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揭密翡翠水庫好水質》30年水源保育VS.茶農生計平衡,環境友善茶會是解方嗎?

揭密翡翠水庫好水質》30年水源保育VS.茶農生計平衡,環境友善茶會是解方嗎?
撰文: 臺灣永續棧     分類:E永續環境     圖檔來源:LTSER翡翠站 日期:2024-07-16

水庫是臺灣水資源的命脈之一,新北坪林的翡翠水庫、南投魚池的日月潭水庫,擁有全臺灣最乾淨的水質,但不同於日月潭水庫依靠抽蓄發電與污水處理來維持水質,供應著臺北地區600萬人民的翡翠水庫的好水質,則是來自被劃歸為「臺北水源特定區」的緣故。

戒嚴期間的1980年代初,為了臺北長期的乾淨水源考量,政府陸續將北勢溪流域範圍內的坪林和烏來的全區,以及新店、石碇和雙溪三個地區一半以上區域劃定為水源特定區,住在水特區的豬農、稻農,不得已放棄豬圈、稻田,有些居民則是淹沒區的影響而搬遷,讓水庫蓄水。沒了謀生工具又丟了家裡客廳,坪林居民只能在山坡地轉作茶。

但事情未就此結束,那些政府允許種茶的山坡地,依農業部的地目使用,是「宜林地」,能造林但不能經營農作物,

 

換言之,這片山坡地其實不能種茶,因此直至30年後的今日,當氣候變遷導致乾旱、暴雨頻繁,造成農作損失時,茶農們無法依正常管道請領任何補助,而需另案申請。更諷刺的是,犧牲家園給六百萬人民用水的坪林人,連自來水都沒有,而須自行到山上引水。

 

為了保護環境,水特區內的土地利用受到嚴格的管制,影響居民留在家鄉的發展機會。

 

在2006年國道五號開通前,2005年 7 月環保署針對「北宜高速公路坪林行控中心專用道開放供外來旅客(每日最多四千車次)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要求修正總量管制除每日 4000 輛外,應控制同一時間在坪林地區之車輛不得超過 800

 

此管制限制了進入本地的觀光人潮,也意外地加速了坪林青壯年離開家鄉,坪林的茶產業與地方經濟自此陷入十年左右的嚴冬期。

 

臺北水源特定區管理分署轄區。圖片來源:取自臺北水源特定區分署官網

 

而後,為因應2021年遭逢的百年大旱,水利署開始規劃珍珠串計畫,考慮牽引南勢溪水供給新竹使用,引發本地烏來的居民強烈的抗爭。南勢溪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牽引道又緊鄰著泰雅族部落,居民們擔心生態遭破壞,更擔心小林村悲劇重演,堅決反對引水到新竹⋯⋯

 

圍繞著水資源而引起的環境正義問題,是坪林和烏來重要的社會議題,也是「LTSER翡翠站——森林茶園社會生態系統核心觀測站」關切的焦點,TSH有幸採訪LTSER翡翠站,

 

邀請計畫總主持人臺灣大學地理學系黃誌川教授 (下稱River老師) ,以及屏東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簡赫琳教授 (下稱簡老師) 、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發展所張聖琳教授 (下稱張老師) ,為我們娓娓道來LTSER翡翠站的長期觀 (監) 測項目,以及所面臨的種種挑戰。
 

以翡翠水庫為核心,觀測坪林與烏來的社會生態環境

 

River老師表示,在前述歷史脈絡下,成立LTSER翡翠站最主要目的是了解翡翠水庫營運30年來,坪林居民在水特區嚴格管制下的生活模式,並思考翡翠經驗能否作為其它水庫集水區土地管理的參考。

 

此外,還需在水資源、環境保護、山區聚落之間的衝突與矛盾中,尋找協調的方法以達到社會與環境的永續發展。

 

另一目的,是比較坪林和烏來的情境。坪林與烏來分別為北勢溪與南勢溪中最重要的聚落,坪林以種茶為主,烏來則以原住民、溫泉觀光聞名。烏來是臺灣北部著名的泰雅族原鄉部落,有天然的溫泉資源,雖然也在水特區的範圍,但因適用原住民族土地使用規則,觀光未受限制,旅宿業蓬勃發展。

