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SMAT)20日公布《電動機車政策 2025 民意大調查》,調查結果顯示,逾八成民眾要求政府應更積極推動電動機車相關政策,成為不分縣市、橫跨各黨派立場與世代的共識;超過半數民眾更直指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推動力道皆不足,現行補助效益有限,已延宕運具電動化推動進程。
立法院於8月29日三讀通過《貨物稅條例》修正案,納入購買新汽機車也可減徵貨物稅,新購燃油機車全面降稅2,000元、小客車貨物稅每輛則減徵5萬元。 其中,新購買排氣量150cc機車並完成掛牌者,除了可以減徵貨物稅每輛2,000元,再加上原先機車汰舊換新的補助4,000元,最高可減徵6,000元,修正案確定將汽機車汰舊換新的貨物稅減徵優惠延長至2030年12月30日止。
「這將開啟台灣電動機車的全新篇章!」國內電動機車龍頭、Gogoro代理執行長姜家煒周二(7/8)日宣布,零月租時代正式來臨,即日起「騎多少付多少」,換算下來每騎1公里約1元,比騎油車更划算,7月27日前,新購入特定車款還享設定費全免。
台灣電動機車龍頭Gogoro近年陷入低潮,累積虧了上百億元,被稱為「機車界賈伯斯」的原董事長暨執行長陸學森則黯然下台。 年輕的姜家煒走上火線、清理戰場,他如何救亡圖存?
在全球電動機車市場競逐中,光陽選擇一條迥異於同業的道路:不靠補貼搶占市占,而是以「車電分離」的商業創新、深厚的電池管理技術,加上開放共享的產業生態,重新定義電動機車市場的遊戲規則。
對台灣電動機車大廠Gogoro(睿能創意)而言,去(2024)年絕對是辛苦的一年。今(2025)年,是Gogoro踏入營運的第十個年頭,「站在能源跟車輛事業的十字路口,是很重要的時間跟大家分享未來策略」,Gogoro代理執行長姜家煒在今(2/18)日射出四箭,並喊出2028年全面損益兩平目標,邁向轉盈之路。
台灣電動機車龍頭Gogoro,有兩車款被爆使用中國製關鍵零組件,卻仍違規申請政府補助。 不只如此,兩年前它風光赴美上市,而今股價跌逾九成,高層近期更接連離職……。
今周刊編按:台灣是機車大國,根據交通部統計查詢網的資料,2023年機車登記數約1454萬輛,等於平均每1.6人就擁有一輛機車,其中電動機車約有63萬輛,占總機車數量約4.4%。 自用汽機車燃料稅費每年7月開徵,讓不少小資族感到頭大。下面整理了促使車友「棄油轉電」的五大誘因,詳細介紹中央及各縣市政府提供的補助計畫,以及各大銀行推出的電池服務資費優惠方案。
為推動台灣電動車產業發展,工研院攜手近60家產官研代表攜手合作成立的「臺灣電動車輛電能補充產業技術推動聯盟」,於30日召開會員大會,宣布電動車充電議題推動共識,特別是電動機車電池交換產業標準、充電樁的計量與智慧充電規範,以及雙向充電規格等,以期完善產業生態鏈,強化台灣充電產業競爭優勢。
去年機車大廠光陽宣布攜手泰國石油集團(PTT)合資成立 Aionex,進攻東協電動機車市場。17日光陽董事長柯勝峯、泰國石油集團旗下電動車事業Arun Plus董事總經理Ekachai Yimsakul以及Aionex總經理丁學文,也首度一起亮相、接受媒體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