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台灣第一座商業規模風場如何落成?沃旭大彰化風場執行長:「我們也會犯錯,經過修正與調整,減少犯錯的次數」

台灣第一座商業規模風場如何落成?沃旭大彰化風場執行長:「我們也會犯錯,經過修正與調整,減少犯錯的次數」
撰文: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陳文姿報導     分類:風力發電     圖檔來源:陳文姿、海洋風電 日期:2022-04-15

2019年的最後一天,台灣首座商業規模離岸風場──海洋風電(Formosa 1)正式邁向商業運轉,無論是對往後5年共5.5GW的風場計畫,或是2025之後的10GW計畫,這都是一個新時代的里程碑。

「這是全新的市場、新的架構、新的環境條件,但我們並不是從零開始。」沃旭能源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共同執行長鄔利克(Ulrik Lange)說。

沃旭能源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共同執行長鄔利克(Ulrik Lange)談風場建置經驗。攝影:陳文姿

 

海洋風電位於苗栗海岸外約2-6公里處,共22支風機,總裝置容量為128MW。第一階段2支風機由國人投資建置,第二階段的20支風機加入沃旭能源、JERA、麥格理綠投資集團共同投資,引入全球離岸風電龍頭沃旭28年的風場建置經驗。選定擁有15年經驗的鄔利克擔任總監,足見沃旭的謹慎。

 

2019年5月開工,歷經四個颱風、數場大小不一的地震,整合300多位中外專家,海洋風電11月在總統蔡英文的主持下正式啟用。不僅讓施工團隊更了解颱風與地震的風險,台灣也從中學習到國際級的經驗。

 

風場完工後,一個冬天微涼的午後,鄔利克接受《環境資訊中心》專訪,將這個珍貴的經驗分享給讀者。訪談接近尾聲之際,問及整個風場建置過程印象最深的事,鄔利克靜靜想了幾秒,認真地回答:

 

「安全,這是一個海上的大型重工程,團隊來自不同文化背景,我們面對各式的問題,仍竭力將意外風險降到最低。過程中僅有一個工人手臂受傷,這一點,讓我印象深刻。」

 

颱風生成移動快  地震謹防土壤液化  

 

颱風、地震,向來是外界對台灣發展離岸風電最大的質疑。由於冬天東北季風強勁,離岸風電的施工多在夏季,颱風幾乎無可避免,地震則一年四季難料。雖然颱風與地震均未在海洋風電的建置過程中直擊風場,但衝擊依舊難免。

 

鄔利克表示,一般來說,從熱帶性低氣壓發展發展到颱風到侵襲台灣,可能有八、九天的時間,這次卻發現菲律賓附近海域生成的利奇馬颱風僅在兩、三天內就接近台灣,比預期更快。此外,颱風雖然沒有直襲風場,但風浪與海流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颱風還可能帶來電力中斷的危機。鄔利克解釋,新型風機自身已具有蓄電功能,足以應付緊急需求,但舊型風機仍需倚賴電網電力來進行應變措施。為了防範颱風可能造成的電力中斷,這次海洋風電特別在陸上變電站配置了備用發電機。

 

過往的大地震多發生在東部,但台灣海峽也有過案例。鄔利克表示,風機的設計足以應付500年一遇的大地震,營運期間預到地震的風險都已經納入考量,但若要說到施工期間的地震風險,則是另一回事。離岸風電打樁時,施工船會以四支基腳固定在海床上。地震產生的土壤液化可能讓部分基腳下沉,造成船隻歪斜。施工船須預先進行模擬演練,例如用兩支基腳就能支撐船隻的可能作法。

 

施工船以四隻腳固定在海床上,形成一個施工平台。圖片來源:海洋風電

 

鄔利克表示,風險永遠都在,誰都無法保證工程能應付所有極端的風險,實務的作法是採用最低合理可行原則(ALARP,as low as reasonably practicable)。

 

分工與合作之間  從沙盤推演綜觀風場建置

 

海洋風電的施工過程中,風場內同一時間最高船舶數達35艘。核心團隊124人,加上承包商團隊,總人數達300人。5個月施工期間總計工時450萬小時。想像中,「總監」是坐鎮指揮中心,領導300人大團隊的關鍵人物,但事實並非如此。

 

事先針對風機的各種可能狀況進行沙盤推演,這是海洋風電建置過程中重要的一環,除了增進團隊合作,對事件應變緊急處理有助益。圖片來源:海洋風電

 

「我的觀點是,當我可以創造價值的時候,我才會在現場。」鄔利克解釋,準備從簽約階段就已經開始,合約商必須提出安全衛生環境計畫、驗收測試、風險評估等,應變計畫都在事先規劃。在事件發生的當下,每個人應該都要即時因應,而不是等待指令。當然,不同團隊間也需要相互配合,在全球完成25座離岸風場的沃旭發展出一套「Rehearsal of Concept (ROC) Drill」的事件沙盤推演工具,事先排練各種應變計畫。

 

ROC Drill以風場圖為地,依據不同主題,邀請承包商與利益關係人面對面解決問題。這可用在當日工程進程的演練,也可用在特殊事件模擬,例如中華白海豚出現風場該怎麼辦?透過演練,參與者都能了解風場施工的整體面向。鄔利克說,除了工程團隊,台灣港務公司、交通部人員都曾受邀參與ROC Drill,這也是沃旭將實務經驗留在台灣的一種方式。

 

從海洋累積經驗  台灣邁向下一個風場

 

2019年6月,因風浪過大,應在打樁現場監看附近是否有鯨豚出沒的鯨豚觀察船未能全數出海,遭環團揭露。環保署調查後決定以違反《環評法》開罰。

 

鄔利克解釋,鯨豚觀察員是委由漁民受訓擔任,原本確認漁船足以擔任這項工作,但後來因風浪過大、考量漁民安危,而有觀察員未能出海之事。他澄清,另外兩艘大型船隻上各配有一名鯨豚觀察員,鯨豚觀察並未中斷。事後已緊急啟動新計畫,從他處調度大型漁船。

 

「我們也會犯錯,經過一次次的修正與調整後,我們減少犯錯的次數。」鄔利克坦承。

 

他表示,海上風場建置是一項大型工程,早期有不少工人在施工中受傷,經不斷地檢討後,受傷人數已經快速降低。以海洋風場為例,施工期間僅有一位工人手臂受傷。這雖然不是最好的結果,但以這樣的工程規模,加上不少新手、陌生的工作環境、文化的障礙、語言隔閡等不利條件下,已屬不易。

 

2019年11月大彰化東南及西南離岸風場陸上變電站動工,宣告下一個風場的開始。走過海洋風電,在大彰化風場擔任共同執行長的鄔利克更有信心,「對於地震、颱風,我們現在有更好的掌握能力。」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8/6公布各國預測利奇馬颱風路徑。(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提供)

 

※本文授權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