優異的吸附能力,從而大幅降低處理成本以及減少碳排放。
4. 台灣碳材的綠色環保製程具體為何?
台灣碳材的綠色環保製程注重減少環境影響並節省能源。我們使用優化的生產方法,盡可能減少或消除有害物質的使用,並確保廢棄物的適當處理和回收。我們致力於實現環境友善的製造過程,以支持永續發展方向。
Q:創業至今,做得最好的三件事為何?
A:
1. 了解市場需求
2. 找到信任且有能力的合作夥伴
3. 開拓國際合作夥伴及市場
Q:要達到下一步目標,團隊目前缺乏的資源是?
A:目前著重於開發國際市場上,目前缺乏的資源為國際人才的招募。
團隊資訊
公司名稱:台灣碳材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2020/04/06
產品名稱:散熱產品/導電材料
產品名稱:官方網站|新創資料庫
延伸閱讀:
替工廠節省百萬元電費、百噸碳排,物聯網新創博世科智能完成Pre-A輪募資
用大數據處理廢棄物,隆順綠能科技把3萬噸垃圾變成「低碳排新能源」
※本文授權自創業小聚,原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