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能源新星!連台灣大、玉山銀都成客戶...泓德媒合轉供綠電,用虛擬電廠搶減碳商機

泓德媒合轉供綠電  台灣大、玉山銀行成客戶  藏電於民  虛擬電廠造減碳商機
撰文: 王炘珏     分類:太陽能     圖檔來源:攝影/劉咸昌 日期:2022-09-07

台灣發展儲能,除了台電宣布開發大規模案場外,民間也出現許多新型態能源公司,泓德能源就是當中一顆耀眼新星,靠著發、售、儲電整合,誓言要讓台灣綠電隨手可得。

這是一則台灣年輕人成功搶攻再生能源火熱商機的故事。

 

十年前,三十多歲的周仕昌和謝源一,看到日本FIT(躉購費率制度)法案制定政府以四十二日圓價格收購一度電的優渥條件,完全沒有相關背景的兩人,在一句日語都不會說的情況下就赴日闖蕩。周仕昌笑說,他們是「逐政策而居」,哪裡要發展再生能源,他們就去哪裡找案場做太陽能發電。

 

推能源共享  當綠能界Uber

 

二○一六年,台灣公布非核家園政策,要積極發展再生能源,於是他們決定把日本經驗帶回家鄉,成立泓德能源,在台灣超前部署開發光電案場。

 

沒想到,他們只花了五年,太陽能案場開發的裝置容量就擠進台灣前十大,去年營收突破二十六億元,不僅是後起之秀,更是綠能業界的耀眼新星。

 

這顆靠著光電開發起家的新星,正發起一場電力革命,跳脫傳統光電業者框架,泓德不只從賣電跨足電動車充電樁,還打算瞄準中小企業綠電需求,藉儲能推動能源共享,誓言要讓台灣智慧綠電隨手可得。

 

「一起分享分散在各地的能源,就像Uber一樣。」泓德能源總經理周仕昌說,其實公司成立時最初的想法,只是持有發電站,然後做工程和營運維護。

 

二○一九年《電業法》修法後,啟發他們從前端發電走向後端客戶服務。

 

政策打開了門,泓德趁勢發展發電、售電、充電的綠電金三角。二○年成立子公司「星星電力」銷售自家開發的綠電;接著觸角伸向電動車充電樁,二一年成立「星舟快充」。發電、售電、充電都到位後,即構成一個完整的網路,可以進一步發展儲電,同時與客戶及大電網共享能源。

 

泓德能源共享的概念,就是利用供需,像控制煞車及油門般維持電力平衡。「不用電,也是能源共享的方式。」周仕昌的話引人玩味,他用簡單的例子說明概念:當電不夠時,可以把電送給大水池;反之,大水池電不夠時,也可以切斷連結,使用家裡儲好的電。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