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乾旱緊接著豪雨成災,臺灣如何因應氣候新常態?

乾旱緊接著豪雨成災,臺灣如何因應氣候新常態?
撰文: 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專案小組     分類:E永續環境     圖檔來源:達志 日期:2021-08-19

2020年下半年開始,臺灣遭逢百年大旱,隔年(2021)5月梅雨鋒面才解除旱象。不過伴隨梅雨鋒面來襲,多處地方發生豪大雨事件,甚至出現積淹水的情形,旱澇交替的氣候新常態迫使政府得重新規劃治水措施。未來的臺灣,將更常面對這種看似矛盾、「旱澇並存」的氣候型態。

同時對抗乾旱與致災性豪雨,其實常常發生在「乾季轉雨季」的過渡時期,時間通常落在5~6月間。在雨季開始之前,臺灣、特別是乾濕季分明的中南部地區,要面對長達半年的乾季,如果此時出現不當的水資源管理,或是前一年雨季的降雨量偏少,就很容易發生乾旱。由於乾旱是長時間累積而成的現象,因此短時間豪大雨通常很難一口氣就解決整起旱象。然而,今年發生乾旱與淹水同時出現的情況,這也使得政府在旱澇交替時,需要採取「一手抗旱、一手防汛」的治水措施。

 

對比梅雨鋒面前後的衛星航照圖,可以明顯看出原本乾到見底的水庫,因為短時間的強降雨而快速升回安全水位。以全臺最大的曾文水庫為例,往年的速度是每天進帳約442萬噸水,但6月幾波鋒面的補水速度,是每天進帳923萬噸,為往年的兩倍以上;顯示雨勢不只來的快,還是驚人的多!

 

隨著氣候變遷加劇,這種「旱澇並存」的氣候型態會更常發生嗎?答案是有可能的。在未來的暖化情境下,乾季雨變少、雨季降雨強度增大,可能成為臺灣的氣候新型態。

 

除此之外,豪大雨如果發生在其他地方,同樣也會出現缺水與淹水並存的場景,今年6月21日的臺中市區就是一個例子。當天凌晨至上午,中彰投都會區上空激發出旺盛對流雲系,其挾帶的豪大雨使多處地方出現積淹水的現象,並造成用路人不便。但是如此極端的降雨,只有極小部分有落入與大臺中地區用水來源的德基水庫集水區,因此臺中市區在豪大雨過後,仍然維持「減量供水」的限水措施。這次的事件,除了告訴我們抗旱與防汛並不衝突,也暗示了都市治水的重要性。簡單來說,防止極端降雨嚴重侵害人類生活,同時又能將這些雨水為人所用,是未來都市計畫裡重要的課題之一。

 

泰國曼谷街道上的公車與車輛在水中行駛,氣候危機使近年來淹水已不少見。© Athit Perawongmetha / Greenpeace

 

一段時間沒半滴雨、又或是瞬間下起大豪雨,這樣的極端降雨型態下,水庫必須要在雨季末期裝更足夠的雨水,才能避免在未來更為乾燥的乾季無水可用。此外,雨季更要防範強降雨所造成的淹水、山崩及土石流的複合型災害,而且強降雨也會沖刷大量泥沙到水庫中,減少水庫的有效蓄水容量。旱澇交替的氣候新樣貌,將會更加考驗政府與民眾的應變能力。

 

除了強化因應短時間強降雨的減、防災工作以及長期的抗旱措施,同時須從源頭減緩氣候變遷。民眾可以從關注議題開始,多加使用大眾運輸工具代步,並督促面對氣候衝擊第一線的地方政府正視氣候緊急,制定減碳目標並納入政策,因應未來「旱澇並存」氣候型態。

 

※本文章為綠色和平與台灣颱風論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