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號稱「非洲的COP」窮國有望得到賠償?台灣能做什麼?

號稱「非洲的COP」窮國有望得到賠償?台灣能做什麼?
撰文: 願景工程記者周妤靜/台北採訪報導     分類:E永續環境     圖檔來源:圖/取自UNFCCC flickr 日期:2022-11-07

「北半球國家必須為氣候災難付出代價!」肯亞、剛果青年在第二十七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7)開幕前一個月,上街頭抗議。非洲國家的碳排放只占全球百分之四,卻受到最大衝擊,肯亞青年瓦圖蒂控訴:「這不公平,富裕國家必須兌現氣候融資的承諾。」

從乾旱、熱帶氣旋到海平面上升,非洲國家天災不斷。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今年的報告指出,非洲之角和南非的乾旱都因氣候變遷而加劇,奪去超過五十萬人生命,損失約七百億美元;西非國家經歷超過千次的洪水,兩萬多人因此離世。

 

遲遲不來的雨季,正使東非國家三千六百萬人面臨饑荒。瓦圖蒂向法新社表示,「脆弱國家的財政困窘,沒辦法處理越來越嚴重的災害。」已開發國家承諾籌措給開發中國家的氣候資金,不只攸關公平正義,也攸關生死。

 

然而,巴黎協定中,每年撥一千億美元助窮國對抗氣候變遷的氣候資金遲未到位。今年COP27辦在埃及,號稱是「非洲的COP」,中央大學教授李河清指出,「在脆弱度高、因應能力又薄弱的非洲國家,氣候調適及氣候賠償責任,自然成為談判重點。」

 

李河清研究全球環境治理,參與過十四次聯合國氣候高峰會。她表示,各國不想究責,「每年談到哪個國家要為氣候變遷出錢,都談不出名堂。」開發中國家今年再提出課徵「全球稅」訴求,呼籲聯合國向富國的航空業、船舶運輸、石油商與金融交易徵稅,以彌補脆弱國家在極端氣候下的災害與損失。

 

李河清強調,除了金援以外,已開發國家還能貢獻災害潛勢推估等調適策略。台灣的邦交國如帛琉,多是受海平面上升、極端氣候所影響的小島國家。李河清認為,台灣應該與邦交國共享防災技術,並號召學界擔任邦交國的學術顧問,向「綠色氣候基金」等國際組織爭取調適資金,「台灣就算不是聯合國會員,仍然可以施力。」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