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德國「負碳塑膠」新創 Made of Air,為什麼能成為奧迪的戰略合作夥伴?

德國「負碳塑膠」新創 Made of Air,為什麼能成為奧迪的戰略合作夥伴?
撰文: 科技報橘/藍立晴     分類:創新商模     圖檔來源:Made of Air 日期:2021-10-06

全球企業都在追逐 ESG 目標,盼能在創造企業營利的同時,也能為地球盡一份心力。德國新創 Made of Air 就是這樣的一間新創,透過提供企業更環保的材料而在近日嶄露頭角,日前該新創宣布完成 500 萬歐元的種子輪融資。

Made of Air 利用木材廢料來生產各種用途的「負碳」(carbon negative)耐用材料,從家具到建築外牆都能見到這種新型材料的蹤跡。

 

Made of Air 的可回收負碳塑膠材料能讓他們生產出來的產品永久鎖住二氧化碳,每生產 1 噸的負碳塑膠,可儲存約 2 噸的二氧化碳當量(carbon dioxide equivalent,CO2e),使其達到負碳標準,可以在各種消費品甚至是建築物上,替代高碳排的石化塑膠以及鋁等材料。

 

預計到了 2050 年,Made of Air 希望每年透過這種材料儲存多達 100 億噸的二氧化碳當量,而這種材料的名稱也叫做「Made of Air 」。

 

Made of Air 怎麼做到負碳排技術?

 

負碳排指的是企業或組織所清除的二氧化碳遠超過其排放的二氧化碳,就會達到負碳排的效果。

 

樹木擁有這個星球上最原始的碳捕捉技術,它們可以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為可儲存在樹幹中的碳,而在樹木的生命結束時,這些儲存起來的二氧化碳透過分解或燃燒重新釋放到大氣中,也就是說,在沒有人為干預的情況下,廢棄的樹木會進行碳排放。

 

而 Made of Air 則介入這個過程,在木材廢料中透過生物炭(biochar)技術來永久鎖住樹木中的二氧化碳。生物炭是一種負碳排技術,可將碳永久鎖定在穩定的形式當中。

 

Made of Air 還將生物炭與甘蔗製成的黏合劑混合,進一步製成一種新材料 Made of Air,可以像普通的熱塑性塑膠一樣融化與成形,用以代替石化塑膠和鋁等高汙染材料,這些新材料還可以與一般塑膠材料使用相同的機器進行加工。

 

為了製造生物炭,Made of Air 從柏林周邊鄉村的林家與農家就地取材獲得廢棄物。

 

「雖然 Made of Air 是一家材料公司,但在我們內心深處,其實是一家氣候公司。」Made of Air 商務長 Neema Shams 說,「我們的目標是幫助扭轉氣候變遷。」

 

從奧迪、BMW 到 H&M 都是 Made of Air 戰略合作夥伴

 

這家創立於 2016 年的新創目前已經有了重量級戰略合作夥伴,如車廠奧迪、BMW 等,奧迪位於慕尼黑的新旗艦店,就是使用了 Made of Air 的材料當作門面的素材,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永久地儲存於所使用的建築材料中。

 

奧迪與 Made of Air 共同開發特殊材料的外牆,名為 HaxChar,可以儲存 14 噸的碳。(圖片來源:Audi

 

Made of Air 目前已經確定了 5 個此種負碳塑膠可大展身手的領域,分別是建築外牆、家具、室內設計、交通和城市基礎設施,H&M 則是比較特別的戰略合作夥伴,該公司最近和 Made of Air 一起製作了一副限量版太陽眼鏡。

 

Made of Air 和時裝品牌 H&M 的合作項目是限量版太陽眼鏡。

 

Made of Air CEO Allison Dring 指出,這些戰略合作夥伴都希望能夠透過 Made of Air 的材料讓整個供應鏈脫碳,變得「更綠」,而目前減排需求最高的行業是建築業、汽車/交通業以及消費品。

 

Dring 指出,Made of Air 的目標不是減少碳排,而是去除大氣中的碳,且透過這些技術製造出來的產品還要很耐用,「我們的目標是讓這些材料擁有耐火性。」

 

這種多孔、富含碳的負碳塑膠材料可以維持原樣數百年甚至數千年,只有當它被燃燒時,碳才會重新釋放到空氣中。

 

此輪融資由長期關注可持續發展的挪威家族基金 TD Veen 領投,前 Google 財務長和 Twitter 董事會主席 Patrick Pichette、殷拓集團及其 CEO 兼聯合創始人 Thomas Von Koch、Tuesday Capital、Pexip 聯合創始人兼奧運金牌得主滑雪運動員 Aksel Lund Svindal 等。

 

TD Veen CEO Kjell Skappel 在種子輪融資的聲明中指出,隨著各行各業尋求降低碳足跡並證明他們的供應鏈具有永續性,「負碳材料的需求將會大幅增長」。

 

※本文授權自科技報橘,原文見此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