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也有不少組織,利用此時機來推動品牌的環保轉型。對於企業組織來說,參與世界地球日宣示意義其實較大,從「品牌耶誕樹」理論看,參與或支持特定節慶的原因,應是為了落實品牌理念,而品牌理念包含了使命與願景,那究竟做什麼才能對企業、組織、消費者及整個環境更好,並不是喊口號或辦活動就能達成,但至少企業願意跨出這一步,對內或對外,都多了一點正面力量。
然而,對多數消費者言,雖然認同世界地球日意義,但對自己要怎麼參與,或是否真能帶來幫助,還是有很多疑問。
例如有品牌業者推出捐二手衣做公益,但早有團體在做這一塊;且更多的情況是捐贈物不一定符合受贈者的需求,加上再利用成效不夠快,導致過量的倉儲囤積,原有的二手衣市場也增加了競爭的情況。
有的企業為了展現企業永續發展的理念,會推出諸如加價贈送環保杯、環保袋的活動,但消費者返家後才發現家中早已有許多杯子與袋子,反而更造成資源的浪費。另外有些單位雖從環保角度出發,但支持或推動的議題,卻可能尚未經過足夠的驗證,造成更多問題出現。
當消費者認為,其有心支持環保,卻又擔心只是曇花一現,甚至自己的舉動還會造成後續問題,那就可惜了世界地球日的意義。
其實有些舉動就像是種子,需要在對的時機、環境,才能夠萌芽成長。節慶的重點在於提醒和產生集體意識,但要去推動這些環保議題,以及落實企業社會責任,還是需要擁有資源的單位,有策略地規畫執行。
或許當消費者親身參與低碳環保活動,一起關上不需要的燈,甚至是至少在這天出門帶個環保杯,都能讓世界地球日與大眾更連結。
至於是否就該因此購買更多以環保為訴求的產品及服務,還是趁機把多餘的物資捐贈出去,我們可以在更了解這些公益行為的後續發展,或是倡議單位的動機後,再做出更理想的行動。
延伸閱讀:
※本文授權自聯合新聞網,原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