 

在人口方面烏來雖有外流,但也有適當比例的自然成長,人口和產業結構比較穩定。與烏來情境截然不同,坪林經歷來嚴重的人口外移,戶籍人口目前穩定在6300人左右,人口老化嚴重、採茶人力不足。又因土地、建物的嚴格管制,青年即使有意願返鄉,也受到不少限制

 

翡翠水庫北方為坪林及北勢溪,南方則為烏來與南勢溪。圖片來源:取自經濟部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分署直潭壩集水區範圍圖

 

坪林內部社會複雜,進行訪談不易

 

負責深度訪談的簡老師補充,坪林內部矛盾多且議題複雜,進行深度訪談實則不易。

 

除了曾經遇到養鹿場拒絕訪談,茶農也常因農忙拒約,另外則是青農自覺專業技術不足且與老一輩理念不同,不敢任意發言。很多人甚至不認為自己是地方權益關係人,例如茶博物館、千里步道協會,或是坪林國小的教師與家長。

 

雖然遭遇很多訪談困難,但簡老師也在訪談中發現,坪林各里因地形與土地規劃不同,有各自的獨特問題。

 

例如石(石曹)里反應雪隧的空氣污染影響茶的品質;上德里則認為土地規劃太破碎,土地交叉污染風險高,以及臺灣有機茶產業已達飽和,希望政府開放更多經濟機會,例如觀光休閒業、親水遊憩等。

 

水德里的居民提到,由於該里離河川非常遠,現因氣候變遷乾旱頻繁,茶園缺乏灌溉設施,容易乾枯;粗窟里則因地處深山,網路收訊差,雖有架設低衝擊設施,但只要下大雨,居民就接收不到訊號。

 

坪林行政區劃圖。圖片來源:取自坪林區公所

 

簡老師特別說明,儘管能採訪到一些茶農和里民,但坪林的意見多元,訪談資料難以全面代表整個族群。


談到此,剛加入LTSER翡翠站半年的張老師接著說,非常理解簡老師的困難。

 

她自嘲:「我的主業是茶農,副業才是教授!」雖然進入翡翠站僅半年時間,但她已在坪林種茶12年,深知坪林內部龐大的分歧與矛盾。張老師解釋,茶農與茶商之間缺乏信任,小地方彼此都認識的在地人社會網絡複雜,因為親族而有血脈連結,但因生意又有不同張力。

 

由於飲用水保護區的在戒嚴期間設立,地方沒有參與機會,到了2005年爭取國道五號坪林出口運動,對坪林造成的傷害,讓坪林長輩對外來的研究訪談、專案參與、地方創生都冷眼旁觀,他們不覺得這些事情關乎自己的茶葉生意,甚至覺得自己為臺北人保護水源地而犧牲身家發展。


「我真正感受到坪林人的委屈,是進去種茶七、八年後,某天在茶園拔草,草拔著拔著,突然覺得憑什麼坪林人不能在自己的土地上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就在不遠處的鄰居石碇、烏來,只要沒有被劃在水源特定區裡面,想做什麼就能做什麼,心裡非常不平衡。」張老師分享。

 

然而,坪林人的憤怒存在世代差異,張老師補充,現在約60至80歲的坪林人,因為曾眼睜睜的看著家裡客廳被拿走,所以被剝奪感強烈,對水源保護區充滿憤怒,

 

但在1990年後出生的坪林人,他們所知道的坪林就是在被限制發展的水源保護區內,年輕人憤怒是因為要回來繼承家業、當家作主,卻沒有發展空間。


但對於水源保護區的開放,張老師認為有討論空間。她指出,現代的營建與開發技術比1980年代設立水源保護區時更為成熟,能據此討論解編開放的程度,LTSER翡翠站在此,就是作為溝通論證的平臺,提供溝通討論的深度知識。

 

看見坪林教育需求,提供課後輔導資源

 

回應簡老師被拒訪的困難,張老師告訴我們,2012年她和學生剛進入坪林也被質疑。當年中華鳥會邀請張老師到坪林推動「生態茶鄉」,於是張老師帶著學生一行人進入坪林,沒想到在地人一聽到「生態」兩字就非常生氣,覺得「生態」是讓他們家破人亡的原因。

 

作為城鄉專業的張老師反思,如果城鄉規劃專業者,無法協助這個幾乎限制完全發展的坪林找到經濟出路,自己未來憑什麼堅持生態保育以及生態友善的城鄉發展政策?


