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回收電池、淘汰落後產能,股價就會大漲!搭上中國節能減排商機,把握這3個機會

回收電池、淘汰落後產能 股價就會大漲!搭上中國節能減排商機 把握這3個機會
撰文: 黑傑克     分類:E永續環境     圖檔來源:shutterstock 日期:2021-03-30

A股「碳中和概念」近期逆市大漲!中國已經明確了碳排放在2030年達到峰值,爭取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頂層設計目標清晰,資本市場自然不會錯過熱炒這幾十年的國家大計。

雖然近期A股行情低迷,但碳中和指數近一個月逆勢上漲超過20%,長源電力、深圳能源等上市公司股價近兩個月最大漲幅均超過100%。

 

國家大計,加上碳中和概念股普遍處於低估值狀態,資金很容易形成合力,推動這一板塊成為市場熱點。

 

要實現碳中和這一目標,需要從三個方面共同發力,一是加大清潔能源的占比;二是加快工業生產部門的節能減排;三是碳捕獲和移除技術的發展。

 

實現「碳中和」 最重要是提高清潔能源占比

 

碳排放的來源構成當中,有51%來自於電熱能源、28%來自於工業製造業、10%來自於交通業,其餘11%來自居民生活和其他,所以能源結構的轉型是碳中和的關鍵。

 

火力發電是中國電力供應的主要來源,占比達到71%,水電占比16%,風電和太陽能占比僅為5.6%和2%。火力發電仍是碳排放的重要來源。

 

按照國家規畫,火電在未來將不再承擔主要發電任務,而是作為備用電源,起到調峰、維穩的作用。當前清潔能源發電占比不到 30%,而碳減排的目標是到 2050 年清潔能源電力要占總電力的 90%。

 

碳排放第二大來源 工業部門需節能減排

 

除了電力部門,工業製造是碳排放的第二大來源,鋼鐵、水泥、建築等傳統工業部門在生產過程中也會排放大量溫室氣體。

 

工業部門的節能減排,相當於又一輪類似於2015年的供給側改革,傳統行業淘汰落後產能,龍頭企業收購兼併高耗能的中小型企業。

 

發展碳捕捉技術 推動碳交易相關產業發展

 

就目前技術而言,無論是哪一種能源路徑,幾乎都不可能實現碳的零排放,而要達到碳中和, 除了從碳排放的源頭上解決問題,還需要從碳排放產生後的消除來實現。

 

在未來,碳捕獲與碳封存技術能減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20%至40%,在碳中和目標下,大型發電廠、鋼鐵廠、化工廠等排放場景對於碳捕捉技術需求提升。

 

而碳捕獲技術不是短期實現的事情,在技術推廣前,需要通過碳交易來倒逼企業節能減排。

 

今年6月底,中國將會上線碳交易市場。簡單而言,碳交易市場就是企業的碳排放若超出配額,將需要通過交易所來購買碳排放權;同樣,若碳排放低於配額,也可以通過交易所將額度賣出。碳交易市場建立可以促進企業的節能減排管理。

 

「碳中和」強調的發展清潔能源產業,既符合中國「穩外需」的國家戰略,又迎合了國際政治需求,是一個具有長期確定性的國家政策。

 

擁抱碳中和概念 佈局這3個投資方向

 

正如上面所講的實現碳中和的三大路徑,投資A股碳中和概念,可以從這三個方向進行佈局。

 

一是投資清潔能源及其相關的行業,未來30年時間,清潔能源發電要從30%提升到90%的占比,提升空間巨大,利好太陽能、風電、水電、核能行業以及配套的電網設備行業。

 

風電和太陽能是清潔能源的重點方向,未來10年太陽能和風電的裝機量平均增速預計達到20%以上。太陽能行業年均裝機量100兆瓦,按平均太陽能組件1.5元/W算,每年太陽能裝機市場規模超過1500億元人民幣(以下幣別同),而龍頭隆基股份在太陽能元件市場佔有40%份額。

 

風電裝機量預計每年在30兆瓦,按照風機成本在8000元/kw算,每年風機市場約240億元。風機行業龍頭金風科技全球市占率達14%,中國市占率28%,值得關注。

 

風電、光電等清潔能源的電力輸入,還需要解決輸配端升級問題,來應對大規模波動性電源接入電網的挑戰,比如太陽能發電輸入電網需要逆變器,調節電量的供需分配需要智慧電網系統。

 

而陽光電源在太陽能逆變器市場佔有21%的市場份額,具領先地位,後續值得關注;智慧電網方面則可以關注龍頭國電南瑞。

 

二是投資工業部門節能環保概念。加快工業部門節能減排類似於新一輪供給側改革,高碳排放行業和企業逐步淘汰,關注受益於新一輪供給側改革的高耗能企業有寶鋼股份、海螺水泥、中煤能源等。

 

通過技術改造,淘汰落後產能,可以有效減少工業領域的碳排放。比如廢鋼回收、廢舊電池回收等領域,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新能源車逐漸替代燃油車 電池回收前景看好

 

尤其是電池回收行業,中國現在的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經超過500萬輛。由於新能源車以後會逐漸替代燃油車,電池上游材料的資源匱乏加上環保需求,電池回收行業前景樂觀。格林美作為廢舊電池資源迴圈利用的領先企業,值得重點關注。

 

建築節能方面,主要措施包括提高裝配式建築占比和使用綠色建材。按照國家規畫,未來裝配式建築未來占比要達到新建築面積的30%以上,而綠色建材在建築材料中占比要達到40%以上。可以關注裝配式建築設計企業華陽國際和鋼結構的鴻路鋼構,環保建築材料的三棵樹、北新建材等。

 

三是關注碳捕獲技術和碳交易市場的機會。碳捕獲技術尚處於研究階段,長期可跟蹤研究。而碳交易今年就將會逐步實行,已有9家試點碳交易所獲得正式備案。

 

2021年中國國碳交易市場成交量預計將達到2.5億噸,成交金額將達60億元。而在碳達峰的2030年,累計交易額將會超過1000億元。

 

A股中持有碳交易所股份的個股也值得關注,比如華能水電、閩東電力等,恒生電子也為碳交易提供技術支援。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