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資源再優化!日本企業利用AI縮減工地混凝土浪費,還有助減少CO2排放

資源再優化!日本企業利用AI縮減工地混凝土浪費,還有助減少CO2排放
撰文: 數位時代/林鍵鱗     分類:E永續環境     圖檔來源:西松建設提供 日期:2022-07-11

日本西松建設與設計軟體研發公司FORUM8合作,研發出能夠自動計算所需新鮮混凝土量的APP,縮減工地混凝土浪費,還有助減少CO2排放。

混凝土的製造往往伴隨大量二氧化碳的排出,若生產後未使用完畢便遭到廢棄,對於目前全球積極推動的減碳議題,卻是背道而馳。

 

有鑑於此,目前在日本建築業以統包商為中心,不斷研發如何減少建築工地未使用完的新鮮混凝土「餘土」的技術,如果能在現場將材料處理成可再利用資源,或透過AI最佳化下訂量,以減少浪費來實現對減碳的貢獻。

 

為了讓建築工地減少混凝土浪費,日本西松建設與設計軟體研發公司FORUM8合作,研發出能夠自動計算所需新鮮混凝土量的APP,可在智慧型手機或平板上使用,只要在施工圖上圈選要澆置新鮮混凝土的場所後,AI就會算出所需的數量。

 

AI縮減工地混凝土浪費。圖/西松建設

 

有別於過於建築工地在需求新鮮混凝土時,一直以來通常都是由建設公司員工在現場人工計算再下訂所需量,但是如果作業負擔大時也容易出錯。

 

西松建設建築技術部長原智紀表示:「擔心新鮮混凝土不夠,因而成為超額下定的主因」,但是如此的做法卻是造成混凝土極大的浪費。

 

由於建築工地基礎工程等所使用的新鮮混凝土,在製造其原料的水泥時會排放大量的CO2,根據統計,這些CO2排放量大約佔人類活動排放量的5%之多。

 

除了會造成CO2排放量之外,另外一個原因在於餘土,新鮮混凝土(拌合後尚未硬固且具有可塑性者)僅可在製造後1個半小時內使用,無法存放,而建設公司擔心現場可用量不足往往會有超額下訂的傾向,其結果就是總出貨量的3%左右成為餘土,而遭到廢棄。

 

碳酸水將餘土資源化,以達減碳效果

 

基於如此背景,鹿島與東京大學共同研發透過現場作業來削減餘土的技術,也打算將技術提供給其他公司,據執行幹部坂田昇表示:「整體建築業界一起使用的話,就能夠期待有顯著減碳效果」。

 

所研發的手法是使用碳酸水使餘土恢復到可再利用的形態,首先以震動式過濾設備將餘土過篩,分離成骨材(填充材)與灰泥;接著將灰泥在水槽中與碳酸水接觸,作成混有碳酸鈣與細微骨材的「處理土」,而處理過灰泥的碳酸水會中性化,變成可以排放到下水道的酸鹼值。

 

生成物當中的處理土還未找到用途,不過在最初步驟中所分離的骨材可以當作砂礫等再利用,另外,由於處理過程中灰泥會吸收碳酸水中的CO2,也具有直接減碳效果,可說是「一石二鳥的系統」,未來若將建設現場重型機械所排放的CO2導入此處理步驟,就有可能進一步地實現減碳。

 

西松建設與設計軟體研發公司FORUM8合作計算所需新鮮混凝土量的APP,AI不止會算出所需之量,同時具備計算追加下訂新鮮混凝土之量的功能,將可解決如此問題,而西松建設除了在自家工地使用此APP外,也計畫對其它公司販售。

 

減碳風潮與餘土處理費用高漲,跨業找對策

 

餘土問題並非現在才有,但一直以來建築業界都未充分加以因應,直到今天減碳風潮高漲,再加上都會區餘土處理設施的能力達到極限,處理費用不斷攀升,才促使建築業界開始推出跨越業者間藩籬的對策。

 

作為此象徵的就是為將於2025年舉辦之國際博覽會(大阪關西萬博)所進行的計畫,是由鹿島、竹中工務店、大林組等組成聯盟,以將建設萬博展覽館時的餘土降至零為目標。

 

除了統包商外,新鮮混凝土的工業團體與資材製造商也加入共同研討削減餘土所需面對的課題,除此之外,也共同研發有助於解決課題之IT架構與餘土資源化技術等。

 

雖然建築業界一直被視為是層層發包、縱向連結強,而同業間橫向連結薄弱的構造,但若透過將削減餘土作為共通目標,在技術研發等過程中產生合作關係的話,應該有助於加速業界整體的減碳。

 

※本文授權自數位時代,原文見此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