在此前提下,團隊學生突然想到,或許能透過茶品牌創業,協助當地茶農發展環境友善茶

 

然而,起初沒有茶農願意跟張老師的團隊合作,張老師因而回過頭思考:團隊能為坪林貢獻什麼?幾次進出坪林,他們發現坪林小孩最缺乏的是教育資源,於是在與幾名茶農們達成共識後,張老師的學生們開始逐一到這些茶農家中幫孩子做課後輔導。

 

然而供不應求,城鄉所人手有限,當時僅有五名學生能進入坪林輔導,難以滿足坪林小孩的需求。於是張老師便與長老教會、社工系陳怡伃老師合作,以服務學習的方式,讓更多大學生進入坪林進行課後輔導。

 

就這樣,張老師團隊與坪林茶農建立起互信關係,成功打入坪林的社會網絡。當時第一批進入坪林當課輔老師的學生和助教,也在臺大成立了課後輔導的社團「新芽社」,延續這份對坪林的熱情與服務精神。

 

2013年起,臺大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學程 (IPCS) 師生進入坪林,進行氣候變遷與茶產業研究,

 

同時在2015至2018三年間,透過「食養城市,人文農創」計畫,近20位老師開設10幾門課程,促成近300位學生進出坪林。課程結束後,有些師生延續了與坪林的緣分,有人入住坪林,有人則時常回坪林探望。

 

望提升公民參與度,水特局提供研究量能

 

為了接觸到更多權益關係人並推廣LTSER翡翠站的知識,LTSER翡翠站辦了很多交流活動,希望能促進在地社群的公民參與和對環境知識的理解。


簡老師分享,坪林居民認為水源回饋金的分配由區公所自行決定,不透明也不公平,希望增加公民參與。為因應居民的需求,簡老師舉辦了水源回饋金說明會,然而當天到場的里長、居民不多,且隱約聽到些地方角力的耳語。

 

地方上因各種原因,參與能力有限、積極度不高,回鄉的青年小農則因缺乏資源和話語權,意見通常埋沒在眾聲喧嘩之中。

 

認識水源回饋金

 

在「受益者付費、受限者得償」的原則下,依據民國93年的「自來水法部分條文修正案」規定,於水質水量保護區內取用地面水或地下水者,應繳交水源保育與回饋費;而保護區內因水質水量保護區劃設,導致權益受限的居民,將獲得回饋補償。(資料來源:水源保護與回饋制度簡介)

 

坪林永續過去未來你我她系列活動。圖片來源:LTSER翡翠站

 

River老師列舉曾經辦過的活動,說明不同活動有不同的參與者。

 

像是為促進地方權益關係人的參與,拉近科學家與在地利害關係人之關係,增加非正式互動,以便為日後研究場域協作打下更穩固的科學溝通信任基礎,他們利用貝蒙計畫辦理老少咸宜的烤肉活動,當時坪林的茶商茶農、立槳業者、露營業者、區長都有一同參與。

 

第二次世界河川日與採集人工作室的陳科廷協辦,也吸引許多當地居民跟茶農參加。

 

但是學術性質較強的活動,坪林人的參與度就不高,River老師舉例,第一次世界河川日在臺大地理系舉辦,參加者就以學者居多,水特局也有參與;生態系服務的國際論壇,有來自17個國家的將近40名學者參與,在地人有幫忙安排小旅行,但沒有參與活動。

 

生態系服務亞洲工作坊。圖片來源:LTSER翡翠站

 

