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發展綠電、節能減碳就叫永續嗎?企業推ESG,不只是出「報告書」而已

發展綠電、節能減碳就叫永續嗎?企業推ESG,不只是出「報告書」而已
撰文: 工商時報/彭暄貽     分類:E永續環境     圖檔來源:shutterstock 日期:2023-04-12

近年因疫情和全球氣候變遷、海平面上升等現象,人們開始正視如何與自然環境共存,企業也在思考如何在確保營收成長又能保護地球,達到永續經營。也因此,近年國內企業對「ESG永續經營」愈顯重視,相關報告書、論壇也積極推展。

ESG分別是環境保護(E,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S,Social)以及公司治理(G,governance)的縮寫,被視為評估一間企業是否永續經營的重要指標及投資決策。

 

然而,在台灣家族企業、中小型企業比重仍高之際,公司治理、專業經理人制度落實進度仍有明顯持續努力的空間。在環境保護部分,僅多聆聽企業支援發展綠電、節能減碳策略,但除規模較大之集團外,中小型企業的自我營運高值化、環保能量其實仍有不足。

 

以石化產業來說,除台塑、長春、中油等大型集團外,在採訪過程中,詢問規模較小的石化專業廠近年節能減排是否有長期顯著改善成果與數字時,記者多數得到因產能擴充機會不多,改善成效不甚明顯的回應。

 

你可能也想看:想用ESG吸引投資人?一文教你永續報告書怎麼寫:該「展現績效」或「建立形象」

 

其實,正因台灣石化專業廠產能擴充機會受限,部分業者將營運專注力轉向投資大陸、東南亞產能擴充,對當地環保標準謹慎因應,反而對台灣廠區產能因淪落停滯不前狀態,僅期許不發生工安事故為目標,更遑論要分享、探詢產品環保高值化布局規畫與成效目標。

 

不過,除石化產業外,台灣其他產業更因產品屬交錯製程,如特用化學品、侵蝕溶劑等,以及電子產品牽涉的電池回收等,也應在高產值、高科技的美化題材關注外,啟動環保追蹤、回收要求,同等看待才是。

 

尤其,對社會大眾而言,永續經營中環保、回饋地方共榮的要求,只是企業爭取社會支持運作的基本,產品的環保、高端應用、高值化及綠色產品比例等升級精進才更是產業、企業要多加琢磨之處,如此方能讓人確實感受到企業永續經營的正向轉變,而非僅是報告書的資料拼補論述。

 

延伸閱讀:

ESG模範生闖大禍的啟示

如何讓ESG的美夢成真

ESG杜拉克

 

※本文授權自工商時報,原文見此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