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新能源國際論壇》祭10萬元高薪覽人才,台灣風光雙電如何開展綠能新未來?

新能源國際論壇》祭10萬元高薪覽人才,台灣風光雙電如何開展綠能新未來?
撰文: 數位內容部     分類:其他綠能     圖檔來源:陳睿緯攝影 日期:2023-07-24

在政府政策支持與民間企業協力下,太陽能與風力發電成為國內相對成熟綠電。面對能源新賽局,2023第七屆新能源國際論壇,經濟部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強調政府將以積極務實態度,促成電業、產業與民眾共同進行,逐步完成綠能拼圖,透過國內唯一本土風電業者台亞風能總經理劉弟勇,與甫完成志光漁電共生案場的大亞綠能董事暨聚恆董事長周恒豪帶來專題演講,配合國家政策展綠有成,攜手照亮台灣風光雙電新未來。

台灣從能源轉型邁向淨零排放,政府訂定12項淨零關鍵戰略,逐步邁向2050淨零目標之際。回顧全國再生能源發展成果,截至今年5月已達15.5GW,較2016年4.7GW大幅成長230%。李君禮指出,面對下一階段的能源轉型,由於電力是造成溫室氣體的排放主力,未來將逐漸推動電氣化,在去碳電力架構下,再生能源佔比達60~70%、火力與碳捕捉技術約佔20~27%、氫能佔9~12%,成為台灣2050淨零排放策略與路徑。

 

多元化太陽光電導入場域 離岸風電從無到有領先亞太

 

在眾多再生能源方案中,又以太陽光電與風力表現成果最豐碩。台灣是全球太陽電池生產國與出口大國,國內太陽光電至今累計裝置容量突破10.72GW里程碑,其中屋頂型達6.85GW,地面型達3.87GW,隨著農牧畜舍、水面、鹽田、漁電、建築整合投入,運用場域邁向多元化後,較2016年成長約9.47GW,成長率高達761%,由此推估,2025年將帶動1.2兆太陽光電整體產業鏈投資商機。

 

「透過規劃設置太陽能光電專區,包括漁電共生、不利耕作地及公有閒置土地等,達成經濟、環保與景觀休息創新價值。」李君禮也舉光電廠商與許多中小學校舍合作,推動打造太陽能風雨球場,不僅提供學生遮陽蔽雨之優質運動空間,也能落實能源教育,此外在滯洪池結合光電一地多用下,也可有效降低模組下方水溫並減緩池水蒸發,有助於降低氣候變遷對環境造成的衝擊,創造多重效益。

 

至於離岸風電部分,迄今累計裝置容量達1.157GW,預計2025年新增離岸風電將帶動約1兆案場投資商機。事實上,國內離岸風電從無到有,循著先示範、次潛力、後區塊3階段推動,目前已完成3座離岸風場、共219座風力機,今年預計將再完成84座風力機,2050將完成14座風場、525座風力機,區塊開發將分梯次進行選商,逐步達成目標,2030年累計設置目標為13.1GW。

 

「台灣離岸風電從無到有,如今位居領先亞太地位,包括日本、韓國紛紛來取經交流。」李君禮表示,因應未來大型化、大水深與浮動式之趨勢,政府已啟動浮動式封場示範計畫,提早布局浮動式離岸風電發展。

 

台亞堅持走在能源革命與永續環境最前線 祭10萬元高薪覽人才

 

台灣要加速走向2050淨零碳排必須極大化自產再生能源,包括擴大光電風電設置場域,持續推進技術突破,扶植優勢前瞻地熱海洋能,建構基載型綠電,身為唯一本土風電廠商,台亞風能總經理劉弟勇認為,風電與光電將是邁向能源轉型的第一步。

 

劉弟勇分析,目前為止全球已有逾4萬家企業加入RE100行動,其中台灣企業就佔了28家,隨著國際供應鏈加入淨零承諾、歐盟開出碳關稅CBAM第一槍、到經濟部公告用電大戶條款《一定契約容量以上之電力用戶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管理辦法》,皆有助於創造綠電產業剛性需求。

 

根據國際工程顧問公司4C Offshore針對全球23年平均風速觀測研究發現,全球前20大最好的風場光是台灣海峽就佔16處,佔比高達80%,成為台灣發展風電產業的先天優勢。回顧台灣離岸風電裝置成果,去年不含中國,台灣在離岸風電裝置容量居全球第二,僅次於英國,離岸風電總裝置容量達1412MW,居全球第六、亞洲第一。

 

劉弟勇指出,目前國內離岸風電已走入第三階段區塊開發,總裝置容量從原先10GW提升至15GW,邁向兆元風電市場,看好後市,台亞祭出10萬元以上月薪攬才,另提供每月3.4萬元暑期工讀金延攬優秀人才,專注在離岸風場開發、規劃設計、工程建置、運維管理與風場資產管理等領域,實際參與國內風場開發,見證台灣能源轉型軌跡。

 

對於台灣風電產業面臨之挑戰,劉弟勇認為,隨著保證收購機制退場後,從台電躉購變成電力用戶與再生能源發展業者直接簽訂的購售電契約(CPPA),將面臨想買綠電的企業太多,但真正能買到的卻少之又少,以及開發商與購電方對價格期待有落差的挑戰,如何建立市場機制有待政府、業者與銀行端共同尋求突破。

 

漁電不只可共生還能永續共榮 大亞綠能推動多贏方程式

 

大亞綠能投入太陽能光電產業至今11年,從和台電未建立併聯系統力拚至今,大亞綠能董事暨聚恆董事長周恒豪分享公司最新位於台南七股的志光漁電共生案場,他有感而發地說:「近期許多新聞事件,讓太陽能光電業者被貼上黑金負面標籤,但回到漁電共生本意,是希望太陽能光電業者在開發太陽光電的同時,透過養殖技術提升漁業整體發展及漁民權益,創造以漁業為主、光電效益加成、地主租金增加與活絡漁村福祉的多贏效果。」

 

共分為2期開發的志光漁電共生案場,一期開發面積114公頃,容量85MW,目前已建完成,二期案場面積45公頃,容量34MW,尚未取得施工許可,周恒豪娓娓道盡4年多來,大亞綠能默默耕耘志光案場的發展歷程。

 

「場域面積114公頃,水域面積89公頃,佔比78%,安裝容量85MW,預估年發電量1.6億度,氣候變遷日照強,天氣熱不常下雨,6月份為止發8千萬度比原本多3成,養殖戶8戶,估計產出漁貨500噸。」周恒豪透露,志光案場過去歷經1000多天整合,取得185位地主信任委託,40多次設計溝通討論,13次設計變更,始能成就一案。

 

「漁電共生的前提是以漁業為主,漁民一定要能養魚,否則就是剝奪他們的生存權,透過溝通、實踐、維持友善利害關係人,創造養殖戶、地主、鄰里、環境與漁業加值服務多贏。」周恒豪逐一分享在養殖戶端、增進鄰里關係、鋪設AC道路提升、增設HDPE池維護與避雷針等具體做法。

 

「經過漁電共生整治後,志光魚場環境更加分,明年此時也歡迎外界一同檢視,我們對養殖成果保持高度樂觀。」周恒豪也呼籲未來環社檢核及審核機制應採平常心處理,避免單一事件或政治影響,並期望透過法令明定,保證合法養殖戶權益,針對非法占用者也應有公權力介入,降低外力干擾因素,才能加速產業發展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