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做為奧林匹克活動 ( Olympic Movement ) 中最廣為人知的項目,也是國際奧會在永續實踐重要的演繹場域,就在今年夏天,首個遵循巴黎協定 ( Paris Agreement ) 的奧運會── 2024 巴黎奧運即將在 7 月 26 日正式登場。本篇帶領讀者以巴黎奧運為案例,來看運動賽會是如何整合 ESG 構面?而運動又能如何成為傳遞永續的載體?
本篇從社會及治理構面切入,繼續來看2024巴黎奧運做為史上首場運動員性別的奧運會,還以哪些創舉使運動成為詮釋 ESG 永續的載體?
2024年5月,巴西南大河州(Rio Grande do Sul)遭遇嚴重洪災,造成近170人喪生,近58萬人流離失所,當地政府稱,這是當地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氣候災難。 為了救援家鄉,巴西男子雙人雙槳運動員貝克(Evaldo Becker)與圖騰哈根(Piedro Tuchtenhagen)宣布放棄參加於5月19日瑞士奧運資格賽,無緣2024巴黎奧運。
2024 年巴黎奧運於 7 月 26 日至 8 月 11 日點燃戰火,超過一萬位運動健兒雲集五環殿堂。除了各項精彩賽事,巴黎也化身對抗全球暖化的舞臺,計劃使用再生能源、提供大量蔬食,並嚴格限制塑膠瓶的使用,打造「最綠奧運」。 然而,考慮到能源企業贊助和涉嫌誤導民眾的口號,能否真正實現環境永續發展仍有待觀察。
2024巴黎奧運以創紀錄的減碳成就畫下句點。傳統巨型奧運模式當前,究竟這場號稱「史上最環保」的盛大體育賽事,最後有沒有交出亮麗的減碳成績單、達成賽前的環保承諾呢?未來舉辦大型運動賽事,又能從中學到什麼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