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使電網韌性與安全再次受到關注,但台灣民營需量反應商義電智慧能源(Enel X)指出,這也證實當電網緊澀或失去平衡時,虛擬電廠能幫助避免停電,是強化電網韌性的關鍵技術。
便利商店和超市中的開放式冷凍、冷藏櫃占全店能耗的40%至60%。工研院「敏捷部署之需量反應能源管理系統」運用智慧物聯裝置(AIoT)結合能源管理技術進行負載變化預測、調整溫度,螞蟻雄兵般省下可觀能源,現節能管理已導入3,200家零售店並持續擴大應用,榮獲2024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肯定。
因應淨零排碳與綠電需求,行政院於9日審議通過「電業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將放寬現行綠電交易限制,刪除其原銷售對象僅限用戶的規定,開放再生能源售電業之間相互交易,並將併網型儲能及需量反應等新興電力資源納管。
2025智慧城市展暨淨零城市展周二(3/18)於南港展覽館二館登場,「台灣虛擬電廠與發展趨勢與商機」論壇,邀請產官學研共同商討,如何從政策面、法規面,促進虛擬電廠發展。 當國內「看天吃飯」的綠色能源占比愈來愈高,如何提升電網韌性,成為台電的重要課題。此時,不僅透過儲能系統、需量反應來應對,透過「虛擬電廠」的概念,更能善用分散電力資源,提高電網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