至於水特局在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簡老師認為水特局態度友善,希望水特局能支持更多創新的生態系服務活動,如生態系服務給付、生態系服務培訓等。

 

River老師補充,水特局被賦予的任務是管理水源特定區的水質,公務員無權改變法規,但與地方關係深厚且有研究能量,是重要的合作對象。

 

2023年,在時任國科會副主委林敏聰的建議下,River老師請水特局開啟地下水農藥狀況和土地管理盤查的研究計畫,未來LTSER翡翠站將與水特局合作,由LTSER翡翠站負責搜集觀測資料,水特局開啟研究案。

 

搜集並公布溪水資料,難在比較不同農法對環境的影響

 

談完社會資料的搜集與難題,在生態項目上,LTSER翡翠站主要觀測溪水資料,並定期公布給茶農與當地居民。


對於農業肥料跟污染的觀測,River老師說明,其實茶農本身也有相關知識,因為茶葉裡若有太多農藥殘留會影響銷售,而一般除草劑、驅蟲劑在土壤裡兩週就會揮發,不易殘留,「事實上,除草劑或驅蟲劑的問題,茶農比我們還在意!


至於肥料,River老師在溪水中確實測到一點肥料污染的訊號,但極其微弱,基本上整體水質狀況都很好,

 

「如果水質差,水特局可能就麻煩了!」River老師感嘆,相較於臺灣其它河床,金瓜寮溪的水質好太多。茶農真正的問題,以及翡翠站要回答茶農的問題是:有機農法與慣行農法對於水土環境影響的差異,以及這些差異是否對茶葉的品質與產量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基於研究倫理,深度訪談資料以報告形式公開

 

搜集各種自然與社會的資料之後,LTSER翡翠站面臨的難題,是如何基於研究倫理長久保存深度訪談資料。自然生態資料能夠長期保存,但基於研究倫理,人文社會的訪談資料在一段時間後需要銷毀,這與LTSER的初衷有些不相容。

 

張老師與LTSER翡翠站負責原住民文化相關內容的盧道杰老師 (下稱DJ老師) 討論,決定現階段將深度訪談資料報告形式公開,不公開原始資料。

 

簡老師補充,尤其在坪林地區,因人口不多,一句話就能識別出個人,所以坪林的質性資料處理的確更為困難,除了深度訪談之外,問卷中有些涉及個人敏感性和影響的題目,也只能做統整性處理,不能公開原始訪談資訊。

 

LTSER翡翠站資料管理流程。圖片來源:LTSER翡翠站

 

 

跨領域合作是多元學習,社會領域漸受重視

 

在LTSER翡翠站成立以來,三名老師參與了許多跨領域的研究和活動。簡老師分享,她以前覺得毫無關聯的活動,現在都有機會參與。

 

今年她首次參加了在維也納舉辦的歐洲地球科學聯合會 (European Geoscience Union, EGU) 活動,見識到農業、生態分析等領域的研究,並了解國際長期生態觀測的進展。

 

簡老師指出,因為氣候變遷和永續發展觀念普及,學界開始重視自然與社會科學的協作,很多自然領域的活動開始邀請社會科學領域參與。

 

River老師補充說,數十年前就有長期生態研究LTER (Long Term Ecological Research),在歐洲稱為eLTER (European Long Term Ecosystem research),國際上則稱為ILTER (International Long Term Ecological Research Network)並使用關鍵區觀測站 (Critical Zone Observatory, CZO)。

 

然而不論是LTER系統或CZO系統,現在都特別強調人文社會更多參與,因此許多地方也陸續發展長期社會生態研究,歐洲是最早在eLTER中成立LTSER。

 

張老師說道,自己園藝系出身,從學生時期便思考,如果科學資料、商業模式、社會資料疊圖後會有何結果,所以當River老師邀請合作翡翠站,她非常高興LTSER創造了跨領域研究環境,

 

「我們已經有很扎實的學術和資料基礎,對於茶的耕種、製作、買賣也都掌握得很好,可以說我已經準備了十幾年,在退休前終於有機會做社會生活實驗」。

 

