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能源是總統蔡英文的重要政策,特點之一是要開發台灣從未涉足的離岸風力發電。離岸風場開發遴選結果由經濟部能源局在2018年4月揭曉,最大贏家是德國達德能源(WPD),獲得主管機關核配的發電量達1058MW(百萬瓦),高於第二名、丹麥沃旭能源(Ørsted)的900MW。
達德能源在台灣的前身是德國風電業者英華威(InfraVest),在2016年蔡英文政府上台前,英華威在台灣已開發陸上風電十多年,在業界眼中這是達德能源出線的重要因素。
帶領達德能源成為跨足台灣陸上及海上發電的重要推手,就是現年49歲的董事長王雲怡,她也是國內離岸風電的眾家開發商(大多由外商包辦)中,唯一的女性最高領導人。
她投入新聞業近十年 20年前阿扁上台成人生拐點
特別的是,王雲怡並非科技業或理工背景出身,19年前她踏入風電這一行前,是在新聞界服務近十年的資深政治記者,完全沒想到19年後搖身一變,成為外商在台灣離岸風電開發商的女性領導人。
這個故事要從1990年代說起。
王雲怡從政大東亞所畢業後投入新聞界,先後服務新新聞周刊、TVBS新聞台,而時間最長的是在亞洲週刊,待了快七年。
她說:「比較幸運的是,我都是跑黨政路線,在TVBS是跑國民黨及總統府;在亞洲週刊做特派員,什麼都可以跑,蠻有發揮空間的,(後來工作發展)都跟這些訓練有關係。我跑線長期累積的人脈,對於未來我在這個行業(風電)有相當大幫助。」
▲台灣達德能源董事長王雲怡(左4)於高雄參觀離岸風電工程的海事工作船。(圖片來源:達德能源提供)
2000年國內首次政黨輪替,陳水扁政府上台後,時任英華威董事長費佛樂(Karl-Eugen Feifel)及總經理馬維麟夫婦認為台灣有機會發展再生能源,開始探索在本地的可能性。
王雲怡說:「剛好我那時跑新聞到第九年,覺得好像沒留下什麼東西,覺得內心很空虛,好像狗吠火車,一直寫卻沒有人願意聽你的,所以想到產業去,做一些事情留下來看得到。我跟馬總及費佛樂認識很久,他們又想來台灣做再生能源,就這樣談好了。」
英華威觀察,台灣98%能源仰賴進口,化石燃料成本長期只會更高,台灣能源現況不可能繼續下去,而當時歐洲發展再生能源的成本,已經降到足以匹敵傳統化石燃料,才會覺得再生能源在台灣有機會。
▲達德能源董事長王雲怡去年9月出席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的展前記者會。(圖片來源:SEMI官網)
2001年王雲怡轉戰英華威,但當時別說是風電,整個再生能源在台灣幾乎都是荒漠一片,沒多少人了解。能源政策雖由經濟部主管,但發言權大多由中油及台電掌握,且幾乎主導經濟部旗下的能源委員會(1979年成立)運作,連能源局都到2004年才成立。
王雲怡回憶,進了能源產業才發現,當時國內的能源政策及能源討論非常封閉,對台灣很不利,大家多半只了解傳統化石燃料。「我還記得第一次拜訪能源委員會的長官,(十幾年前)說明風力發電1度電(成本)只要2塊5(台幣)。他們非常驚訝,問說『不是要4塊、5塊嗎』?」
2000年政黨輪替 隔年她離開新聞業、轉戰英華威
她提到,民進黨政府首次執政不久就發生核四爭議,當時執政黨不知道再生能源技術在國外已走出實驗室、發展到實際可行的程度,所幸有綠營立委願意協助,從立法開始做起。
王雲怡說明,目前國內市場上的大多數再生能源業者,高達99%是立法院2009年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後才進來,因為從歐洲再生能源大國德國的經驗來看,再生能源發展與政策有非常密切關係。
舉例來說,再生能源發展的速度快慢、市場大小,全部都是由政策決定,所以政府態度很重要。
德國經驗顯示 政策攸關再生能源成效
她說:「我這幾年最大成就感,是覺得一直走在正確道路上,前幾年當然非常孤獨、非常辛苦,因為要讓新的觀念進來,所以我才會說,我們做的是寧靜的能源革命。」
