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直擊全世界最大營農光電案場!日本種田也種電賺更多,公民電廠做到要上市,怎麼做到讓荒地重生?

種田也種電賺更多、公民電廠做到要上市 農電共榮  日本奇蹟如演勵志電影
撰文: 陳燕珩     分類:太陽能     圖檔來源:攝影/ 陳睿緯 日期:2023-10-18

(今周刊1400)

一名年輕博士、三位熱血大叔試驗十年,在農田上架起太陽能板,達到農收和能源自給「雙贏」,他們讓荒地重生,為老化農村導入新經濟,證明了農作和光電可以共存共榮,相互加值。

「各位旅客,我們即將抵達東京成田機場⋯⋯。」飛機在日本千葉縣上空緩緩降落,地面景象逐漸清晰,從機艙視角俯瞰,大片綠油油的農田盡收眼底。仔細看,相間交錯的深綠、翠綠之中,穿插了幾塊深藍方格,與周邊農村地景低調融為一體。

 

下機後,約一小時車程,我們把空拍場景拉到眼前。離地四公尺高的藍色太陽能板被細長支柱牢牢架起,陽光自板子間的空隙灑落,底下分區耕種的農作物生機勃勃,等待採收。

 

這是千葉綠區大木戶町,一個典型的農田聚落;但這裡不存在農電爭地的衝突,他們一手種田、一手種電,作物與太陽能板相互依存,和諧共享同一片土地和陽光。

 

光電

(攝影/陳睿緯)

 

荒地重生、振興農村

第三大光電國營農型態  引領全球  

 

二○一一年福島核災後,日本積極推動綠能,從自家屋頂裝置太陽能板出發,全民拚發電。二二年,日本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已逼近二五%,其中光電貢獻超過一○%,總裝置容量逾八十五GW(百萬瓩),成為僅次中國、美國的太陽能大國。

 

日本推動能源轉型過程也曾面臨農作與光電之間的土地競合問題,更因農村人口嚴重老化,有超過九%、達四十三萬公頃的農地荒廢閒置。日本政府透過制度設計,明確給予兩條路徑,一方面讓符合資格的農地,永久「轉用」發展綠能,也就是所謂的「轉用型光電」;同時,也開展引領全球的「營農型光電」模式,讓農地繼續維持農作,並結合光電創造附加價值。

 

儘管從發電量來看,營農型光電規模較小,意義卻重大。它讓許多荒地奇蹟重生,振興農村,帶動青年回流,證明了農作和光電可以共存共榮。

 

台灣光電正走入困局,卻遲未開啟地面農電共生大門,《今周刊》此際深入第一線直擊,從小小的實驗農田,走到世界第一大營農光電案場,一窺日本推展十年的驚奇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