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美中兩強在國際經貿和武力上對峙,但碰到極端氣候跟煤炭匱乏,卻都釀成大停電危機,不僅威脅民生,甚至也加重打擊疫情下已疲軟不堪的經濟。由此突顯,應對極端氣候和能源轉型已刻不容緩的境地。事實上,蔡英文總統提出2050淨零轉型的願景,這不單是執政黨的構想,而是匯聚來自民間和先進產業的意見,更是符合世界乾淨能源發展趨勢,及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指標。
身為地方政府首長,在能源轉型的願景下,我們也積極發展綠能和光電板產業,獎勵民間建構在地化發電系統和分散式電網,以供應地方用電需求外,也能避免大型電力系統潛藏的威脅與風險,更是朝向永續台灣做出努力!
全台日照最長的城市 打造台南光電之都
台南市全境位於北回歸線之南,氣候溫和少雨、日照相當充足,根據中央氣象局的資料顯示,台南市年平均日照時數達2300小時以上,為全台之冠。優良的日照條件,提供了台南發展太陽能產業絕佳的發展基石,且超越其他縣市。根據統計,至2021年6月底,台南太陽光電裝置容量共高達2,238MW,預估年發電量約28.9億度
在推動策略方面,市政府首推「屋頂型」太陽光電。依據經濟部的統計資料顯示,臺南巿的備案容量為928.72MW,不僅為全國六都首冠,還明顯高過其他六都,像次高的是高雄,備案容量為745.76MW。在「地面型」的太陽能裝置方面,全台最大的「地面型」太陽能案場座落在台南將軍、七股區,面積達214 公頃,裝置容量高達 150MW 。
除此之外,台南七股也有全台最大「漁電共生」太陽能電廠,建置總裝置容量更高達120MW,預估未來20年會帶來30億度發電量,等同4,110座大安森林公園的吸碳量,著實達到「漁業為主、綠電加值」的共生成效。台南以地利之便,由政府推出能源地圖、獎勵補貼、融資專案等政策優惠,攜手民間業者,齊心推動綠能發展,打造台南為「光電之都」。
臺鹽綠能漁電共生大棚示範基地。
「綠」載金城 創新綠能科技發展
如何擴大推動綠能產業,發揮台南優勢、讓產業落腳深耕,其中關鍵在於能不能持續研發、創新,而台南的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就扮演著重要的研發角色。自2016年投入資源至今,已有中央研究院南部院區、綠能科技示範場域陸續進駐,扮演亞太地區綠能發展基地。另外,我們也將資安跟智慧研發連結到綠能發展,開辦資安暨智慧科技研發大樓、台灣智駕測試實驗室,甚至吸引陽明交通大學在台南設置校區,提供國內外最尖端的綠能智慧研發場域、協助媒合,形成產業群聚的綜效。
綠能產業擴大發展在台南。
在區域發展策略上,若以沙崙為核心向外輻輳,北銜接南科園區,往南可以串聯到高雄,打造南台灣的科技走廊。在這條廊道上,透過產業間有效的分工和學習,串成區域分工鍊之外,也能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重新塑造都市景觀和生活圈,促進人才回流移居南臺灣,帶動南臺灣的發展。
打造文化科技首府 府城再展風華
發展綠能已經是一股強勁的國際趨勢,許多跨國企業也紛紛宣布加入採購綠電,我國也規定未來企業用電大戶,須在5年內完成設置契約容量10%的綠電。似乎預告台南未來發展具有無限潛力,除了有充沛的日照,我們還有強大的產官學研發量能作為奧援,再加上在地深耕已久的隱形冠軍企業做為協力廠商,讓投資台南成為業界熱議的話題。
事實上,還在猶豫的朋友,可能腳步已經慢了一些。在美中貿易戰和國際供應鏈重組下,台南已經吸引逾80家半導體相關產業的投資,包括知名的台積電、Google、聯電、台達電、群創等大廠,在南科投資已經突破2.2兆元,且金額還在持續增加。
綠能智慧科技廊道。
作為台灣的最悠久的文化古都,同時擁有世界最先進的綠能和智慧科技,這兩者不相衝突,反倒突顯了了一種道地的台南Style。因為四百年前,台灣就是透過台南迎接全球,在四百年後的今天,台南再度躍升國際舞台向全球開放,也將如四百年前一樣立下新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