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誰殺了野生動物?」熱血獸醫為動物請命,成立「東部唯一」野生動物醫院:願遺憾不再

「誰殺了野生動物?」熱血獸醫為動物請命,成立「東部唯一」野生動物醫院:願遺憾不再
撰文: 呂佩芬     分類:E永續環境 日期:2021-01-28

2016年底,由一群熱愛生命與這片土地的野生動物工作者,發起前往東部建置野生動物救援網絡;
2020年8月,於台東池上成立台灣東部第一間《野灣野生動物救傷中心》。

所有人在這片土地上生活,應當回饋給大地之母,期盼野生動物能在山林裡好好生活。
「送牠們回家,是我們最重要的事。」——《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

無辜山羌之死 成創立契機

 

當時在屏東科技大學擔任獸醫的綦孟柔,接獲台東有一隻受傷的山羌急需救治,但東部缺乏野生動物的完整救治資源,只能送往屏東治療,一來一往的交通時間,這隻山羌因為緊迫加上傷勢過於嚴重,最後只能以安樂死終結牠的痛苦。

 

「台灣東部擁有豐富野生動物生態,卻長期缺乏救傷資源,受傷的野生動物只能送往西部,交通往返時間就得花費至少5小時,時間最終成了野生動物的『致命殺手』」這個事件在綦孟柔心中埋下種子,成為創立《野灣》的契機。

 

不願讓遺憾再度上演,綦孟柔起身號召,與幾位志同道合的同事、好友,一起創立了《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為台灣野生動物請命,初期所有經費都是自掏腰包,還得利用個人休假時間,籌備規劃各項細節,南北走透透舉辦宣導活動與講座,只為了讓更多民眾能有機會進一步了解,野生動物正面臨的困境與挑戰,歷經兩年多的籌備時間,才逐漸有了雛形。想起那段草創時期,團隊成員卻從不喊苦,更沒放棄在台灣東部開設一間專門救治野生動物醫院的初衷。

 

▲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創辦人 綦孟柔醫師。

 

與人類居住環境重疊 成野生動物劫難

 

綦孟柔也提到,近年來因為野生動物與人類的居住活動環境高度重疊,正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劫難,路殺、陷阱、農藥中毒、道路開發影響棲息地,甚至是盜獵,這些問題日益嚴重,野生動物受傷事件更是層出不窮。

 

她回憶起曾救治過一隻誤闖盜獵捕獸夾,而失去雙腳的大冠鷲,救傷團隊嘗試用裝義肢的方式,讓牠可以再站起來,大冠鷲無法適應只能一再用肚子著地,長時間下來肚子也磨破皮,經過了3、4個月的努力,最終還是忍痛將牠進行安樂死,讓團隊更加痛心無奈,「其實對我們而言會有很大的無力感,花了時間沒辦法救活牠,一個捕獸夾只要3秒鐘,就判定了牠的死刑。」

 

團隊在救援過程中,時常面臨兩難抉擇,讓保育員廖朝盛深刻印象的是「在十月底曾救治一隻麝香貓,牠的雙腳遭吊索纏繞而受傷,因雙腳腫脹獸醫決定開刀舒緩牠的不適,但在手術的過程當中,麝香貓因長時間麻醉,甦醒過程中休克而死亡…」,述說起這段過程,廖朝盛覺得相當可惜,面對著生命一一逝去,他們也不能讓自己有太多的悲傷情緒,因為還有其他受傷動物正等著他們的救治,只能記取並反思每次的救援經驗,讓下次救傷過程能更加順利。

 

▲台灣獼猴誤觸捕獸夾受傷。(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 提供)

 

送牠們回家 最重要任務

 

「最重要的就是從最源頭的方式,不要讓牠們受傷了。」綦孟柔知道要達到這個目標還有一條很長的路要努力,野灣團隊觀察到野生動物在醫療方面很困難,主要因為牠們對人類感到相當緊張,導致無法好好進行醫治,也可能因為緊張而導致野生動物的休克或死亡,在照養的過程也是困難重重。

 

野灣團隊在2019年協助照養與母熊分散的廣原小熊,從一開始的4公斤到後來野放時已經有40公斤的健康黑熊,回憶起照養過程,綦孟柔笑著說像是在照顧「家中的寶貝」每天緊盯訊息,擔心牠有沒有吃好、換環境是否適應等等,到最後野放分離的時刻雖然不捨,但大家都知道「送牠回家,是最重要的任務!」每每拯救一隻野生動物,不管是猛禽、白鼻心、小型鳥類等,看到牠們野放後回家原本的家鄉,就是對野灣團隊最大鼓勵!

 

▲2019年野灣團隊協助照養廣原小熊Mulas。(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 提供)

 

改善野生動物生存困境 需你我相挺

 

野灣團隊長期面臨人力與經費皆不足的窘境,只有4位工作人員駐守於台東池上,救援、治療、照養到野放都是他們一手包辦,面對不斷有民眾通報或是送來受傷的野生動物,讓野灣團隊的負荷能量面臨極限,透過募資平台與社群經營讓更多人可以支持他們!

 

值得驕傲的是,台灣在穿山甲保育與野放的追蹤技術上,領先其他國家,更能將收集資料提供給各國野生動物研究團隊,這也是野灣團隊在未來著重的方向之一,不僅止於台灣野生動物的救治範疇,而是要從教育推廣、國際合作等面向繼續努力,全面改善野生動物生存困境!

 

▲野灣野生動物救援中心團隊人員。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