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2023秋季發表會亮點!庫克向「自然之母」報告碳中和目標及計畫,包括減塑料使用和植樹項目,強調在2030年前實現全產品碳中和目標,推出Grid Forecast工具幫助用戶優化用電,減少環境影響。公司在永續ESG方面取得進展,力求減少碳排放。
今周刊ESG永續台灣與現職永續管理師攜手合作,為讀者帶來更多深入、有洞察力的永續發展相關議題,永續管理師將不定期以專業知識和經驗,從多個面向挑選必讀的熱門議題,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參與永續議題。
隨著環保意識抬頭,消費者對永續產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這股趨勢也反映在消費市場上。碳中和產品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吸引了重視環保的客群目光。以筆電市場為例,華碩和宏碁這兩家領先的製造商正積極推出碳中和系列產品。然而,這些碳中和產品真的能有效減碳,還是存在不合理的綠色溢價?《RECCESSARY》將深入探討這項議題。
今周刊編按:蘋果官網預計9/13(週五) 凌晨5點開始預購iPhone 16 Pro和iPhone 16 Pro Max,並於9/20 (週五) 開始供貨。
蘋果近年積極推動「碳中和」,並將部分 Apple Watch 定位為首批碳中和產品。但德國法院近期裁定相關宣傳具誤導性,環保組織則視此為「漂綠」(greenwashing)的重大勝利。 隨著碳中和宣傳日益受到嚴格檢視,美國已出現消費者集體訴訟質疑蘋果減排成效,歐盟也將自2026年起禁止企業僅依賴碳抵換標示「碳中和」。
蘋果(Apple)於9日舉行秋季發表會,推出最新Apple Watch Series 11智慧手錶。與過去兩年高調強調產品環境效益不同,今年蘋果在宣傳上轉趨低調。根據官方公布的產品環境報告,不但看不到任何「碳中和」(carbon neutral)字眼,進一步對比同類產品及配件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今年產品的碳足跡似乎不減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