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公投後不僅科技業界大喊今年缺電,連光電業者也喊苦!疾呼躉購費率至少該漲3%

公投後不僅科技業界大喊今年缺電,連光電業者也喊苦!疾呼躉購費率至少該漲3%
撰文: 風傳媒/周康玉     分類:太陽能     圖檔來源:達志 日期:2022-01-07

去年底公投結束,產業界齊聚的共同話題就今(2022)年是否會缺電?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率先跳出來說「明年一定會缺電,但大家做了決定就不要抱怨。」除了郭台銘,企業界董總字輩只要關起門來,都直言:很擔心今年缺電!甚至有蓋電廠經驗的業者直言:缺!缺大了。

公投結束,光電業者首度發聲。台灣太陽光電產業協會理事長、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表示,對於公投結果「有點驚訝」。如今「四個不同意」通過了,除了定調不重啟核四,同時代表台灣需要更大量的綠電,身為光電業者,同時也是產業協會理事長,她必須把業界遇到的困難跟主管機關說。

 

徐秀蘭認為,不僅是半導體,所有產業都欣欣向榮,未來用電量只會增加,尤其台灣產業以出口為導向,輸出到各國都需要綠電。

 

這看法與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日前亦於工商協進會早餐會看法相同,劉德音表示,零碳排是長期趨勢,台灣要趕快趕上,缺電的問題必須政府與民間合作,關鍵在於:在綠能起來之前,台灣要怎麼度過?

 

再提到日前(12/30)經濟部發布消息,公布2022年再生能源電能躉購費率初步決議指出,其中太陽光電111年度躉購費率從1年2期調整為1年3期,並按容量級距區分費率,費率有所調升,例如不及20kW部分,今年度費率最高為新台幣5.6707元,明年度費率最高達5.862元,約調升0.19元;1至3期費率呈現階梯式遞減。

 

然而,對照去(2020)年太陽能光電躉購費率維持一年兩期,按容量級距與分類差異,上半年費率最高每度5.6707元;下半年費率最高每度5.6281元。和去年相較,太陽光電躉購費率等於「不增反減」。徐秀蘭認為,台灣需要大量綠電,自然躉售費率需要再增加。

 

徐秀蘭表示,身為太陽能產業業者,大家都想多蓋綠電,以中美晶集團為例,中美晶為一條龍光電整合服務供應商,既做電池、也做模組,同時也提供電廠轉賣的服務,因此她完全知道那個苦。

 

徐秀蘭進一步說明,太陽能業者的苦,來自三大壓力。首先是材料大戰,晶圓和多晶矽(Poly)的成本被中國大陸控制住,所以中國喊漲,成本就拉不下來。第二,是鋼價/鋁價成本也跑到天邊。第三,政府帶頭調薪,人工工資也上漲,也因此光電業者上下游都很苦。

 

徐秀蘭延續先前建議,她認為,政府定調2025年光電裝置容量20 GW的目標,但2025年以後呢?更長遠的願景在公投結果塵埃落定後,應該要更清楚地勾勒出來。再者,饋線的建置,饋線應該是政府波特別預算的基礎建設。

 

最後,是徐秀蘭特別強調,也是在公投後新增的重大建議。她認為,躉購費率應該要提高,至少(去年費率的)3%。公投過後,很多廠商會因為頓購費率太低,成本負擔不起,乾脆外購第三地綠電。然而,政策既然定調朝綠電方向走,外購第三方綠電對台灣綠能產業來說,絕對不是最佳選項,維修和後續會沒辦法提供一條龍的解決方案,綠電政策也等於只做半套。

 

然而,熟悉台電人士指出,今年太陽能光電躉購費率沒有比去年高,有其特殊背景因素。往年的再生能源躉購費率都分兩期,上下半年各為一期,往往第一期比第二期貴,按階梯式遞減。但去年卻是異常的一年,因全球疫情干擾,造成原物料稀缺,半導體及矽晶圓急速拉升,全球產業供不應求情形下,造成發電模組大缺貨;再加上中國大規模限電,讓整體電力市場雪上加霜,因此去年躉購費率走勢反而是下半年 10月到12月達到歷史高點,也因此今年的躉購費率難以超越去年。

 

電廠相關產業人士認為,台灣再生能源發展速度緩慢,就連德國等綠能先進國,都持續高佔比的核能發電來支撐發展綠能的過渡期,政府在核二、核三也要陸續除役方式,欲達到2025年再生能源占比20%,根本是不可能任務。

 

聯合再生能源董事長洪傳獻日前則表示,目前看來2025年太陽能發電量要達到20GW的目標「有點危險」,希望大家要有決心落實綠能,此外,他也認為,太陽光電目前發電量達6.6GW,超過10GW時饋線會因為不足,部分太陽能發電就白白浪費,期待政府能即早規畫儲能問題。

 

※本文授權自風傳媒,原文見此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