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底特律飯店電動車充電座、泰國首座電動車充電站到日本赤穗太陽能發電園區,這三處看似唯一的共通點僅有「電」,但令人驚豔的是背後再生電力的關鍵技術,都是來自台灣!持續在綠能科技領域深耕的台達電,近年來注意到綠色能源的國際趨勢,將觸角延伸到國際,台達電副總裁蔡榮騰今 (31)天出席產學大聯盟計畫成果發表會,不僅透露未來將針對綠能技術「火力全開」,更要將最核心的研發技術「根留台灣」,預計明年開始在台北、桃園中壢、南科設廠,要運用台灣人才的能力,加速綠能技術研發、站穩國際綠能科技市場。
我們想讓你知道:中部老牌企業順德創立多年,先透過策略夥伴入股、取得關鍵技術,成功將產品逐漸轉向車用市場,是國內少數打入車用電子關鍵零組件的廠商。
「台灣風電產業發展協會」昨(19)日舉辦成立大會,創始會員包括世紀風電、新光鋼、華新麗華、森崴能源、華城電機、士林電機等國內40多家業者。出任理事長的世紀風電董事長賴文祥表示,一支風機從上到下有數百個零件,目前國產化工程大多只是組裝,協會的目標是要完善本土供應鏈,小至螺絲,大到發電機都要自己生產。
電動車越來越多,對於充電方式感到焦慮和疑惑的「非電車車主」也越來越多,而不斷研發充電技術的科學家們,現在發現無線充電技術不僅方便,甚至也比現有的插槍充電更安全。 無需插槍,只要停好車就可以開始充電,這美好的想像現在還在起步階段。無線充電被認為是未來電動車發展的關鍵技術之一,過去十年已經取得顯著進步,目前包括 WiTricity、Hevo、Wave、IPT Technology 和 Momentum Dynamics 等公司,都在開發這個新市場的潛能。
依財政統計通報,電動車受惠於電池、馬達等車輛零組件的關鍵技術有所突破、淨零碳排政策等因素,全台 2022 年底電動車為 3.6 萬輛,較 2017 年底增 21 倍,其中自用小客車 2.8 萬輛,增幅達 35 倍,其中北市又占了全台的將近 2 成。 但電動車趨勢快速發展,也衍生出充電問題,許多電動車的車主無法在自己社區裝設充電椿,成為新的社區難題之一。
2023第七屆新能源國際論壇,邀請工業技術研究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所長王漢英,聚焦淨零時代下的潔淨能源新趨勢,帶來精彩專題演說。王漢英從供給、製造、環境、需求與經貿法規5大面向,分享國內外潔淨能源發展趨勢與現況,同步盤點台灣太陽光電、離岸風電、氫能與前瞻能源關鍵技術與展望,當低碳能源與環境永續帶來新產業、新服務模式與新生活型態,台灣承諾在2050年邁向淨零,漫漫長路上沒有人是局外人。
隨國際社會逐漸重視永續價值,自2014年起金管會便規定資本額達到新台幣100億元以上公司,必須撰寫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而為求加速永續思維擴散,2017年、2020年也不斷下修標準,時至今日,只要資本額20億元以上公司都必須製作永續報告書,更新增了氣候相關財務揭露、與投資人有效溝通的永續語言等規範。 永訊智庫創辦人李振北看見現況,「企業製作一份永續報告,不只往往需要花上半年,更時常耗費百萬成本」,因而透過結合人工智慧與系統服務,不只讓製作過程省時省力,品質也精準專業。短短創業三年,緯創、精誠、藏壽司等上市企業皆紛紛合作,背後的關鍵技術究竟是…?
全球推動淨零碳排的風潮方興未艾,台泥、台電、台塑等集團近年來加快腳步,建立碳捕捉、封存、再利用體系。台泥指出,希望2030年前可獲取商業化運轉關鍵技術,將二氧化碳提純後再利用。台塑新智能則以微藻發展另類封存技術,吸碳後的微藻,還可做用來淨化汙水,做成生質柴油。
全球淨零轉型趨勢下,近年能源、運輸領域的關鍵技術發展迅速,但相較之下,全球工業部門、尤其是重工業去碳化的進展陷入停滯。從COP26開始,經過了三屆COP大會主席接力,本次大會中多項與工業去碳化相關的自願性協議進展也值得關注。
地震使電網韌性與安全再次受到關注,但台灣民營需量反應商義電智慧能源(Enel X)指出,這也證實當電網緊澀或失去平衡時,虛擬電廠能幫助避免停電,是強化電網韌性的關鍵技術。
綠色鋼鐵需求爆發!不只氫能,揭密鋼鐵行業未來8大商機...這國已提前搶佔商機
消費者洞察》過半台灣人重視品牌環境友善!想抓住消費者的心,先搞懂「永續、健康」
父親曾靠花季每天賺10萬、變每月賺10萬... 她返鄉推永續小旅行,帶遊客重新認識陽明山
上市櫃永續聲量》台積電、統一超、中華電、全家憑什麼上榜?
氣候危機就是健康危機! 南山人壽再度前進世界氣候峰會 擔任永續健康領航者
1.「台灣ESG永續基金排名」是以台灣金管會「ESG基金專區」內認可的國內外ESG基金,為評比的主要母體,再依各基金每周的績效表現,進行排行。
2.依目前市場狀況,同一支基金之下又會區分不同級別,本排行只取同一基金下績效表現最佳的級別,進行評比,其他級別,則忽略不計。
3.其他條件:晨星永續投資評等(Morningstar Sustainability Rating),是針對該基金過去12個月以來的表現決定。
4.50強排名每周會以周績效高低變動。