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傳統再生能源面對用地有限、建置成本高昂等條件限制,遲遲無法大幅提升發電量與發電占比時,全球推動碳中和的腳步並沒有停下。在此環境中,氫能作為潔淨能源的核心技術逐漸受到關注。
全球能源轉型 氫能角色至關重要
林孟衞觀察世界最新趨勢分享,氫能在全球能源轉型中的角色至關重要,特別是對於難以減碳的產業,如:鋼鐵、化工與長途運輸,氫能因具有潔淨、高效和多功能的特性,能有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因此被視為推動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的核心技術之一。
林孟衞進一步解釋:「氫能技術包括藍氫和綠氫,前者主要通過碳捕捉與封存技術減少碳排放,而後者則完全依賴再生能源進行製氫」。在2030年之前,藍氫被視為過渡技術,但隨著技術進步,綠氫將逐步成為市場主流。在台灣,氫能將成為未來能源供應的重要來源,潛力不容忽視。
氫能發展空間與市場潛力
根據勤業眾信的報告,在2050年,全球氫能市場規模將達到1.4兆美元,並且累積投資需求超過9兆美元。其中,台灣的氫能市場發展潛力也十分巨大,隨著政府推動2050淨零排放政策,預計台灣到2050年的氫能需求將達到367萬噸,意味著氫能在未來能源結構中的重要性將顯著提升。
林孟衞分享,全球多個主要國家如美國、德國、韓國和日本,都大力投資氫能技術,並制定詳細的政策支持,例如:美國政府2024年啟動了高達7億5000萬美元的氫能發展計劃,目標是在2031年將氫能生產成本降低到每公斤1美元。同時,德國、韓國和澳洲等國家也已啟動大量資金,用於支持氫能技術的研發與基礎設施建設,台灣應該跟上世界的腳步。
台灣應追上世界腳步 加強氫能產業推動
在台灣部分,儘管氫能應用亦逐漸受重視,舉例來說,根據台灣的能源政策,預計到2050年,氫能將占全國能源消耗的9%~12%;然而,台灣的氫能發展尚處於起步階段,面臨再生能源供應不足、氫能基礎設施建設滯後等多項挑戰。
首先,在發展氫能產業所需的基礎設施部分,像是:氫氣儲存設施、輸送管線及氫能發電設備等,目前在台灣仍屬初步階段。第二,氫能基礎設施建設需耗費大量資金,與傳統能源相比,這些基礎設施尚未建立成熟的市場運作模式,使專案開發者在投資氫能項目時面臨較高風險。
讓情況雪上加霜的是,目前台灣的氫能相關法規仍未完備,缺乏明確的安全標準與產業規範,與其他國家相比,台灣在氫能產業政策推動上相對較緩慢,不僅增加了投資風險,也限制了氫能技術的快速發展。
台灣地理位置得天獨厚 成發展氫能產業潛力新星
儘管挑戰重重,台灣在氫能領域仍具有巨大的潛力。林孟衞分享,台灣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具有成為國際氫能貿易樞紐的潛力。同時,台灣的港口設施,如高雄港等,為氫能的進口、儲存和轉運提供有利條件,有助台灣在國際氫能市場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氫能產業的發展中,勤業眾信深入研究台灣氫能產業的法規現況,並與全球法規標準接軌。由於氫能相關政策法規尚在發展階段,勤業眾信致力協助企業了解現行法規框架,並針對未來可能的政策變化提供前瞻性建議,這些服務有助企業減少投資風險、應對市場挑戰,並在政策環境變化中保持競爭力,抓住氫能市場的機遇。
今周刊2024 能源轉源論壇,右二勤業眾信永續轉型服務團隊的電力、公用事業與再生能源產業負責人合夥律師林孟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