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300家中小企業深度調查》輔導課程與實務牴觸!企業主心聲:難期待大廠會跳出來協助減碳...

300家中小企業深度調查》輔導課程與實務牴觸!企業主心聲:難期待大廠會跳出來協助減碳...
撰文: 撰文/黃煒軒、研究員/黃浩珉     分類:E永續環境     圖檔來源:攝影/蕭芃凱、shutterstock 日期:2023-01-12

何以中小企業對「以大帶小」興趣不高?一來,是基於產業現實與實務上的運作困難,「以我們的產業來說,公司不分大小,大多是直接面向國外客戶,彼此關聯性不大,甚至互相還是競爭的關係。」主營客製化螺帽與扣件製造的如保興業副董事長王文信坦言,在「與大廠存在競爭關係」的情況下,很難期待有大廠會願意跳出來協助中小企業減碳。

另一方面,大廠的解方不見得適用中小企業,也是問題。

以大帶小、輔導課程  與實務牴觸

 

王文信以如保為例,指坊間雖開設很多輔導課程,「但許多外部顧問上課的內容,會有一定的『公版』,這些公版的內容、架構不一定符合中小企業的需求。」如保的減碳顧問之一、長榮大學校友服務暨資源發展中心主任陳賢名進一步解釋:「例如,很多老師的專長是看半導體業,他們並不了解扣件業,導致業者上課時可能會吸收太多不必要的資訊,以致出現『投入過多』的現象。」

 

對此,國內燕麥代工大廠鈺統食品的管理部經理李宜恩亦有同感。她指出,雖然光是碳盤查一項就有很多外部課程可上,「但常常是去聽了,我們回來要開始做盤查,還是不知道從何下手。」李宜恩苦笑:「課程與實務間的落差缺口,是真的滿大的。」

 

事實上,當被問及目前認為在淨零轉型上的主要挑戰有哪些時,受訪企業的回答中,排名第一的就是「產業資源或輔導不足」(63%),其次是「企業無相關人才」(62.3%)、「法規不明確」(61.9%)等。

 

對於中小企業普遍擔憂的「人才不足」,叡揚資訊董事長張培鏞坦言,就其輔導經驗,台灣不少中小企業確實面臨嚴重的「資訊人才」短缺。之所強調資訊人才,是因為淨零轉型的基礎,終究離不開「數位轉型」,「稍有經驗的人才,很容易就被大廠挖走。一家中小企業能有十個資訊人才就已經很不容易了。」張培鏞無奈表示。

 

除去排名靠前的「挑戰項目」外,本刊發現,亦有兩成二企業主認為「投入轉型的資金不足」是亟待克服的一大門檻。進一步詢問這些相對缺乏資金的業者需要什麼樣的協助,高達八成七回答:「期盼政府或金融業,能提供優惠融資專案。」

 

回應業者的期盼,開發金控總經理龐德明向本刊表示,公司已計畫將攜手中小企業夥伴,結合碳稅、碳交易、CBAM等議題,規畫適合企業中長期發展的資金服務。

 

龐德明以開發金旗下的凱基銀行為例,指凱基已將碳相關議題,包含排碳、轉型/減碳意願及資金用途,作為核貸初期檢查項目,以此進一步了解中小企業的碳排放與因應行動。

 

開發金控總經理龐德明表示,開發金控將積極發揮資金引導的角色,與中小企業攜手面對淨零轉型的挑戰。(圖/中華開發金控提供)

 

鄧白氏台灣區總經理孫偉真認為,面對國際淨零趨勢,中小企業務必加速因應,切莫持「法規沒管,就可再等等」心態,以免競爭力快速流失。(攝影/陳睿緯)

 

政府首要之務:建系統化模組

 

業者期待政府能夠出面,那麼,除了融資以外,政府又能在中小企業邁向「淨零」的路上,扮演什麼角色?

 

對此,全國中小企業總會理事長李育家認為,政府不妨先從「跨部會資源的整合」做起。他觀察,當前淨零排放政策涉及環保署、經濟部、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等不同部會權責,政策工具又分散各下級機關,導致中小企業不易尋找所需資源,「缺乏單一窗口的結果,就是政策常常看得到,卻用不到。」

 

「跨部會整合」固然是一大重點,但李堅明認為,政府首要之務,應是思考如何帶頭開發、建置碳足跡盤查的「系統化模組」。他解釋,當前台灣中小企業最急迫的,就是如何進行碳盤查、管理碳足跡,「但導入相關系統動輒要花一、兩百萬元,不是所有中小企業都有能力負擔。」

 

「為了降低業者的成本,政府應該花個兩、三億元,邀請兩、三個專業團隊投入相關系統的建置。」李堅明解釋,「當這套系統完成後,可以掛在網路上,用租的方式,一次兩千元、三千元,用比較便宜的方式提供給中小企業。」

 

呼應李堅明的說法,國際指標碳盤查認證機構、英國標準協會(BSI)的東北亞區總經理蒲樹盛亦認為,政府的資料庫要先準備好,「例如,每一種原物料的排碳係數是多少?蓋一棟半導體廠房或大樓的碳排是多少?這些數據,政府都要盡可能的『模組化』,避免業者逐一自行計算碳排。」蒲樹盛說。

 

 

減碳趨勢下  台灣頭家無躺平本錢

 

但,政府資源再神通廣大,也很難做到雨露均霑。那麼,許多對淨零碳排仍「無所適從」的中小企業主們,又可以為自己做點什麼?對此,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建議,中小企業的第一步,可從「ICT(資通訊技術)的智慧化」做起。

 

彭裕民表示,例如,企業平日若能搭配中央控制系統,做好廠房與辦公室的溫度控制與溼度控制,並更換省電燈泡等,「這樣基本上,就能省下兩成到三成的電、油等能源。」

 

張培鏞則從自家輔導企業的經驗觀察,指中小企業碳排來源的第一名,大多是「公務車」,「因為油的碳排量非常高。」第二名,往往是大型的冰水主機及空壓機等設備。第三名則是機房,「為了解決機房散熱問題,往往冷氣都開很強,這耗電量就很高。」張培鏞提出對策,建議可善用「雲端」,因為機房一旦上雲,碳排量「歸戶」給雲端業者,「且使用『公有雲』本身也有助於減碳。」

 

至於知名美商金融數據分析公司鄧白氏台灣區總經理孫偉真,則從企業經營者的「心態」切入。她觀察,很多中小企業認為反正法規還沒強制要求,且初步評估後覺得投入淨零的成本太高,於是選擇觀望。「但,很多時候,企業競爭力的差別,其實就在這『做與不做』的一念之間。」孫偉真強調。

 

「再等下去,我們就沒有競爭力了。」蒲樹盛觀察,考量到台灣的「電力排碳係數」遠高於多數先進國家,甚至跟中國不相上下,這代表什麼?「你必須省更多的電,才能達到跟其他國家一樣的減排效果!」蒲樹盛言下之意,在淨零的「立足點」不平等之下,台灣的中小企業根本沒有「躺平」的本錢。

 

對此,正在快馬加鞭趕碳盤查進度的新呈,顯然感受深刻。「我的感覺是,台灣的中小企業,普遍都是要『感到痛了』,才會開始行動。」但陳泳睿話鋒一轉,「人才的養成,碳盤查等系統的導入,都不是一、兩年就可以搞定的事。」

 

況且,「到時你的『客戶們』,可能也不會給你那麼多的時間。」陳泳睿說。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