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沒想過,我的銀行會倒閉……。」說話的,是美國東岸一家醫療保健新創公司的執行長,時間點,是美東時間3月10日,正當美國政府宣布「關閉」一家有40年歷史的老牌銀行之際。
受害CEO:生命最糟一刻
「電話沒有人接,帳戶遲遲無法登入……,我在那裡至少有1千萬美元的存款。」接受紐約當地媒體採訪時,這位執行長語氣中難掩焦慮,「這是我生命中前所未有、經歷最糟糕的18個小時。」她如此強調。
「這會是雷曼危機的再現嗎?」過去兩天,全球主要媒體紛紛拋出這樣的疑問。究竟,在這位執行長經歷生命最糟糕的18個小時之前,發生了什麼事?
時間先回到3月8日,當晚,位於美國加州的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以下簡稱SVB)發布了一則融資公告。公告表示,SVB已出售由美國公債和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MBS)組成的210億美元可銷售證券(AFS),而此舉將導致18億美元的稅後損失;此外,公告提到,公司計畫透過普通股和特別股籌集22.5億美元的資金,以「重塑資產負債表」。
出乎許多人預料的是,一則看似「不慍不火」的融資公告,不僅為SVB自己敲響了「喪鐘」,更連帶重擊了全球資本市場對美國銀行業的信心。
3月9日美股開盤,以美國最大銀行摩根大通為首的銀行股全面重挫,摩根大通收盤大跌5.4%,澳洲四大銀行之一的西太平洋銀行(PacWest Bancorp)重跌25%,全美第八大銀行嘉信理財集團(Charles Schwab Corporation)下挫13%,標普五百指數中的銀行類股則重挫逾4%,創下2020年6月以來最大跌幅。而作為「震央」的矽谷銀行母公司SVB Financial,收盤更是暴跌了逾60%。
就在資本市場「腥風血雨」不到一天之後,加州監管機構金融保護與創新部(DFPI)宣布關閉矽谷銀行,隨後,SVB被移交給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接管,也等同宣告這家資產規模排名全美第16大的銀行,即將進入破產程序。SVB的「倒閉規模」之大,也創下了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美國銀行業的紀錄。
諷刺的是,在2月中,矽谷銀行才剛登上了《富比世》雜誌「2023年美國百大銀行」榜單,憑藉出色的獲利能力名列加州第5位、美國第20位。
矽谷銀行何以走到這種地步?
「全美新創融資 一半靠它」
在談矽谷銀行的「失敗」之前,讓我們先回顧一下它的「榮光」歷史。成立於1983年的SVB,總部位於美國加州的聖塔克拉拉市。成立初期,主要為矽谷地區的科技企業提供貸款和其他金融服務,並在1990年後擴大業務範圍,成為一家專門服務新創企業和創新型企業的商業銀行,並在全美打響名號。
「全美的新創融資,大約有一半都是透過它。」曾任之初創投合夥人、現旅居矽谷的台灣知名新創顧問詹益鑑,如此評價SVB在美國創投圈的地位。
為何矽谷銀行能擁有如此高的市占率?詹益鑑認為,其中關鍵,在於SVB的特殊產品:風險貸款(Venture Debt)。
詹益鑑解釋,「風險貸款」和一般貸款最大的差異是,一般貸款或授信是以實體資產或業務,作為抵押或擔保品,但風險貸款是以新創公司的融資能力與市場估值,作為評估。
這麼做的好處是什麼?詹益鑑表示,對新創來說,最直接的優點,就是不需要設備或資產作為擔保品;另方面,詹益鑑補充,「相較於可轉債,風險貸款並沒有可轉換為股票的特性,因此不具有稀釋股本或奪取公司控制權的缺點。」
不過,新創公司的風險原本就高,這也代表能提供風險貸款的機構必須有相當的「評估能力」,詹益鑑強調,這也正是SVB的優勢所在。他觀察,為了讓旗下獲投公司拿到風險貸款,許多創投會要求新創公司盡早於SVB開設帳戶、累積往來紀錄與財務資料,並將投資的資金放入該帳戶中。
詹益鑑指出,久而久之,隨著老牌或大型創投機構對SVB的信任與依賴,想在矽谷獲得投資或已經獲得投資的新創公司,幾乎都會有SVB的帳戶,「也因為跟這麼多創投與新創公司長期往來,SVB得以掌握獨特的產業資訊與評估能力。」詹益鑑說。
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詹益鑑感嘆,客戶「過度集中」於新創,最終竟也成為SVB倒下的原因之一。
資產配置、客戶過度集中
SVB究竟做錯了什麼?不少分析認為,原因大致有三,而這三個面向,又都與「集中」二字有關。第一個原因,是過度集中的資產配置。
時間回到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中,當時,歐美民眾對疫情的擔憂漸退,但聯準會仍承諾維持量化寬鬆,在前述的背景下,全球迎來了科技新創的融資熱潮,期間,SVB的存款也跟著水漲船高。根據SVB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文件顯示,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的一年半間,SVB的存款由760億美元,大幅上升至超過1900億美元,足足翻了一倍有餘。
