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的半導體供應鏈又出現新隱憂:全氟 / 多氟烷基物質 (PFAS) 冷卻劑。
《衛報》報導,一項新研究測試市面上標榜「防水」、「抗污」或「環保」的兒童紡織品,發現其中近60%含有被稱為「永遠的化學品(forever chemicals)」且有毒性的全氟及多氟烷基物質(Per-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 簡稱PFAS)。 「這絕對是一個令人憂心的問題,因為這些有毒化學物質會進入兒童體內,」研究作者賽德(Laurel Schaider)說。
用於防水防油的化學物質全氟烷基物質和多氟烷基物質 (PFAS) 廣泛被應用在紡織品、食品接觸材料、消防泡沫等,可以說是跟塑膠一樣已無處不在,這種化學物質也不易被自然分解,被稱為永久化學品且會污染環境。現在科學家從廢水中發現,衛生紙也是一大貢獻來源,可能會透過污水滲入土壤。
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檢測民眾常戴的隱形眼鏡是否含有機氟化物,結果發現18款隱形眼鏡均驗出全氟及多氟烷基物質(Per-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就是俗稱「永遠的化學品」的一系列含毒化合物。知名品牌安視優(Acuvue)、愛爾康(Alcon)和酷柏光學(Coopervision)均上榜。 PFAS在生活中常見於鐵氟龍不沾鍋、雨衣,穩定性強且不易分解。近期愈來愈多科學證據顯示PFAS與癌症、胎兒併發症、肝病、腎病、自體免疫疾病有關,美歐已著手修法來淘汰部分PFAS。
環團今(24日)召開記者會,公布全球性環保組織「國際汙染物消除網絡」(IPEN)於2022年針對食品包材PFAS含量的跨國調查計畫,總共檢測17個國家、119個食品包材的樣本,有64個品項驗出PFAS,測出率高達54%。 植纖餐盒測出濃度最高、微波爆米花內裝紙袋最有可能測出PFAS、台灣採樣的包材中有8個品項受驗,7個品項檢測出PFAS,突顯含PFAS的食品包材使用氾濫、嚴重威脅人類健康。
永久化學品 PFAS 幾十年來被用來製造不沾、防油、防水且耐溫度變化的消費品,現在它已經與微塑膠一樣無所不在。 一項全球首次量化 PFAS 環境負擔的研究發現,全球地下水中發現的永久有毒化學物質大部分含量都超標,且距離污染源很遠的地方也能找到這些毒物的痕跡。
今周刊編按:美國總統川普10日他宣布已簽署行政命令,推動美國國內回歸使用塑膠吸管,因川普表示,「這些(紙吸管)根本沒用,我用過很多次,有時它們會斷掉、會裂開。如果東西很熱,它們撐不了多久」,並強調塑膠對海洋生物影響有限。有研究也證實,其實許多市售紙吸管含有害的多氟和全氟烷基(PFAS),累積在人體造成器官造成嚴重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