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究這些錢的來由,正是因為預算審查應有的程序,在上一年度的8月就要送立法院審查,也就是說,每一個年度在4、5月的預算概算時,就要估完隔年一整年的可能稅收收入。
過去幾年,在面對美中貿易衝突、疫情蔓延以及烏克蘭衛國戰爭的國際環境下,各國際組織與經濟學家都沒看好台灣的景氣,所以政府在預估時也就保守的設算可能歲收,以避免造成赤字。所幸天佑台灣,前年的證交稅、去年的營業稅,都因為台灣的產業傲人表現而有了出乎意料的高收入,這是國家之福,更是財政上難得的幸運。
但這些錢該不該全部普發給人民?答案當然不是,因為對照世界上其他國家在這段時間的財政大多呈現嚴重赤字,台灣這樣的財政幸運,運用上最好的項目,也是最應該的項目就是社會安全網的強化,也就是趁機會補強勞保、健保的財務,好讓台灣可以面對必然來臨的少子化衝擊,或者是景氣衝擊的歲收衰退。
就像挪威在1970年代將開挖北海油田的收入,是為他的後代建立令人敬佩且具備道德關懷的主權基金,而不是民粹性的減稅或奢華揮霍在無用的基礎建設之上。
你可能也想看:6000元怎麼領?這族群免登記直接入帳!3種發放管道出爐一次看:近8成ATM都會加入
可惜的是,對於我國這兩三年難得的財政運氣,卻有人帶風向說要還稅於民,要求政府普發式撒錢。平心而論,這就是台灣財政上的最大悲哀,媽寶式的以為有一個人叫作政府,而忘了其實政府就是我們,財政就是我們自己的錢、自己的債,沒有一個姓「政」名「府」的人會拿錢給我們,我們拿的是自己的錢,舉的是自己的債。
當我們跟政府吵錢的時候,其實最後發錢給我們的,也不是從這些官員的荷包而來,而是來自我們自己未來的錢包。
在疫情衝擊下,台灣有太多太多的民眾與產業需要支援協助,國際能源價格的飆漲,更有許多民眾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失去大部分的所得。這些都需要政府來分配「財政運氣」,讓碰到歹運的民眾不至於過於悲慘。
這次普發現金之亂,喧騰吵鬧下,如果真要有正面意義,就是讓人民荷包與政府財政表現有了更緊密連結。今天有超徵的時候發了現金,未來如果短徵的時候,得請大家從口袋把現金掏回來國庫,大家不要哇哇叫,又要大嚷政府搶錢了。
連續幾年的財政運氣,用現金來讓全民同樂一下,原本無可厚非,但是應該要記得,從朝三暮四改成朝四暮三,高興的永遠是猴子,把屬於台灣永續利用的財政能量投資在對的項目,讓台灣更有韌性的面對將來財政沒那樣幸運的時候,讓台灣可以更好,我想這才是財政紀律的真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