「我們不只是一間公司,在台灣建一個風力發電場,要革命就不只是把風場蓋起來,還要轉變很多觀念,包括政策修改及落實。所以,前面5、6年(英華威)都沒有做風場規劃,全部都在做法律架構、法律環境的規劃,必須跟很多機關溝通,介紹什麼是再生能源、什麼是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為何台灣需要再生能源、為何台灣需要風電。」
「這就會用到我以前的一些關係(人脈),因為我們要影響的是decision maker(決策者),而以前我採訪的很多就是decision maker。」
▲德商英華威2016年被達德能源收購前,已是國內最大的民營陸上風電業者,圖為在苗栗海岸的風機。(圖片來源:達德能源官網)
時間轉到2016年,王雲怡的職涯又有重大發展,之前她已多年擔任英華威副總經理,英華威也是台灣首家民營風電業者,在陸上風電市佔率逼近50%。
同為德商的達德能源2016年初買下英華威,跨足台灣市場,並將王雲怡拔擢為台灣達德能源董事長。在發展19年後,達德能源從當初英華威時期在國內僅有3人,到現在擴增至80人以上。
同樣在2016年,台灣第三次政黨輪替,蔡英文成為新總統,並提出再生能源到2025年要佔全國總發電量25%的政策目標,台灣領先亞洲走在最前面的離岸風電開發就此起跑。
▲德國是歐洲再生能源大國,達德能源在德國有豐富的陸上及離岸風電開發經驗。(圖片來源:達德能源官網)
至於達德能源在王雲怡主導下,為何能在蔡政府2018年首波離岸風電開發規畫中,成為最大贏家?
對於外資開發商拿下多數遴選結果,時任經濟部能源局長林全能(現任經濟部常務次長)在記者會上說明,評審委員在評分上不純粹以經驗論斷,還包括建造能力與工程設計等。在分工與合作系統上說明愈清楚,愈能獲得評委青睞。
從英華威到達德能源 王雲怡深耕風電19年
當時達德能源非常低調,僅發出王雲怡具名的聲明回應外界詢問,其中有段話其實顯露了達德長年投入國內陸域發電累積的深厚經驗:「最重要還是漁會、社區鄉親、地方政府及供應鏈的全力相挺,這幾年不吝指教與鼓勵」。
業界人士觀察,達德能源在英華威時期在國內累積的政治遊說經驗無人出其右,而且為了建設陸上風機而長期經營地方關係,這些都有助達德出線。
▲王雲怡認為,女性及年輕人非常適合投入再生能源產業。(圖片來源:吳東岳攝影)
對於女性投入新能源產業的展望,王雲怡也有其獨到觀察。
她說:「女性做新能源這行有什麼優勢?第一,女性比較有耐心,也細心,因為這一行需要花多時間跟不同的人溝通,而且要注意很多細節,因為要落實到文字。
第二,女生比較有彈性,講白一點就是男性多少有面子問題,所以在想解決問題的方法時,方向可能比較簡單。
比如說,這件事情我不懂,又需要跟對方溝通,女生會說『這件事情我真的不懂,所以才想請教你,如果是這樣可能嗎?』
這個問題可能聽來很蠢,女生不覺得丟臉,但男生可能想『我不可以問這麼沒有水準、這麼不專業的問題』,但這樣就無法充分溝通,或在解決問題的方法上有限制。」
女性、年輕人適合做再生能源 原因是這個
王雲怡鼓勵女性及年輕人投入新能源行列,因為過去只有傳統能源,「新能源是全新的東西,不會說在這一行有老前輩,所以很容易讓年輕人加入。傳統能源大多由年紀較大的男性主導,在新能源剛好相反,適合年輕人及女性參與」。
據了解,達德能源前幾年與主管機關開會時常出現有趣的狀況,會議桌一邊坐著清一色年紀較長的男性官員,桌子這一邊則全部是女性業者代表,早期甚至有開會對象毫不掩飾地質疑,「女性怎麼會做能源?」
丹麥沃旭能源也是女生當家 幾乎包辦高階主管
同樣是獲得經濟部能源局遴選出線的離岸風電開發商、丹麥沃旭能源,首任台灣總經理汪欣潔也是女性,而且該公司從財務長、法務長到人資主管,全部都是女生。
由總統蔡英文掀起的再生能源大旗,不但在台灣開啟了新能源開發風潮,也意外打開了女性投入能源產業的新時代。
【女力新時代】發現更多由她創下的關鍵時刻 → https://pros.is/M6JB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