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曾停電1小時損失900萬!日月光行政長談ESG:水電看似枝微末節,其實是經營的大問題

曾停電1小時損失900萬!日月光行政長談ESG:水電看似枝微末節,其實是經營的大問題
撰文: 經理人/吳美欣     分類:G公司治理     圖檔來源:侯俊偉 日期:2022-04-18

「永續部門,常常被講是花錢單位,永續包羅萬象,水、電啦,它是枝微末節,但它是枝微末節的大問題。」日月光投控行政長暨環保永續基金會執行長汪渡村表示。

2017 年 8 月 15 日,全台大停電,日月光高雄兩廠也停電 1 小時,損失 900 多萬元,自那時起日月光就開始發展智慧電網,一旦電網上電壓產生變化、無法維持穩定,智慧電網就會自動把電降壓至標準值,避免被停電。

 

今年,他們把智慧電網的技術移植到高雄市杉林國中,該國中因地點偏僻、台電供電狀況不穩定,日月光就協助在校園裡建置一套 24 小時不斷電、也不需要用到台電電力的系統。「做太陽能沒什麼,但是我們還幫它做智慧電網跟電池」,透過電池能儲存太陽能電力,再供應給學校,還可以用智慧電網省電。

 

今年 5 月 17 日,高雄興達電廠發生狀況,造成全台各地限電,衫林國中傳來感謝訊息,說停電時教室電燈只閃爍了一下,其餘一切正常,學校後半部如校舍沒有電網供電的地方就停電了。

 

曾因污染重創形象,痛定思痛設永續處

 

每一次的危機,都是轉機,日月光是這句話的驗證。用電危機催生了智慧電網,2013 年的廢水排放事件,更讓日月光下定決心推動 ESG(environment 環境、social 社會、governance 公司治理)。2013 年 10 月,日月光 K7 廠爆發廢水污染高雄後勁溪事件,引起輿論譁然,此後,提到日月光,許多人心中不免與污染產生聯想。然而截至 2020 年,日月光在半導體及半導體設備產業中,已經連續 5 年獲得道瓊永續指數(DJSI)產業領導者,日月光是如何走出環保谷底?

 

汪渡村回憶,事件發生後,高層都在思考,日月光如何在社會責任上,展現產業龍頭應有的作為。當時,日月光董事長張虔生宣布,「未來絕對不會再有一滴不合格的廢水排放到外面去」;隔年,日月光成立「集團企業永續處」,之後由張虔生組成永續發展委員會,集合旗下 3 大子公司日月光、矽品、環旭等代表,討論當年度重要議題,通過後再交由永續處負責監督子公司的執行狀況,「像購買綠電的多寡、或者要省多少電、水,都是永續委員會決定,決定完後就 follow(遵循)到其他公司」,每個子公司也會設立永續委員會與投控的永續處窗口對接。

 

子公司間也會互相仿效,「矽品看見日月光在做中水回收系統(將處理過的污水回收再利用),它馬上說要做,這就是良性競爭」,汪渡村說。

 

早在永續委員會成立初期,日月光就擬定以環境、少子化與老年化為策略主軸,成立文教基金會、慈善基金會與環保永續基金會,每年約投下 1.2 億元經費,分別針對弱勢與幼兒、老年育樂、環境教育進行宣導與行動。對內,日月光在中壢廠與高雄廠蓋附設托兒所,滿足員工家庭照護需求;對外,除了提供資金,日月光也將最新技術運用至社會有需要的角落,高雄市杉林國中就是他們協助的對象之一。

 

 

永續是一種無形價值,不能用賺多少錢衡量

 

日月光也 4 度在道瓊永續指數供應鏈管理項目中獲得最高分。他們一方面用訂單規範廠商,一方面提供贊助資金,讓廠商自由提案,有不錯的想法就由日月光出資共同做 ESG 專案。汪渡村分享,比起不符合 ESG 規範就抽單,日月光偏向「跳下來一起做」,創造自己的優質供應商。

 

汪渡村說,推動 ESG 時,一定會有很多聲音,最常見就是:做這麼多、股價有沒有上漲?投入這麼多做環保,績效怎麼算?他認為,投入 ESG 雖然花錢,但是企業除了有財務指標,也有非財務指標。以前曾有員工不敢說自己在日月光工作,現在卻被要求當家長會長、還有人問日月光有沒有工作機會,這就是企業價值。

 

延伸閱讀:

裝了太陽能板,企業依舊會缺電?5 月無預警停電,凸顯「綠電」的兩難

拒接特定客戶!玉山銀董事長談ESG:在身上加一道鎖,反而有新的商機

 

※本文授權自經理人,原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