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Q&A搶先看】
Q:今年11月有4個颱風,是台灣史上第一次,我們可以把它歸因為受到全球暖化的影響嗎?可以歸因或不能歸因的原因是什麼?
A:(中國文化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 周昆炫)2024年11月4個颱風並存,的確是第一次在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地區出現的罕見現象,但個人認為並不能歸因於全球暖化。
因為若以1970年後衛星觀測較客觀的日本氣象廳(JMA)颱風數據來看,在1972年7月、1985年8月及9月、1988年9月、1992年8月、1994年8月及10月、2017年7月、2024年11月均出現過4颱共存的現象,可以發現4颱共存出現的年份跟月份並無明顯規律,因此不容易歸因於人為暖化。
1994年10月24日,4颱共舞時的手繪地面天氣分析圖。圖片來源:中央氣象署
Q. 以台灣的情況來說,全球暖化會讓颱風季加長,或是延遲颱風來的時間嗎?
A:根據中央氣象署《颱風百問》資料,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地區每年約有26.1個颱風形成,但由於臺灣的國土範圍不大,每年則僅有3.4個颱風侵襲臺灣,影響的時間多為7-9月期間,依此期間定為颱風季,若只看7-9月期間每年則約有2.6個颱風影響臺灣。
全球暖化對颱風造成較明確的影響是在颱風數目減少方面,我們最近分析衛星觀測期間(1970-2023年)近期與早期的聯合颱風警報中心(JTWC)颱風資料中,形成個數的差異,發現7-9(6-11)月的颱風數目約略減少1.3(1.0)個,但比例約略維持在55%(85%)左右,因此個人推論人為暖化對於西北太平洋地區颱風季的影響並不大。
Q:高溫會導致颱風的強度增強,帶來更嚴重的災害嗎?
A:是的,以臺灣的颱風災害而言,災害的規模取決於颱風侵臺期間造成的風雨情況,風雨多寡又與颱風的大小、強度、移速有關。
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已指出,全球暖化造成的影響,已觀測到海溫升高及氣溫增加的現象是非常明確,而全球主要(強)熱帶氣旋比例增加的現象則為高度信心,至於颱風伴隨的降水增加則是中度信心。物理解釋為高海溫會導致颱風生成後更容易發展成較強颱風,中心更強的風速也會導致更劇烈的降水。
秋季颱風創紀錄,反聖嬰現象是主因
中央氣象署羅資婷科長表示,2024年10至11月兩個颱風登陸台灣,是歷史首次,但全年生成的颱風數量與氣候平均值相差不大。她指出,秋季颱風數量增多與反聖嬰現象密切相關,西北太平洋海溫異常偏暖及熱帶波動的活躍,提供了颱風生成的有利環境條件。
她也指出,高海溫雖使颱風更易發展為強颱,但颱風生成與影響路徑,還受其他大氣和海洋因子的調控。未來海洋溫度是否會持續升高,並改變颱風生成的分布與強度,仍需更多研究來驗證。
中國文化大學周昆炫教授進一步指出,全球暖化對颱風的影響更明顯地體現在強度增強上,但對數量的影響則不顯著。以今年11月4颱共存為例,雖是首次出現在11月,但歷史上在其他月份也曾有類似現象發生,因此難以直接歸因於暖化。
全球暖化反而不利於颱風生成?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陳昭銘教授指出,全球暖化雖導致海洋溫度上升,但熱帶地區的中層大氣增溫幅度高於低層,削弱了大氣的上升運動,這不利於颱風生成。
然而,副熱帶地區的增溫趨勢卻使颱風生成位置北移,尤其台灣東側海域的颱風數量呈現上升趨勢,且更容易於高溫海域增強強度。此外,熱帶西太平洋東側海溫增暖,也使颱風有更長時間增強為強颱。
陳教授進一步解釋,2024年與2016年秋季颱風數量增加的情境相似,皆與反聖嬰現象有關。反聖嬰的發展導致熱帶西太平洋海溫偏暖、北太平洋高壓減弱並東移,進而促使颱風向西北方向移動,增加侵台的可能性。
中央研究院陳奕穎副研究員提供了另一視角,探討颱風對森林的影響。他表示,颱風帶來的降雨能為乾旱的森林補充水分,穩定生態環境。
然而,若颱風數量或強度顯著增加,也可能造成森林災害,例如樹木倒伏或山坡滑動。從1999年至2018年的數據顯示,目前秋季颱風對東亞森林的正面影響仍大於負面,但未來極端氣候可能改變這一平衡。
※本文整理自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原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