然而,面對大量存款如何「去化」的問題,SVB的選擇是,購買美國公債和MBS。官方文件顯示,2020年年中至2021年末,SVB增持了120億美元的美國公債,持有量從40億美元暴增至160億美元;另方面,同期間SVB增持了大約8百億美元的MBS,持有量從兩百多億美元一舉躍升至1千億美元。
值得留意的是,SVB的總資產規模大約僅兩千億美元,這代表SVB近乎將一半的資產都配置在MBS上頭,且97%的MBS期限都超過10年。
與之相對的是,SVB同時間的「現金與約當現金部位」卻是不增反減,從2020年年中的140億美元,略降至2021年年末的130億美元。
分析認為,如是「重MBS、輕現金」的配置,如果是在疫情前相對「高利率」的期間購買,那或許還不至於構成大問題;偏偏,根據官方資料顯示,SVB的資產購買,大多集中在2020到2021年的「超低利率」期間(SVB購買的MBS加權平均收益率僅1.56%)。
在超低利率期買進,意味該行持有的債券多在相對高價時買進;而債券存續期偏長,也意味債券價格對利率變動的敏感度較高,這樣造就的結果是:只要聯準會一快速升息,SVB帳上即必須認列巨額的「未實現損失」。這是SVB犯下的第二個「集中」的錯誤:投資時間集中的錯誤。
第三個錯誤,即是詹益鑑口中的「客戶過度集中」問題。
過去一年,在資金強烈緊縮之下,新創圈普遍勒緊褲帶度日,融資困難,但日常營運的開支還是免不了,加之利率上升加速企業還債,反映在SVB的帳上,即是這些客戶「存款額」持續下降,例如,光是在2022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間,SVB的存款額就下降了13%,而在SVB被接管之前,普遍分析認為,今年存款的預期趨勢只會繼續往下。
存款持續流失,加上現金儲備不足,這也是為何,當市場聽到SVB出售旗下證券資產時,對其營運的穩定立刻打上大大的問號。
事實上,客戶過度集中在科技企業還有另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些企業的存款,大多是不在存款保險覆蓋範圍內的「大額存單」。
根據標普全球(S&P Global)的統計顯示,截至去年第四季,SVB帳上僅有2.7%存款帳戶低於美國存款保險覆蓋範圍的「上限」,也就是25萬美元。換言之,考量SVB總存款近1千7百億美元,這代表有高達97%、約1千6百億美元的存款不受保障。
這也是為什麼,在傳出SVB資金周轉出現問題的第一時間,包含Y Combinator、Coatue和Founders Fund等多家矽谷知名創投和加速器,紛紛建議旗下投資公司從SVB撤資。而這些科技公司的「瘋狂擠兌」,無疑正是壓垮矽谷銀行的最後一根稻草。根據美國政府數據,在3月9日當天,投資人和儲戶試圖從SVB提取420億美元,該規模被認為是十多年來美國最大的銀行擠兌之一。
全球新創估值恐洗牌
鑑於SVB倒閉之後對新創與全球資本市場的衝擊甚鉅,不僅可能導致許多新創付不出員工薪水或資遣費,也將影響全球新創企業後續的募資活動與估值,美國政府自然不可能袖手旁觀。
美東時間3月12日,美國財政部、聯準會與FDIC聯合發表聲明,指SVB已被認定為「系統性風險」,所有儲戶將受到「完全的保護」,換言之,即不受制於美國存款保險覆蓋範圍的上限;與此同時,聲明還表示,聯準會正在制定一項規模達250億美元的的銀行定期融資計畫,旨在保護受SVB倒閉的連鎖效應衝擊的其他金融機構。
美國政府將SVB的危機「全面升級」其來有自,因為市場現在的普遍憂慮都是:下一家爆雷的銀行會是誰?
區域銀行步後塵?
事實上,有分析師近日全盤檢視美國銀行,在排除高盛等投資銀行下,透過「利息收入減去利息支出」,再除以「總營運資產」此單一指標,列出了十家可能步上SVB後塵的區域銀行名單。
其中,和矽谷銀行一樣總部位於加州的第一共和銀行,在名單釋出後,3月10日早盤股價一度腰斬、跌逾50%,盤中更是數度熔斷。據了解,為避免擠兌重演,隨後FDIC已派員進駐第一共和銀行。
SVB危機的另一效應,是牽動美國聯準會的升息步伐。根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FedWatch工具顯示,在SVB倒閉之後,市場預期3月僅升息一碼的機率已上升至75%,反觀預期升息兩碼的機率,已從上周四(3月9日)的70%大幅降至零,至於認為「完全不升息」的機率,也從零升至25.5%。
外資當中,包含高盛、巴克萊等,已轉向認為聯準會3月不會升息,持更激進立場的野村,甚至預測聯準會3月將降息一碼。
野村認為,當前聯準會的政策仍未能充分挽救市場信心,其他銀行依舊面臨嚴重的擠兌風險,「金融穩定正迅速成為貨幣政策的主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