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大趨勢來襲,在大家較熟悉的各家傳統車廠、特斯拉等業者競相推出各式車款,鴻海(2454)、台達電(2308)及和碩(4938)等資通訊業者也切入電動車供應鏈之外,充電樁及充電站等相關基礎建設也成為各國推廣電動車,甚至是促進節能減碳的決勝關鍵。 看好國內剛起飛的電動車市場商機,連鎖停車場業者永固便利停車牽手中興電工(1513)旗下的iCharging電動車充電服務,在汐止遠東世界中心推出首個超級充電站,在內湖的港墘超級充電站也將在2022年初上線。 永固也預計兩個月內,在台灣西部的自有經營停車場中,挑選4~5座推出超級充電站,不僅希望滿足現有及潛在EV(電動車)車主的充電需求,也早一步打造市場知名度及認知度。
國發會昨(30)日公布2050淨零碳排路徑圖,宣示未來八年將投入高達9000億元預算,打造零碳能源家園。在此趨勢下,包括東元(1504)、中興電(1513)、亞力(1514)、華城(1519)等國內機電大廠也磨刀霍霍準備爭搶商機,全力卡位太陽能光電、離岸風電、儲能系統及氫能市場,中長期成長性值得期待。
全省巡迴演講列車本週要到高雄鳳山。上次有跟大家分享到,近年來我發現投資朋友在投資股市上有著明顯地成熟,比較不會人云亦云,比較會去思考股價上漲背後的原因,又或是基本面。但是,有些時候太相信腦中的基本面,卻忽略了股價的變化,可能也是一種風險唷!
摩根士丹利證券(大摩)發布華城(1519)及中興電(1513)研究報告,目標價分別為1140元、227元,中興電10日股價大漲衝至漲停價228元,破了大摩的目標價。
重電族群直直落,想低買該如何操作?520後政策推動,題材個股還會再攻一波,利用KD直找尋最佳的切入點。
今周刊編按:中興電(1513-TW)第3季稅後獲利新台幣9.2億元,季增2.6%,創歷史單季次高和同期新高,每股基本純益1.86元,累計前3季獲利27.7億元,每股純益5.61元。根據優分析產業數據庫,Q3實際獲利低於法人預期的EPS 2.03元。
台灣電線電纜業在強韌電網計畫的推動下,產業前景看俏。根據經濟部最新統計顯示,2024年1月至10月電線及電纜業產值已達1,886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22.9%,全年產值預計將突破2021年2,024億元的歷史高點。 其中重電股四雄,中興電(1513)、士電(1503)年營收創歷史新高,而亞力(1514)因2023基期太高,拉低了2024年的營收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