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中鋼股東會將登場》環團發布2024氣候績效評估報告:中鋼僅為氣候中等生

中鋼股東會將登場》環團發布2024氣候績效評估報告:中鋼僅為氣候中等生
撰文: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分類:G公司治理     圖檔來源:中鋼 日期:2024-06-18

中鋼公司將於明(19日)舉辦股東大會,環團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今(18日)發布聯合聲明,指出中鋼為台灣第二大的企業集團排放源,應充分揭露氣候風險、並於2025年提出氣候轉型計畫、落實公正轉型原則等三大建言。

目前中鋼的產品約有45%,中龍的產品約有30%外銷到國際市場,外銷對象包含東南亞、歐洲、日本等地,競爭對手來自世界各地。

 

若淨零轉型的速度趕不上同業,未來恐將面臨碳關稅導致成本上升、客戶訂單轉移、商譽受損、資產擱淺等眾多風險,致使126萬名股東權益受損。為了在中鋼股東大會前向中鋼及各方投資人提供具體行動建議,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今日(6/18)發布「2024 中鋼氣候績效評估」報告,呼籲社會各界共同關心中鋼的氣候行動進展,督促中鋼加速淨零轉型。

 

中鋼仍專注於煤基高爐製程、欠缺具體轉型計畫,僅為氣候中等生

 

國際知名的三大氣候倡議組織:轉型路徑倡議(Transition Pathway Initiative)、氣候行動100+(Climate Action 100+)、世界基準聯盟(World Benchmarking Alliance),均指出中鋼的氣候績效有三大不足之處:

 

1. 鋼鐵產品碳排量高於歐洲、日本、韓國同業,且2030中期減量目標不夠積極,未能達到巴黎協定目標所需的減碳水準。

 

2021 年中鋼與亞洲同業的產品碳密集度表現。

 

2. 氣候轉型計畫(包含公正轉型)的資料揭露不足,特別是在碳密集型資產的淘汰規劃、低碳技術研發投資計畫上沒有具體承諾。


3. 氣候政策的公共參與度不足。雖然中鋼已和供應商、客戶以及不同產業的利害關係人展開合作,共創減碳效益,但在國家政策、所屬的產業公協會上並未表態支持積極的氣候政策。

 

長期碳中和路徑過於依賴不確定性高的碳捕捉及封存技術(CCS), 增加轉型風險

 

中鋼與中龍公司近年已陸續投資煉焦爐的汰舊換新、更新燒結廠與高爐內襯碳磚等工程,中龍的壹號高爐更預計在2025年進行更新。

 

然而此類再投資計畫都將延長高爐的使用壽命,即便未來中鋼採用CCS技術,恐也無助於深度減碳。國際權威智庫的最新研究指出,煤基高爐製程若要以CCS來達到2050淨零目標,將面臨四大挑戰:

 

1. 未知的商業化時程

 

業界近年對高爐搭配CCS的開發專案投資甚少,多專注在直接還原鐵製程(DRI-EAF),因此DRI-EAF此低碳技術可在2030年之前達到商業化規模生產,相較之下,高爐搭配CCS的技術成熟時間點難以預估,不確定性相對高。

 

2. 更高的能源需求

 

相較於其他低碳創新技術,高爐搭配CCS需要更多的能源使用,每噸粗鋼生產所需要的能源是氫能煉鋼製程的兩倍以上。

 

3. 減碳潛力相對低

 

高爐搭配CCS僅大約帶來65-73%的減碳量,然而其他多項低碳創新技術可帶來更高(85%以上)的減碳效益。

 

4. 長期競爭力恐不足

 

隨著各國相繼導入碳定價、甚至是碳關稅政策,碳價未來可能持續攀升,到2050年,高爐搭配CCS的成本可能高於其他低碳創新技術。


有鑑於此,我們呼籲中鋼在進行高爐相關設備的更新計畫時,應同時評估、協調其他低碳創新技術的導入時機點,切莫將未來賭在高爐+CCS而不斷延長高爐使用壽命,錯失了轉型至低碳製程的最佳時機點。

 

股東行動督促中鋼落實淨零轉型

 

針對上述中鋼的減碳目標企圖心不足、缺乏具體低碳轉型計畫、中長期減碳措施過於依賴CCS等缺失,股東們可採取行動,於股東會上提出議案,要求中鋼後續提出改善計畫,並定期公開相關的氣候資料。

 

經濟部身為最大股東,且為氣候法規範下的法定主管機關,尤其應嚴格監督中鋼集團的減碳承諾、未來的資本配置計畫與中長期淨零路徑相符。而中鋼的前十大股東,如:國泰、富邦、中華郵政、勞動基金運用局(勞退基金)等,亦應發揮其影響力,持續督促、追蹤中鋼淨零轉型成效。

 

 

具體而言,台灣氣候行動網絡在此呼籲中鋼股東們,特別是前十大持股人,於本年度股東會以及後續的議合會議上,對中鋼提出下列三大要求:

 

1. 應充分揭露氣候風險

 

中鋼雖在年報中說明其有針對氣候風險進行評估,唯在年報以及永續報告書中,均未揭露碳費課徵後對該公司之影響,亦未就淨零路徑下,2035年時淨零鋼鐵製程便須占全球產量27%之趨勢,分析對其財務衝擊。故應要求中鋼完整揭露氣候風險評估(TCFD)報告,向投資方說明其對於各類氣候風險的因應策略。

 

2. 應於2025年提出氣候轉型計畫

 

台灣將於2027年施行的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永續揭露準則,要求企業須提出氣候轉型計畫。

 

中鋼作為台灣股東數量最多、資本額高達千億以上的企業,更應提早於2025年提出。除作為其他企業之表率,更重要的是,在多個高爐已進入大修與汰換週期下,更需要氣候轉型計畫引領投資決策。藉由符合淨零路徑的中期目標設定、避免仰賴CCS的減量策略規劃以及可靠的未來投資計畫,降低股東投資風險。


3. 積極社會對話,實踐公正轉型

 

中鋼員工以及勞退基金均為中鋼前十大股東,因此除了關切中鋼是否可落實淨零目標外,更應就其如何落實「公正轉型」原則,要求中鋼與工會進行對話,評估各項減碳策略對勞工就業與職安之影響,並研擬因應策略。

 

《2024中鋼氣候績效評估》報告全文,請點我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