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農糧組織(FAO)與聯合國環境署(UNEP)曾在2009年發出報告,估計全球每年至少有64萬公噸的漁具遺失或遺棄到海洋,佔全部海洋垃圾的1成。
聯合國環境規畫署(UNEP)二○二○年的報告指出,建築產業在二○一九年排放了全球的總耗能三五%,以及總溫室氣體三八%,高於工業部門和運輸的總排放量,因此建築產業的節能減排,是達成國家淨零排放的關鍵所在。
糧食浪費是當前許多國都在積極解決的問題,根據聯合國環境署(UN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統計,全球每年浪費的食物將近 10 億噸;而根據日本農林水産省(相當於台灣的農委會)於 2019 年的統計,日本一年浪費掉的食物高達 570 萬噸,其中約 261 萬噸是消費者端浪費的,比例將近一半。
根據聯合國環境署(UNEP)與國際社會責任認證組織(WRAP)合作編寫的《2021年食物浪費指數報告》,在2019年,全球約有9.31億噸食物最後進入垃圾桶,佔消費者可用食物總量的17%。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發表的糧食浪費指數報告,全世界每年浪費近 10 億噸食物,光是家庭食物浪費就高達每人每年 74 公斤。如果將「食物浪費」的碳排放量進行加總,其總和排名將僅次於美國和中國,位居世界第三高。1/3 的糧食產出卻從未被食用,糧食浪費造成 10% 碳排放量。反之,減少食物浪費就能減少碳排放量,同時也減緩人類對環境的破壞。
在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8)後,環境規劃署(UNEP)發布的《全球建築及營建現況》報告顯示,全球建築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創下歷史新高,其中營運階段與材料生產佔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37%。台灣營建業早已關注此議題,不僅專注於上游低碳材料的研發和下游施工的自動化與智慧化。在COVID-19疫情之後,還有營造公司還設立「共榮書房」,支持移工的身心靈成長,而被納入了基金的投資池中。
聯合國環境署(UNEP)在2021年發布全球環境展望報告,點出地球深陷極端氣候、生物多樣性喪失以及環境汙染等「三重行星危機」(triple planetary crisis)。其中,聯合國統計,全球平均年產四億噸塑膠;自1950年代至今,地球已累積逾七十億噸塑膠垃圾,但僅不到一成進入回收體系,多數被焚燒、掩埋,或被隨意丟棄造成環境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