River老師則笑說自己「很慘」,因為原本自然科學家接觸的對象不會說話、沒有情緒,但在LTSER的跨領域研究,不是只有數據、分析和模式,還要面對多元的人群,所以翡翠站剛成立時,River老師其實並不知道該如何進行跨領域整合。

 

「對我來講,跨領域合作是很多元的學習,突然知道了在自己小小天地以外的一大堆事情,而這些事情、所有研究方法,都是我從未想過的。」他提到自己是在LTSER翡翠站成立後,與簡老師合作,才開始了解問卷如何設計、視覺如何呈現,而跟張老師合作後,才學習到能透過繪製生命歷程來了解地方脈絡。

 

繪製居民生命歷程,推動公共治理平臺

 

慢慢一點一滴把LTSER翡翠站拉拔長大,身為計畫總主持人的River老師說明,翡翠站原本是個鬆散的組織,原因就是前面提及的「壓根不知道該怎麼做」,但隨著計畫進行,有了不同領域的協助與視野,讓他對翡翠站的看法更加完整。

 

對於下一階段的發展,River老師列出三大目標:


1. 在氣象水文的部分,增加坪林拱橋以及屈尺的水質化學站。

 

屈尺在南勢溪下崖,目前一週採樣一次,共搜集18個化學參數,主要目的是在目前三個觀測站 (金瓜寮上游、下游及福山) 之外,全面性觀測整個水特區。 這是在加深與加廣上,選擇了加廣。

 

加深,就是把目前翡翠站能做到的70%碳盤查參數,繼續努力提升到80、90%;加廣,則是為更多條河川進行碳盤查。「國際正在推廣每條河川都做碳盤查,目前翡翠站能測量到70%的參數,在國際上已經很厲害。於是與推動辦公室的登秋老師討論後,認為加廣更有說服力。」

 

2. 全面性居民生命歷程與碳盤查工作。

 

臺灣過去30年未曾記錄山區社區與部落的生命歷程,雖然調查生命歷程耗時費力,但卻是很珍貴的資料,除了是任何環境政策的重要基礎,也能作為個別的研究。未來希望能請張老師協助搜集與分析居民生命歷程,與茶博館合作,把生命歷程跟當地特色元素結合,變成展品,在茶博館定期策展。

 

換言之,從研究面,透過生命歷程了解環境政策對居民的影響;從培力面,使坪林人在茶博館展示自己的創作;從宣傳面,則是透過展覽讓外地人更了解坪林。而碳盤查工作,會由DJ老師和張老師一同進行。

 

3. 協助清查水特區,推動公共治理平臺。

 

期待DJ老師利用公共參與式作圖,清查整個水特區,把水特局、茶農都不知道的地主與居民關係。

 

再來,藉由外部資源推動坪林公共治理平臺,弭平政府和民眾的資訊落差及交流不對等。希望透過治理平臺,讓政府跟民眾能確實溝通,增強民意的代表性,使之能在政策裡呈現。

 

金瓜寮溪上游觀測站。圖片來源:LTSER翡翠站

 

LTSER翡翠站作為觀測站,以觀測資料為本,已經陸續連結出其它的研究案,簡老師在LTSER翡翠站之下,申請國科會專題計畫,研究南勢溪跨域引水議題,該議題也是水利署正在推動的珍珠串計畫,還有水特局研究坪林地下水農藥狀況和土地管理盤查。

 

River老師說:「不知道能做到什麼程度、達成什麼結果,但能多做就多做。」期待在張老師及DJ老師加入、進一步擴大觀察項目後,能對翡翠水庫的社會生態進行更完整的觀測,並透過LTSER平臺,梳理在地利害關係與生命歷程,了解整個水特區已發現與未發現的環境正義議題,帶動起政府與地方對土地規劃的討論,

 

從政策、法規與社會結構的調整與改變,還給為環境保護而犧牲30年的翡翠地區居民應有的生活,逐步實現翡翠水源特定區的環境正義。

 

本文獲《臺灣永續棧》授權轉載,原文:水可載舟亦可覆舟,LTSER翡翠站的環境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